人精贝监正看到弘治帝问得如此急切,又想起刚才伍家叔侄说八年前将星初现,两年前将星光芒日盛,但光芒依然有点暗淡,可能主那颗将星的人年幼或未成气候,立马联想到自己手里的这份生辰八字正好是八年前出生的,想着顺着将星的路子编,肯定不会出错。
于是贝监正立马道:“陛下,这将星主辅助紫薇帝星,对大明肯定是一件大好事,恭喜陛下不久就再获一位名臣良将。”
听到贝监正的这句话,弘治帝强压喜色,眼神深邃,陷入沉思。他想起陈远文的种种事迹,心中已有了几分思量。
贝监正偷瞄了一眼弘治帝的神色,心中忐忑不安,不知这卦象是否合了圣意。
弘治帝沉默良久,缓缓说道:“贝爱卿平身吧,切记此事万万不可泄露。”
贝监正缓缓站起,眼角余光不由得望了一眼站在旁边的怀恩太监,后者隐晦地向他做了一个杀头的手势,他即刻滑溜溜地再次下跪表态:“微臣谨遵圣命”。
弘治帝满意地点了点头,正想转身离开,突然想起刚才那位年轻的五官灵台郎,好像和那位伍监副是叔侄关系,感觉和贝监正不和,为了大明的事业,有必要敲打一下,“刚才那位灵台郎就是伍监副的侄儿吧,这个伍家嘛,在观星方面嘛,还是有些本事的,这颗将星的观测事宜就交给他吧。爱卿也要时常关心,有变化即刻来报朕。”
贝监正慌忙答应,皇上这是敲打他呢,让他不要想着等他走后就打击报复伍家人,毕竟这边的观星业务还要靠伍家,既然皇上指明以后有变化让他即刻入宫禀报,那就是他这个监正之位还是很稳当的,他暗暗松了一口气,看来之后要找个机会和伍家握手言和才行。
弘治帝和怀恩离开钦天监后,慢悠悠地踱步回到寝殿,仿佛是在犹豫不决,最后在他坐在桌案后,终于下定了某种决心。
“大伴,让无名过来见我。”怀恩闻言,一个飞身跃出窗外,几个翻飞就来到天机阁,刚靠近就听到黑暗中传来一道兵器摩擦的声音,他知道那是天机阁主无名的剑出鞘的声音。
“无名,陛下宣你。”怀恩轻声说道。黑暗中剑光骤停,一个身着黑衣的魁梧身影闪现到怀恩面前,无声地点了点头,便跟着怀恩前往寝殿。
无名进入寝殿,单膝跪地,“无名拜见陛下。”
弘治帝看着无名,缓缓开口:“朕近日听闻有一颗将星现世,此星主辅助紫薇帝星,对我大明至关重要。朕想让你亲自带一队暗卫去一趟,暗中查探这将星所指之人,并且将他严密保护起来,不能让他受到任何伤害。从抵达之日起,每隔三天,把他的事情事无巨细都要上报给朕。”
无名神色一凛,“陛下放心,无名定当早去早回,查明情况并且安排好暗卫的保护事宜之后再回京。”
弘治帝满意地点点头,“此事关系重大,切不可打草惊蛇,影响此人的正常生活和学习,此将星若能为我大明所用,实乃社稷之幸。”
无名领命后,悄然飞身离去。弘治帝望着无名消失的方向,心中期待着这将星能早日为大明带来新的辉煌,他坚信,大明的盛世必将在这将星的助力下更加昌盛,可惜将星尚年幼,还得等10年才能为他使用。
据锦衣卫的情报所说,此子有过目不忘之能,只在乡下的老童生开设的私塾读了两年书,居然在县学考试夺得第三名,从锦衣卫拿到的试卷来看,他的成绩本应该是第一名,可惜他的字写得不太好所以才被降到第三名,他期待着他可以早日考秀才、考举人、中进士,然后在金銮殿相见。
按照刘军师留下的小册子记载,他在位只有18年,现在已经是弘治5年,也就是说他只剩13年的时间了,13年后陈远文才21岁,不知道他能不能撑到陈远文他考上进士,和他在金銮殿见上一面。
他的脑海中突然出现一个念头,想让天机阁寻摸着一位不世出的名师,让他赶去岭南潜伏在陈远文身边,收他为徒,助力他尽快完成科举进程,早日为大明服务。但转念一想,也许应该顺应天意,不要揠苗助长,他本意也是想把这颗将星留给他的爱儿厚照所用。
其实,当初他登基看到这本只有帝皇才能看到的小册子时,对里面的内容还是半信半疑的,毕竟由于之前几任皇帝的努力,历史多多少少也发生了改变,但后来小册子关于他子嗣的记载却让他不得不信。
他之前因为幼时在宫中被万贵妃迫害的经历,婚后只得张氏一人,册子记载两人共生了两儿一女,分别是?朱厚照?也是他的长子,1491年出生,这个已经应验了,厚照确实在去年出生了,小册子记载他将在1505年继位,是明朝第十位皇帝。??
而?他的次子是朱厚炜?,小册子记载出生年份不详,上面写着早夭两个字已经让他痛彻心扉。
还有他?的女儿?,小册子记载,名叫朱秀荣?,太康公主,弘治七年(1494年)出生,弘治弘治十一年(1498年)夭折,年仅5岁。??
虽然厚炜和秀荣现在还没有出生,但他已经不敢不信了,为了江山社稷,为了不要过继旁支子弟,他放弃自己曾经和张氏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誓言,纳了几位娴静的美人入宫,可惜目前只有李氏生了两个皇儿,其次就是蒋嫔生了一位公主,他内心也在害怕这些子嗣能否健康存活到长大,毕竟这个皇宫里小儿的存活率实在太低了。
弘治帝唏嘘感叹不已,怀恩太监就像一个隐形人一样,站在靠近门口的一个角落里,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同时密切关注门外的动静,帝皇沉思的时候,是不喜欢被打扰的,而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太监,要懂得此时不能让任何因素影响到帝皇的沉思。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停在门外,之后怀恩太监的声音轻轻传来:“陛下,皇后娘娘派人送来药汤一盅。”
弘治帝从沉思中惊醒,看到暗沉的天色,原来已经快到晚膳的时间,想到他还有13年的光阴而已,突然间迫切地想见到他的皇后和太子,“来人,摆驾坤宁宫。”
怀恩太监心想,我就知道会这样,这个皇宫里,只有张皇后才是弘治帝心心念念的人。一个月中,弘治帝也就分出那么两天到李贵妃和蒋嫔的宫中用膳,看看两位皇子和公主,其余时间基本都呆在皇后的寝殿。之前没纳妃嫔时,弘治帝更是日日和皇后一起起居饮食,犹如民间的普通夫妇,而太子殿下当年一出生就被立为太子。
这些年,时不时有不怕死的谏臣冒死进谏说张氏独霸后宫,德行不堪为皇后,却被皇上留中不发。
就在群臣以为后宫增人无望时,在二皇子夭折后,皇上却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开了,纳了几个品行俱佳的美人,添了两名皇子和一名公主,好歹解了大明只有一个继承人的隐忧。
此刻,坤宁宫中,张皇后和太子朱厚照正陪着弘治帝用膳,弘治帝喝着张皇后亲手熬制的药膳,看着一脸慈爱地给大口大口吃得欢快的太子擦嘴角的皇后,心里觉得莫名的满足,心想,就让小将星在他的父母身边慢慢长大吧,希望上天看到他的慈父心,天佑他儿,天佑大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