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午休时分
州青市阳光幼儿园的午休铃声准时在中午十二点半响起。林远站在幼儿园监控室里,反复观看着那段只有二十七秒的画面——五岁的陈乐乐自己从床上爬起来,穿上鞋子,安静地走出午休室,穿过空荡荡的走廊,然后推开侧门离开了幼儿园。
他就这么自己走了?林远皱眉问道。
园长李梅擦着额头的汗水:我们...我们也不明白。乐乐平时很乖,从不乱跑...
侧门平时上锁吗?
应该上锁的!李梅声音发颤,但那天保洁员说她在搬运垃圾,可能暂时打开了...
林远将监控画面倒回去,定格在乐乐穿鞋的那一刻。男孩的表情异常平静,几乎可以说是麻木,与五岁孩子应有的活泼好动截然不同。
他看起来像在梦游。
乐乐没有梦游史,李梅肯定地说,他父母也确认过。
林远继续播放视频。乐乐推开侧门后,监控视角切换到幼儿园外围。画面显示,男孩径直走向路边停着的一辆灰色面包车,自己拉开车门爬了进去。由于角度问题,看不清车内情况和车牌号码。
这辆车查到了吗?
站在一旁的陈璐摇头:套牌车。原车主是辆白色SUV,已经报案挂失三个月了。
林远揉了揉太阳穴。这是本月第三起儿童失踪案,手法几乎一模一样——孩子在非正常时间自行离开监护场所,主动上一辆陌生车辆,然后人间蒸发。
乐乐失踪前有什么异常表现吗?
李梅思索了一会儿:说起来...那天上午他特别安静。平时乐乐很活泼,喜欢和小朋友打闹,但那天他就坐在角落画画,不跟任何人交流。
画还在吗?
应该在他的储物柜里。
乐乐的储物柜里整齐地放着一件备用衣服、一双小雨鞋和几幅涂鸦。林远翻看着那些画作——大多是阳光、小花和全家福,但最近一张引起了她的注意:一辆黑色的房车,车窗里伸出许多小手。
他最近见过这种车吗?
李梅困惑地摇头:幼儿园附近没有这种车...
林远将画作小心收好:我需要见见乐乐的家长。
陈乐乐的家在幼儿园不远的一个中档小区。开门的是乐乐的妈妈张芝,眼睛红肿,脸色苍白。她身后站着乐乐的爸爸陈彬,一个身材魁梧却满脸憔悴的男人。
有线索了吗?张芝急切地问。
林远摇摇头,出示了那幅画:乐乐最近画过这样的车吗?
张芝接过画纸,手指微微发抖:画过...上周也画了一辆类似的。我问他是哪里看到的,他说是梦里...
乐乐最近有没有接触过陌生人?或者去过什么新地方?
没有啊,张芝回忆道,就是家和幼儿园两点一线...哦,上周日我们带他去过人民公园,那天人很多...
林远记下这一信息。上一宗失踪案的孩子也是在去过人民公园后一周内失踪的。
我能看看乐乐的房间吗?
乐乐的卧室充满了童趣——超级英雄贴纸、积木城堡、一架子图画书。林远注意到床头柜上放着一个相框,里面是乐乐和一个穿白裙的年轻女子的合影。
这是?
哦,那是苏老师,张芝解释道,童心亲子教育机构的老师。上个月他们在幼儿园做免费儿童心理评估,乐乐很喜欢她。
林远立刻警觉起来:这个机构有记录吗?
有的,他们很正规,还发了评估报告...张芝从抽屉里拿出一份装订精美的文件。
林远快速浏览了一遍。报告详细记录了乐乐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甚至作息规律,远比一般的心理评估详尽得多。
我们需要这份资料原件。林远严肃地说。
离开陈家,林远立刻联系了幼儿园,要求提供机构所有工作人员的登记信息。同时,她让陈璐安排对人民公园近两个月的监控进行全面筛查,寻找那辆黑色房车的踪迹。
回到警局,技术科的小王有了新发现:林队,乐乐指甲缝的提取物检测出微量异丙嗪成分,那是一种镇静剂。
孩子被下药了?林远眼神一凛,难怪监控里他行为异常。
还有,小王调出一份地图,过去三个月,周边三个县市共发生了六起类似儿童失踪案,都是3-6岁儿童,手法高度相似。
林远盯着地图上那些标记点,一股寒意顺着脊背爬上来。这不是孤立案件,而是一个有组织的儿童拐卖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