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沉默的螺旋
韩小雅回校的第一天,走廊上的窃窃私语如影随形。有人投来同情的目光,更多人则迅速避开她的视线,仿佛她身上带着什么传染病。
林雨全程陪在她身边,课间也不离开。别在意他们,林雨小声说,大多数人只是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你。
韩小雅点点头,强迫自己挺直腰板。心理咨询师说过,肢体语言会影响心理状态,表现得自信一些,内心也会慢慢变得强大。
班主任李老师特意在课前宣布:韩小雅同学回来了,希望大家给予关心和支持。这番刻意的关照反而让韩小雅更加不自在,她低着头,感觉全班目光像聚光灯一样灼烧着她的后背。
下课铃响,一个陌生的女生悄悄塞给她一张纸条:谢谢你站出来,我也是受害者。韩小雅抬头想看清是谁,那女生已经匆匆离开了。
午休时,林雨带她去了心理辅导室。新来的心理老师张敏敏是个温和的中年女性,眼镜后的眼睛透着睿智和坚定。
郑朝阳恢复得不错。张敏敏给她们倒了茶,他让我谢谢你,是你的勇气让他看到了希望。
韩小雅握紧茶杯:我不知道还有其他人...我以为只有我...
校园暴力往往是一个沉默的螺旋。张敏敏轻声说,受害者不敢发声,旁观者选择沉默,施暴者越发肆无忌惮。打破这个螺旋需要极大的勇气。
林雨拿出手机:张老师,关于沈悦的事...
张敏敏的表情立刻严肃起来:你们也听说了?
沈悦是谁?韩小雅问。
初二(4)班的学生,前天割腕了,幸好发现及时。张敏敏叹了口气,我刚调来不久,还没来得及建立信任关系...但听说她长期被徐莜婷的小团体欺负。
韩小雅感到一阵眩晕。即使主谋已经被抓,暴力仍在继续,像一场无法扑灭的野火。
现在徐莜婷被抓,谁在带头?林雨敏锐地问。
据说是高三的赵冬雪,徐莜婷的表姐。张敏敏推了推眼镜,更隐蔽,也更狡猾。
离开心理辅导室,韩小雅和林雨决定去初二(4)班打听沈悦的情况。走廊上,她们被德育主任拦住了。
韩小雅同学,他笑容可掬却眼神冰冷,刚回来就不要到处走动了,好好休息才是。
林雨正要反驳,上课铃响了。她们只好返回教室,但韩小雅注意到德育主任匆匆走向校长办公室的背影,那姿态莫名让她想起受惊的鬣狗。
下午的班会课上,校长突然来到班级,宣布开展校园反暴力宣传月活动,还说要聘请专业安保公司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学校一直对校园暴力零容忍。校长义正辞严地说,任何同学遇到问题都可以直接向校领导反映。
韩小雅和林雨交换了一个眼神。这番冠冕堂皇的讲话与他们在郑朝阳和沈悦事件中看到的校方作为形成鲜明对比。
放学后,她们在校门口遇到了林晓和刑侦队的张亮警官。张亮穿着便衣,假装是来接孩子的家长。
沈悦的事周队已经知道了。张亮低声说,但需要更多信息。你们认识她吗?
林雨摇摇头:不过我可以试着联系她同学。
小心点。张亮警惕地看了看四周,校方现在很紧张,可能会阻挠调查。
正说着,韩小雅注意到校门口停着一辆黑色轿车,车窗半开,里面的人似乎在观察他们。她下意识往林晓身后躲了躲。
别担心。林晓顺着她的视线看去,那是徐家的人,现在只敢远远看着,不敢做什么。
分开前,张亮给了林雨一个电话号码:有线索直接联系我,别通过学校。
回到家,韩小雅发现父亲罕见地早早下班了,脸色阴沉地坐在餐桌前。
厂里今天来了税务稽查。父亲揉着太阳穴,突然检查,说有人举报我们做假账。
韩小雅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关联:是因为案子...
父亲勉强笑了笑:别多想,厂里账目清楚,不怕查。倒是你,他担忧地看着女儿,学校有人为难你吗?
