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无声的围城
清晨六点半,方大锤骑着那辆二手电瓶车来到坊城金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大门前时,整个人愣在了车上。
厂门口黑压压挤满了人,足足两三百号,将进出的大门堵得水泄不通。人群安静得出奇,没有人吵闹,没有人喊叫,只是静静地站着,形成一道无声的人墙。几个保安站在门内,手足无措地看着这场面,既不敢上前驱散,也不敢开门放行。
方大锤停好电瓶车,认出是冲压车间的老张,猫着腰快步走过去,“张哥,这啥情况?”
“还能啥情况,讨薪呗!”老张递给方大锤一张打印纸,“贴上,咱们今天只许进不许出。”
方大锤接过纸片,上面简单印着两行字:“半年未发工资,今日只进不出”。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把纸贴在了自己的外套胸前。
“李头知道吗?”方大锤问的是焊装车间主任李爱国。
“哪能不知道,这事儿几个车间主任都默许了,不然能来这么多人?”老张压低声音,“听说财务部老王昨天偷偷告诉上面,公司账户上其实有钱,老板在国外投资新项目,根本不想管我们死活!”
方大锤心里一沉。半年了,整整六个月没有拿到工资,家里已经捉襟见肘。老婆在超市做收银员的微薄收入根本不够支付房贷和女儿方蕊的学费。昨天女儿学校又要交五百块资料费,他只能偷偷找弟弟借。
“老板真不是东西,挣够了钱就想跑路!”老张愤愤地说,“听说他在国外买了别墅,儿子也送去留学了,就我们这些人还傻乎乎地等着发工资!”
方大锤握紧了拳头。他在金辉厂做了十二年焊工,亲眼见证了这个厂从一个小作坊发展到如今规模的全过程。老板赵志辉从一开始的“兄弟相称”到现在的避而不见,让他心寒不已。
天色渐亮,前来上班的员工越来越多。看到门口这阵势,大多数人默默加入人群,少数几个犹豫的,也被工友连拉带劝地留了下来。方大锤注意到,不少人都自觉地在胸前贴上了打印的标语。
七点二十分,一辆黑色奥迪缓缓驶来,是生产副总赵志明的车。人群微微骚动,让出一条仅容车辆通过的缝隙。
车窗缓缓降下,赵志明探出头来,“同志们,这是干什么?有什么问题可以沟通嘛,堵门影响生产啊!”
“赵总,沟通半年了,每次都说下个月,下个月又下个月!”钣金车间的小刘喊道,“今天不发工资,谁也不上班!”
“对!不上班!”人群终于爆发出整齐的喊声。
赵志明脸色难看,“这样,大家先回岗位,我马上召开紧急会议研究...”
“别研究啦!现在就能解决!”老张打断他,“银行转账几分钟的事,研究半年了!”
赵志明见群情激愤,只好先开车进厂。人群在他进入后立刻重新合拢封锁线。
方大锤看着这一切,手心微微出汗。父亲是老家农机厂的退休焊工,常告诫他“干活拿钱,天经地义,但得走正道”。如今这算正道吗?他不敢确定。
“大锤,想啥呢?”老张拍拍他肩膀。
“张哥,这能有用吗?”
“没用也得试啊,总不能等着饿死吧?”老张叹了口气,“我闺女大学学费都是借的,媳妇天天跟我吵。再不发工资,家都要散了。”
方大锤点点头,心里同样苦涩。他何尝不是如此,老婆已经暗示好几次,要不把现在住的房子卖了,换个小点的,都被他坚决拒绝。那是他辛苦多年才买下的家,怎能说卖就卖。
八点左右,一辆银色宝马驶来,是公司总经理周凯民的车。人群再次让路放行,但当周总的车进入后,大家迅速封锁出口,比之前更加坚决。
方大锤注意到厂区内部开始有变化。几个部门经理模样的人出现在办公楼门口,朝大门方向张望,又匆匆返回。保安人数增加了,但只是远远站着,没有干预的意思。
“注意了,可能要来软的了。”老张经验老道地提醒。
果然,不一会儿,行政部几个女员工推着一个小推车出来,上面放着矿泉水和面包。
“同事们,天气热,喝点水吧!”行政主管钱莉拿着喇叭喊道,“周总说了,马上开会研究大家的问题,先喝点水,别中暑了。”
人群无人响应。大家沉默地站着,没有人去拿水。
钱莉有些尴尬,又喊:“至少让一条通道出来吧,食堂送菜的车要进来,不然中午大家没饭吃啊!”
“没钱吃饭半年了,不差这一顿!”不知谁喊了一句,引起一阵苦笑。
方大锤站在第一排,感觉手机震动。是妻子李梅发来的消息:“厂里出事了吗?小区群里说你们堵大门了?”
他简单回复:“没事,讨工资,文明维权。”
很快,李梅的电话直接打过来:“方大锤你疯啦?堵门是犯法的!快回家!”
