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利令智昏:盗宝团伙的内部分裂
城西方向的追逐战在凌晨时分以失望告终。当警方最终拦截到那辆使用预付卡号码的车辆时,发现车内只有一名十几岁的少年,他声称有人付给他五百元钱,让他带着这个手机在城里转悠。
“他们耍了我们!”张伟一拳砸在警车引擎盖上,愤怒与挫败感交织在脸上。
林远面色铁青,但眼神依然冷静:“这说明我们的对手非常谨慎,而且可能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侦查过程中。”
回到市局指挥室,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一次精心布置的抓捕行动却扑了个空,这对专案组的士气是个沉重打击。
高茂成打破沉默:“从积极的角度看,这证明我们确实逼近了核心,否则他们不会如此大费周章地布置迷阵。”
林远点头同意:“高处说得对。现在不是气馁的时候,而是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侦查方向和策略。”
他走到白板前,划掉了几个已经被证明是误导的线索:“犯罪分子显然在反侦查方面很有经验,他们可能已经获知了我们的部分行动部署。”
此话一出,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阵低语。如果有内鬼或者信息泄露,案件的复杂性将大大增加。
“立即审查所有参与案件人员的背景和近期通讯记录,包括在座的各位。”林远的声音冷静而坚定,“这不是不信任,而是必要的程序。同时,所有后续行动计划将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命令下达后,技侦部门送来了对物流园区仓库的搜查结果。仓库内发现了少量与博物馆现场相同的纤维材料,以及一些食品包装袋和烟头,已经全部送交化验。
“仓库显然被用作临时中转站,但文物已经不在那里了。”郑国强汇报说,“根据现场痕迹判断,物品应该是在我们监视之前就被转移了。”
林远沉思片刻:“也就是说,他们可能有多处藏匿地点,甚至可能已经将文物化整为零,分散隐藏。”
就在这时,小王拿着一份报告匆匆走进来:“林局,对赵文渊的监控有发现了。昨晚他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行动,但在我们追逐城西目标时,他外出了一趟,去了一家24小时自助存储仓库。”
所有人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过来。
“自助存储仓库?”林远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具体位置?他进去了多久?”
“位于高新区创新路,名叫‘安达自助仓储’。他在里面待了约二十分钟,出来时手里多了一个手提箱。”小王调出监控画面,“我们已经秘密调查了那个仓储单位,是以假身份租赁的。”
高茂成立即分析:“自助仓储是理想的藏匿地点,人流量大,不引人注目,且可以随时存取物品。”
林远当机立断:“立即对该仓储单位进行24小时秘密监控,但要绝对小心,不能打草惊蛇。我要知道谁去存取物品,什么时候去,带了什么。”
...
与此同时,在坊城郊区一栋不起眼的民居内,犯罪团伙正在经历着内部危机。
“你他妈疯了吗?为什么擅自改变计划?”刘大进对着文南山怒吼,脸因愤怒而涨得通红。
文南山冷静地擦拭着眼镜:“警方已经盯上了物流园区,如果按原计划在那里交接,我们全都得完蛋。”
刘小军坐在角落的椅子上,面无表情地把玩着一把精致的古董匕首:“南山做得对。昨晚的情况确实危险,警方差点就收网了。”
李多军紧张地在屋里踱步:“那现在怎么办?文物分散在三个地方,警方又在全城搜查,我们迟早会被发现的!”
“闭嘴!”刘大进猛地转身,“要不是你上次开车被交警拦下,警方怎么会注意到那辆车?”
李多军委屈地辩解:“那只是个意外!谁知道那么巧会有辆同型号的车...”
“都安静!”刘小军突然提高声音,室内顿时寂静下来,“现在不是内讧的时候。警方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但主动权还在我们手里。”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小心地撩开窗帘一角观察外面:“文物暂时是安全的,当务之急是找到可靠的渠道尽快脱手。”
文南山戴上眼镜:“青岛那边联系好了吗?刘洋可靠吗?”
刘小军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刘洋只是个中间人,而且太贪心。我另有渠道。”
这句话让其他三人都愣住了。刘大进首先反应过来:“军哥,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们不是说好通过刘洋联系海外买家吗?”
“计划变了。”刘小军轻描淡写地说,“我联系了一个更直接、更安全的渠道,能让我们少冒风险,多拿三成利润。”
文南山皱起眉头:“为什么事先不商量?”
“时机不成熟,现在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刘小军的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大进,你负责看好一号点的货物;南山,你继续打探警方动向;多军,你去准备车辆,我们可能随时需要转移。”
三人面面相觑,但最终还是点头同意。在这个团伙中,刘小军的权威从来不容挑战。
等刘大进和李多军离开后,文南山留了下来,直视着刘小军:“军哥,我们合作这么多年了,我希望你对我坦诚。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们?”