韩小雅摇摇头,没有提沈悦的事。父亲承受的压力已经够大了,她不想再添负担。
晚上,林雨打来电话,声音压得很低:我联系上沈悦的同桌了。她说沈悦被赵冬雪那伙人欺负了两个月,主要是勒索钱财和言语侮辱,但上周发展到...扒衣服拍照。
韩小雅握紧了电话,那些不堪回首的记忆再次袭来。她深吸一口气:有证据吗?照片或者视频?
沈悦同桌说赵冬雪威胁要发到网上,但没人见过实际内容。林雨顿了顿,小雅,这事比我们想的复杂。沈悦父母去学校讨说法,校长答应内部处理,条件是别报警。
又是这样...韩小雅感到一阵无力。
但我已经告诉张亮警官了。林雨的声音坚定起来,我爸说,这种私下和解可能涉嫌包庇犯罪。
挂断电话,韩小雅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学校的轮廓。那里本该是最安全的地方,却成了多少人的噩梦之地?徐莜婷被抓了,但暴力文化依然根深蒂固,像潜伏在阴影中的怪兽,随时准备吞噬下一个受害者。
第二天一早,校门口停着两辆警车。周亚文和张亮正带着几名警员走向校长办公室,学生们议论纷纷。
怎么回事?
听说又有霸凌事件...
好像是高三的赵冬雪...
韩小雅和林雨对视一眼,快步跟了上去。校长办公室的门关着,但里面激烈的争论声清晰可闻。
周队长,这是学校内部事务!校长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涉嫌刑事犯罪就不只是学校事务了。周亚文的声音冷静而坚决。
没有证据就随意传唤学生,这不合程序!
我们有受害人陈述和伤情鉴定。现在需要找赵冬雪核实情况。
门突然打开,德育主任慌张地走出来,差点撞上韩小雅。他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匆匆离去。
半小时后,高三的赵冬雪被带出教学楼。她不像徐莜婷那样嚣张,反而一脸委屈,仿佛自己才是受害者。但韩小雅注意到她经过时,几个低年级学生不自觉地缩了缩身子——那是长期处于恐惧中的人才有的条件反射。
课间操时,校园广播突然响起校长的声音,宣布高三赵冬雪同学协助警方调查,呼吁大家不信谣、不传谣。这种欲盖弥彰的公告反而坐实了传言,一时间,关于沈悦事件的细节在学生们中间迅速传播。
午休时,韩小雅被叫到了心理辅导室。张敏敏老师关上门,神情严肃:韩小雅,警方可能需要你协助调查沈悦案件。
我?但我根本不认识她...
你的经历很有参考价值。张敏敏解释道,而且,你的案子已经立案,有法律保护。其他受害者...还不敢站出来。
韩小雅明白了。她已经成为某种象征,一把打破沉默的钥匙。这个认知既令人恐惧,又赋予她一种奇特的力量。
我会帮忙的。她听见自己说。
下午最后一节课,班主任李老师宣布明天将有教育局领导来校检查校园安全工作。她意味深长地看了韩小雅一眼:希望大家表现出最好的一面,不要传播不实信息。
放学路上,林晓悄悄告诉韩小雅:赵冬雪手机被扣押了,技术科正在恢复数据。周叔说里面可能不止沈悦一个受害者。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沉默...韩小雅喃喃自语。
林晓的表情变得复杂:恐惧,羞耻,或者觉得没人会帮他们...就像你一开始那样。
这句话刺痛了韩小雅,但也让她更加坚定。如果自己的经历能帮助其他人少走一些弯路,那么所有的痛苦或许就有了意义。
回到家,父亲难得地早下班,还买了一个小蛋糕。税务稽查结束了,没发现问题。他如释重负地说,厂长说举报信是匿名的,但笔迹很像徐学斌秘书的。
韩小雅切着蛋糕,突然做了一个决定:爸,警方可能需要我协助另一起校园暴力案件的调查...
父亲的手顿了一下,然后放下刀,紧紧抱住了她:你想清楚了?可能会很难...
韩小雅靠在这个温暖的怀抱里,如果我不做,谁来做呢?
窗外,夕阳西下,最后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在韩小雅的书桌上。那里放着她新写的作文《沉默的代价》,第一句话是:当我终于鼓起勇气打破沉默时,才发现原来有那么多人和我一样,在黑暗中独自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