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利剑出鞘
清晨的薄雾笼罩着潍水村,村委会门口的红旗在微风中轻轻摆动。刘来福站在台阶上,双手背在身后,眯着眼睛望向村口的方向。他今天特意穿了一件深蓝色的夹克,胸口别着党徽,看起来格外庄重。
叔,市里的车队已经到村口了。刘子明快步走来,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今天穿了一身崭新的西装,领带却系得歪歪扭扭,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刘来福没有回头,只是轻轻了一声。他的目光依然盯着远处的村道,手指在背后不自觉地摩挲着。这条水泥路是他三年前修建的,路边的功德碑上,他的名字刻得又大又深。
五辆黑色轿车缓缓驶入视线,车身上没有任何标志,但那种沉稳的气场让刘来福的心跳不自觉地加快了几分。他深吸一口气,脸上瞬间堆满了笑容,快步走下台阶。
林局长,欢迎欢迎!刘来福热情地伸出双手,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您能来我们潍水村指导工作,真是我们的荣幸啊!
林远从车上走下来,身材挺拔得像一棵青松。他穿着便装,但举手投足间透着军人般的干练。他握住刘来福的手,力道不轻不重:刘书记客气了,我们就是例行检查。
刘来福注意到林远身后跟着几个年轻人,都穿着便装,但眼神锐利,站姿笔直。其中一个小伙子手里拿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鼓鼓囊囊的,不知道装着什么。
这位是我们村的会计张学民,这位是妇女主任王丽......刘来福一一介绍着村干部,眼睛却不时瞟向那个黑色公文包。
会议室里,刘来福亲自给林远倒茶。茶叶是他特意准备的明前龙井,一片片嫩绿的芽尖在玻璃杯中舒展,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刘书记这茶不错啊。林远端起茶杯,却没有立即喝,而是透过玻璃杯观察着茶叶的舒展。
哪里哪里,朋友送的。刘来福笑着摆手,我们村条件有限,招待不周,还请林局长见谅。
林远放下茶杯,从随行人员手中接过一份文件:刘书记,这次来主要是了解一下村里的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去年县里拨给潍水村的扶贫资金是三百八十万,能看看具体的使用明细吗?
刘来福脸上的笑容僵了一瞬,但很快恢复正常:当然可以!张会计,去把账本拿来。他转向林远,我们村的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绝对经得起检查。
张学民很快抱来几本厚厚的账本,手指微微发抖。刘来福瞪了他一眼,他才勉强稳住手,将账本放在林远面前。
林远翻开账本,修长的手指在纸页上轻轻滑动。他的目光在几个数字上停留了片刻,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往后翻。刘来福的目光一直追随着林远的手指,喉咙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
这个文化广场建得不错。林远突然抬头,指了指窗外,花了多少钱?
一百二十万。刘来福脱口而出,随即又补充道,其中我个人捐了五十万。
林远点点头,继续翻看账本。会议室里安静得可怕,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刘来福感觉自己的后背已经湿透了,衬衫黏在皮肤上,很不舒服。
刘书记,林远合上账本,突然问道,村里最近在搞土地流转?
刘来福的心猛地一跳:是,是的。为了发展集体经济,我们流转了一部分土地给农业公司。
村民都自愿吗?补偿款发放到位了吗?
当然!刘来福拍着胸脯,我们村民主决策,公开透明。每家每户都签了字,补偿款一分不少地发到了村民手里。
林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目光却扫过墙上的廉洁奉公牌匾,又看了看角落里崭新的空调和真皮沙发。刘来福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突然意识到这些奢侈的办公用品与一个贫困村的身份多么不相称。
刘书记,林远站起身,走到窗前,背对着众人,这村子建设得真不错。水泥路、广场、新村委会,比县里一些街道还气派。
刘来福干笑两声:都是托政策的福,托领导的福。
林远转过身,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不过,我听说有些村民对土地流转有意见?
刘来福的笑容僵在脸上。他感觉会议室里的温度突然降低了几度,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