“半年没发工资就不犯法?”方大锤难得反驳妻子,“蕊蕊的学费还是找大伟借的,你知道弟弟媳妇为此和大伟吵了多少次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李梅声音低下来:“那你也小心点,别冲前面。”
“知道,放心吧。”方大锤挂断电话,心里却更坚定了。
十点左右,太阳开始发威,秋老虎毫不留情地炙烤着大地。方大锤擦擦额头的汗,看着身边工友——老张的衬衫后背已经湿透,年轻的小刘不停用衣角扇风,女工李姐脸色发红似乎有些中暑征兆。
“喝水吗?”方大锤问李姐。
李姐摇摇头,“不喝他们的水,坚持住。”
方大锤佩服她的倔强,但还是悄悄让后面工友递来一瓶自带的水给她。
这时,一辆外卖电动车驶来,停在外围。外卖小哥看着黑压压的人群有点懵:“哪位是方先生?您点的十箱矿泉水。”
方大锤愣了,“我没点啊。”
“是我点的。”老张举起手,“总不能真渴死在这儿吧?我请客!”
工友们终于有了点笑声,气氛稍微缓和。大家有序地分发矿泉水,依然保持队形不动。
喝完水,人群更加坚定。方大锤注意到厂区内办公楼里人影晃动,似乎有更多管理人员聚集。通过大门能看到几个部门主管在打电话,表情严肃。
“坚持住,他们开始急了。”老张小声说。
果然,十点半左右,人力资源总监冀希民拿着喇叭出现在门内:“同事们,我是冀希民,大家听我说几句好吗?”
人群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集中在他身上。
“公司完全理解大家的困难,管理层正在紧急商讨方案。但是堵门解决不了问题,还违反厂规厂纪。大家先回到工作岗位,我保证今天下班前给大家一个明确答复!”
“什么答复?今天能发工资吗?”小刘喊道。
“这个需要研究...”
“研究个屁!账户有钱为什么不发?”人群中爆发怒吼。
冀希民试图安抚:“公司有资金安排计划,每个月的支出都是规划好的...”
“规划里就没有我们的工资是吧?”老张冷笑。
方大锤突然鼓起勇气,上前一步:“冀总,我方大锤在厂里十二年,从来没惹过事。但我女儿学费是借的,房贷逾期三个月了,老婆差点要卖房子!您告诉我,公司的资金计划里,有没有我们工人的活路?”
他的话引起一片共鸣:“对啊!有没有我们活路?”
冀希民被问得哑口无言,只能重复“会研究解决”之类的套话。
这时,方大锤看见总经理周凯民终于从办公楼走出来,径直向大门方向走来。人群顿时骚动起来,大家都明白,关键人物出场了。
周凯民走到大门前,接过冀希民手中的喇叭,清了清嗓子:
“同志们,我是周凯民。”
全场寂静,连风吹过的声音都听得见。
周凯民目光扫过人群,缓缓开口:“我理解大家的难处,真的理解。”
他停顿一下,继续说:“但是,你们这种方式是不对的。公司有公司的难处,市场环境不好,订单减少,现金流紧张...”
“别扯这些虚的!”有人打断他,“账户上明明有钱!”
周凯民脸色微变,但很快恢复平静:“即使账户上有资金,也有既定用途和安排。不过——”他提高声调,“我以个人名誉担保,本周五之前,一定发放至少三个月工资!”
人群嗡嗡讨论起来。有些人觉得能先拿三个月也不错,另一些人则坚持必须全部结清。
“不行!就要今天全发!”小刘喊道,“周五又说周五,没完没了!”
方大锤内心挣扎。他何尝不想今天拿到全部欠薪,但周五能先拿三个月似乎也是个开始...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又响了。是女儿方蕊班主任发来的消息:“方先生,方蕊今天上午体育课晕倒了,校医说是低血糖,已经送到市立医院观察。您能尽快来一趟吗?”
方大锤脑子嗡的一声,几乎站不稳。
“怎么啦?”老张扶住他。
“我女儿住院了,低血糖...”方大锤声音发抖,“肯定是为了省钱,早餐不吃饱...”
老张顿时火冒三丈,夺过身边工友的喇叭,对着厂内大喊:
“周总!我们工友孩子都饿晕住院了!你们还在研究?今天不解决,谁也别想走!”
消息迅速在人群中传开,工友们情绪瞬间被点燃:“对!今天必须解决!”“孩子都饿病了!”“立刻发工资!”
方大锤双眼通红,第一次感到如此愤怒。他拿起手机,直接拨通周凯民的电话——去年公司优秀员工颁奖后,周总亲自把手机号留给每个获奖者,说“有困难直接找我”。
电话响了五声,就在方大锤以为不会有人接听时,接通了。
“喂?”周凯民的声音。
方大锤看着门内的周总,对着手机一字一句地说:
“周总,我是焊装车间方大锤。我女儿因为家里困难不吃早餐晕倒住院了。我就问您一句——今天能发工资吗?”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周凯民身上,看着他接电话的表情变化。
周凯民沉默了几秒钟,然后对着手机说了什么。
同时,方大锤的手机里传来清晰的声音:
“大锤,你让财务部王经理到我办公室来。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