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文慧拿着电报一阵风似的刮进院子里,见她娘正在堂屋里磨药粉,连忙把碾子接过来,把电报塞进她手里,嘴里嗔怪道,
“娘,不是早都说过了这些力气活等我过来了干,怎么你又动上手了。”
童棣华看着眼前这个风风火火的女儿,习惯性的在心里哀叹一声。
这姑娘是又孝顺、又勤快、性格又爽利,唯独这一声声的“娘”叫得她是心碎不已。
苍天啊,她今年才十九啊!
哀叹过后,她拿起手里的电报看了一遍,除了说结婚事宜和邀请他们去西北团聚的话外,还说会把结婚照片用挂号信寄给他们,又留了部队的电话,说如果她们决定去西北就给部队去电话,他会安排好买票接送等事宜。
“你不是说电报都是按字儿算钱吗?这满满的一张纸,得费多少钱。”
童棣华这是第二次接到“大儿子”的电报。
上一次是两年前,电报上就四个字,“不日归家”。
她还以为大儿子是个惜字如金的性子,萧文慧却告诉她电报是当前最快的传信方式,用什么电波发消息,几千公里的路程一两天就能收到,只是要按字算钱大哥自然不会多写。
几千公里的路程传信一两天就能到,这让童棣华感慨不已。
当年她从京城走到盛京,三千公里足足走了五个月。就算是八百里快递,也要废人废马的跑上好几天,那时候要是有什么电波传送,就是一个字一锭金也不算贵啊。
“我也觉得奇怪,这话细密的也不像个大老爷们说的,我看八成是新过门的嫂子交待的。”
话说到这,萧文慧停了手里的碾子,若有所思的看着童棣华,“娘,要真是刚过门的嫂子交待的,那咱们是不是得去一趟?”
“大哥两年前回来探亲修了房子,今年又结了婚,只怕接下来这一两年都没有假能带嫂子回来了。”
“嫂子要是这么诚心的邀请咱们,不去的话大哥在嫂子面前会不会没有面子?”
萧文慧看着满满的一页电报纸,拿起来数格子,嘴里念叨,“一个字儿三分,十个字儿三毛,一百个字儿三块,娘咧,这张纸可值五块钱了。”
这两年萧文慧跟着娘在山上搞药材,私底下也攒了不少钱,可她是从苦日子里过来的,习惯了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五块钱?七分钱的苞谷面能买70斤!
童棣华听了这个数字也有点吃惊,不过她倒不是把钱换算成苞谷面,而是吃惊于这个“大儿媳妇”的手笔。
~~
两年前萧千行打电报说要回家探亲时她还有些惴惴不安。
她通过萧文慧的讲解知道大儿子这个团长分量很重,又是上了军校,又是上了战场,还得过全军比武的冠军。
这要是搁到她那个时候,八成就能混上个五城兵马司指挥使或者大内侍卫副统领。
她一个太医院正家的闺阁女儿,可没信心在这样的厉害人物面前瞒天过海。她都打算给自己下点药装病混过去了,可萧千行回家的第一天她就知道自己多虑了。
这个大儿子从十几岁参军离家,到这次回家探亲,中间就只回来过一次。不止跟弟妹不怎么亲近,跟她这个母亲也是疏离客气得紧。
不过萧文慧和萧文军对这个大哥极为推崇,像两个狗腿子一样跟前跟后,要不是文慧的相公来捉她回去,她是连家都不打算管的。
没两天萧千行就说要扒了原来的土坯房盖两个青砖大瓦房的院子,一个大的给母亲养老和妹妹回娘家时落脚,一个小的给弟弟将来娶媳妇,而且全部的钱都由他出。
她这才发现这个大儿子虽然看起来拒人于千里之外,但却把家人看的很重。
不但主动承担了长兄如父的责任,给自己盖养老房,给弟弟盖结婚房,甚至连妹妹回娘家落脚这样的事都考虑到了。
作为普通庄户人家,能这样对待出嫁女,不管是在她那个时代还是当下这个时代,都是极为难得的。
童棣华一感动,就把偷卖珍贵药材和大儿子每年寄来的养老钱一共一千两百块拿了出来,给萧千行让他修房子。
萧千行倒好似吃了一惊,没想老娘能攒下这么多私房钱,但想也没想的就拒绝了。
他后来悄悄的问过文慧母亲哪来这么多钱,文慧也如实告诉他是在山上挖药偷偷卖掉攒下来的。萧千行未置可否,只说让她们小心些,但若是出了什么事也不要害怕,只管朝他部队去电话。
这倒让她对这个大儿子很是刮目相看。
要知道她和文慧这种行为在现在可是不被允许的,但他也没有教条的去批评或者阻止她们,反倒是大大方方说了会给她们兜底。
之后萧千行又找大队长批了一块地,给萧文军盖了四间青砖大瓦房加一个石板大院坝。
她们原本的土坯房扒了后,盖了个带院墙的大院子。
四间正房两间厢房,外加一个大厨房和一个库房,整整齐齐的八大间,在十里八乡都是独一份。
房子盖到一半萧千行的假就到期了,大队长也就是萧文慧的公爹,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帮萧千行把房子盖好,让他安心回部队。
童棣华也把自己私下里做的止血丸、金疮药、止痛药装了几葫芦给他,虽然没有什么依依惜别之情,但到底也算是认可了这个好儿子。
房子盖好后,童棣华做主把四间正房里最好的两间留给萧千行,另外两间正房她住了一间,还有一间做了堂屋也就是会客厅。
两间厢房一间指定给了萧文慧,一间做客房。
小儿子萧文军被她赶到属于自己的新房子,没过一年就娶了媳妇儿。
~~
“既然你大哥留了电话,要不去公社打一个问问,要是电报纸上的话都是你大嫂嘱咐的,咱们就去一趟。”
黑省再过三个月就要猫冬,真要去就得趁现在。
童棣华认同萧文慧的观点,并且她判断这封冗长细密的电报就是出自新媳妇儿之手,就老大那个性子,你倒找给他五块钱他也写不出这么长的电报来。
老大这一两年,搞不好两三年都没有假期,她们如果还像往常一样拒绝的话,老大在新媳妇儿面前怕就要失了面子了。
她好歹也是他名义上的娘,无论如何要给他撑起来。
这时,大队长田满仓在院门口喊了一声,
“亲家,千行是不是来电报了?我刚遇到邮递员,说是被文慧给抢走了。”
“千行在队伍上没出什么事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