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与学校的合作计划
周六的善德社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访客——丘安市南关小学的李校长和几位教师。刘文秀亲自接待,带着他们参观各项活动,现场特意布置得更加传统和文化气息浓厚。
我们非常重视与学校的合作,刘文秀温文尔雅地介绍,善德社的宗旨就是辅助正规教育,弥补现代教育中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的缺失。
在亲子阅读区,孩子们正安静地听着志愿者讲述《二十四孝》故事;在手工教室,孩子们学习剪纸和书法;最引人注目的是心灵静修室,几个孩子正闭目端坐,练习刘文秀教授的静心手势。
李校长赞叹道:刘老师,你们这里的孩子纪律性真好,比我们学校强多了。现在校园里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手机游戏害人不浅啊。
一位年轻教师好奇地问:那些孩子是在冥想吗?看起来好专注。
是一种简单的注意力训练,刘文秀微笑着解释,基于传统的静坐养生法,能帮助孩子提高专注力,缓解学习压力。我们已经收到了很多家长的反馈,说孩子参加活动后,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参观过程中,秀芹和其他几位家长被特意安排来参观团。按照董老师事先的嘱咐,她们热情地分享了孩子参加善德社后的积极变化。
我家小军以前数学总是不及格,现在能考到八十多分了,秀芹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说辞,最重要的是变得懂事了,知道孝敬父母了。
另一位家长接着说:是啊,我女儿以前特别叛逆,现在主动帮忙做家务,还说要用功读书,将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这些 testimonials 显然打动了来访的教育工作者。李校长感慨道:现在很多家庭都缺乏传统文化教育,你们做的正是学校想做却没精力做的事情。
参观结束时,刘文秀递上一份精心准备的合作提案:我们希望能与学校建立正式合作关系,免费提供课后托管和传统文化课程。这完全是非营利性的,只为回馈社会。
李校长感动地握住刘文秀的手:现在像您这样有教育情怀的人太少了,我回去就向教育局汇报这个好事。如果可能,下学期就在我们学校试点。
客人离去后,董老师走到刘文秀身边,低声道:刘老师,南关小学有十几个孩子的家长还没同意加入,特别是那几个教师子弟...
刘文秀点点头:从孩子入手。下周组织一次免费研学活动,让已经加入的孩子邀请同学参加。记住,重点是那些父母是教师、公务员的家庭。
已经安排了,董老师笑道,小军会邀请同桌小伟,那孩子的父母都是中学教师。
很好,刘文秀眼中闪过一丝满意,教师家庭的孩子影响力大,一个能带动一片。
与此同时,老王正在文化馆外徘徊。他本来想进去看看,却发现门口有志愿者,说是今天有特殊活动不对外开放。他绕到后院,隐约听到里面传来孩子们的集体诵读声,那语调听起来不像正常的朗读,更像某种咒语般的吟诵。
更让他不安的是,他看到两个男人抬着几个箱子从后门进去,箱子里散发出一种奇特的香味。那味道他很熟悉——是上次在课后学堂里闻到的那种熏香。
老王决定打电话给秀芹,却发现她的手机一直占线。此时秀芹正在接受董老师的特别指导,学习如何更好地配合组织工作。
秀芹姐,您是我们中最有说服力的,董老师亲切地说,以后可能要请您多帮忙接待来访的客人。刘老师说,像您这样真诚的家长,比我们说多少话都管用。
秀芹感到受宠若惊:我一定尽力。善德社帮了我们这么多,能做点什么是应该的。
董老师压低声音:下周末的生态园活动很重要,有些新家长可能会犹豫,您要多帮他们下决心。特别是对小伟父母那样的知识分子,他们最相信其他家长的真实感受。
秀芹点头答应,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成为这个组织的一枚棋子。
那天晚上,小军带回了一个特殊任务——说服同桌小伟参加周末的生态园研学活动。刘老师承诺,如果成功邀请到新朋友,就能获得特别奖励。
秀芹看着儿子兴奋的样子,心里虽然有些隐约的不安,但很快就被为组织做贡献的荣誉感所取代。她不知道,这个看似无害的任务,正是儿子深入这个组织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