刘小军与文南山对视片刻,忽然笑了:“南山,你总是这么敏锐。好吧,我确实有个备用计划,但这是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
他从内衣口袋掏出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件精美的明代瓷器:“知道这是什么吗?成化斗彩鸡缸杯,我们这次拿到的最珍贵的文物之一。知道它值多少钱吗?至少这个数。”他伸出两根手指。
“两千万?”文南山猜测。
“两亿!而且是有价无市!”刘小军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如果我们通过常规渠道出手,最多能拿到三成。但我联系的这位买家,愿意出一点五亿现金,而且不问来历。”
文南山倒吸一口凉气:“一点五亿?这...太冒险了!这种级别的交易很容易被盯上。”
“所以才需要绝对保密。”刘小军拍拍文南山的肩膀,“放心,我已经计划好了。等风头稍过,我们就动手。”
文南山沉默片刻,最终点了点头,但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
市公安局指挥室内,对赵文渊的监控有了新的发现。
“赵文渊刚刚又去了那家自助存储仓库。”侦查员汇报说,“这次他停留时间很短,只是放入了一个小包裹后就离开了。”
林远盯着监控画面:“放大他放入的包裹!”
经过技术增强,可以看到那是一个约鞋盒大小的纸盒,外面用普通包装纸包裹,看不出具体内容。
“要不要进去检查一下?”张伟提议道。
林远摇头:“还不是时候。继续监视,我要知道他接下来见谁。”
果然,离开自助仓储后,赵文渊没有直接回家,而是驾车来到了一家咖啡馆。在角落里,一个戴着帽子和口罩的男人已经等候多时。
“目标出现!”监控小组兴奋地报告,“虽然伪装得很好,但从体型和动作特征判断,极有可能是刘洋!”
林远立即下令:“所有单位注意,目标正在接触,做好抓捕准备!但要等我命令!”
咖啡馆内,赵文渊紧张地环顾四周,才在角落里坐下。
“你不该直接联系我。”赵文渊低声说,声音有些颤抖。
对面的男人轻笑一声:“放松点,教授。现在风声紧,老板让我来问问情况。”
赵文渊推过去一个纸条:“这是新的联系方式,以后用这个。告诉老板,警方查得很紧,东西需要暂时分散隐藏,不能急着出手。”
男人收起纸条:“老板说了,最迟下周必须开始出货,否则资金链会断。你那份也拿不到。”
赵文渊脸色一变:“这太冒险了!警方已经盯上我了!”
“那是你的问题。”男人冷冷地说,“别忘了,是你提供的博物馆安保信息和文物价值评估。如果出事,你比我们更脱不了干系。”
就在这时,林远在指挥室内通过监听设备听到了这一切,立即下令:“行动!抓捕两人!”
早已埋伏在周边的便衣警察迅速冲入咖啡馆,在赵文渊和那名男子还没反应过来时,就将他们制服。
“你们干什么?我是大学教授!”赵文渊挣扎着喊道。
当那名男子的帽子和口罩被摘下时,确认正是有文物走私前科的刘洋。
回到市局审讯室,赵文渊的心理防线很快崩溃了。在证据面前,他承认了自己为犯罪团伙提供博物馆内部信息和文物鉴定评估的事实。
“我只是提供了信息,没有参与实际盗窃!”赵文渊反复强调,“他们承诺给我两百万报酬,我女儿在国外治病需要钱...”
根据赵文渊的供述,他并不直接认识主犯,只通过刘洋单线联系。但他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主犯是个戴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对明清瓷器极为精通,被称为“陈老师”。
“陈老师...”林远沉吟道,“立即排查全市所有姓陈的文物专家和收藏家!”
与此同时,对刘洋的审讯却进展不顺。这个几进宫的惯犯深知警方办案流程,一言不发,只是要求见律师。
但技侦部门在对刘洋的手机进行取证时,有了意外发现:删除的通话记录中,有一个号码频繁出现,经过追踪,该号码的当前位置就在坊城市内!
“定位这个号码!我要知道使用者是谁!”林远命令道。
一小时后,定位结果显示,该号码正在坊城市中心商业区移动。通过街面监控追踪,最终锁定了一名戴金丝眼镜、腕戴高档手表的男子——特征与嫌疑人画像完全吻合!
“目标锁定!所有单位准备行动!”林远的声音中充满了压抑已久的兴奋。
漫长的追逐终于看到了曙光,但林远心中清楚,最危险的环节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