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烁却气定神闲,天龙戟稳如磐石,连呼吸都没有丝毫紊乱。
传言他武艺更胜吕布!
难道传言非虚?
如此年轻,怎会有这般可怕实力?
张任气血翻涌,脑中嗡嗡作响,脸上的狂傲已被惊骇取代。
曹烁单手持戟直指对方,冷声道:什么蜀中第一猛将,张任,不过尔尔!
这声轻蔑的嘲讽彻底刺痛了张任的自尊。
曹贼休得狂妄——
张任怒吼着再次挥刀攻上。
漫天刀影裹挟着蜀中第一猛将的尊严,如暴风骤雨般袭向曹烁。
困兽之斗!
曹烁嗤之以鼻,单手挥戟迎击。
霎时间,天龙戟化作万千戟影,如流星坠地般席卷而下。
铛!铛!铛!
电光石火间,三招已过。
张任五指流血,内脏受损,嘴角渗出鲜血,已然遭到重创。
第四招接踵而至。
曹烁一声暴喝,臂膀筋肉暴起。
恐怖的神力再次爆发。
毁 ** 地的一戟掀起血色刀光,当头劈落。
身负重伤的张任只得咬牙举刀格挡。
咔嚓!
长刀应声而断。
天龙戟余势不减,直取张任头颅。
生死关头,张任猛然偏头,险险躲过穿喉一枪。
骨骼断裂声骤然响起。
寒光闪过,张任右肩连带着整条臂膀齐根而断。
血雾喷溅中,这位蜀中名将惨呼坠马。
能挡本王四式杀招,倒也算条好汉。
曹烁轻抖戟锋,冷峻眉宇间掠过一丝嘉许。
蜀中第一猛将...竟敌不过...
断臂处的剧痛远不及心中绝望,张任面容扭曲着撑起残躯。
本王收回前言。
见其犹作困兽之斗,曹烁眸光骤冷。
银芒破空,大好头颅滚落尘埃。
不远处——
刘璋正慌慌张张跨上无主战马,忽闻身后重物坠地之声。
张将军他...
回头望见那具无头尸身,这位益州之主瞬间面如土色。
马鞭未落,忽闻脑后破风之声。
百余斤的残尸如炮弹般砸来,刘璋当即喷血 ** 。
待他挣扎着翻身时,玄甲少年已踏血而来。
魏...魏王明鉴!
刘璋瘫软在血泊中,涕泪横流。
全是那大耳贼刘备...
我心悦诚服,甘愿带领蜀地军民归顺魏王,恳请魏王饶我一命!
浑身颤抖的刘璋五体投地,语无伦次地哀求着。这位曾经的诸侯此刻已全无气节可言。
若未战先降,本王或许还能许你富贵终老。
但当你率军出川时,就已自寻死路。
刘璋,先去黄泉路上等着刘备吧。
曹烁眼中寒光乍现,天龙戟凌厉斩下。
魏王开恩,饶命啊——
求饶声戛然而止。
血光飞溅,刘璋身首异处。
次日拂晓。
刘璋的头颅高悬在巴东城头。
赵云、太史慈、夏侯渊等将领陆续率部抵达。
大堂内正举行庆功宴。
末将歼敌三千,生擒蜀将高沛,请大王定夺。
末将所部斩敌两千,俘虏三千,击毙敌将雷铜。
陌刀营斩敌三千,诛杀陈式,生擒高翔,请大王发落。
......
众将逐一汇报战果。
曹烁一挥袖:所有降将尽数处决,俘虏士卒杀半纵半,让其逃回蜀地——本王要借他们之口击溃蜀人斗志!
遵命!
诸将齐声应诺。
曹烁厉声追问:可有擒获大耳贼与诸葛村夫?
赵云上前禀报:据审讯荆州降卒得知,火攻初始时大耳贼便弃刘璋于不顾,翻山北逃。
曹烁讥讽道:大耳贼临阵脱逃的本事倒是愈发娴熟了,果然是其本色。
曹操轻捻胡须:不往益州而向北翻山越岭,意欲何为?
无非是经房陵奔上庸,再绕道西城投奔汉中吕布罢了。
曹烁抬手按在地图上,瞬间洞悉刘备的打算。
曹操与众人目光投向地图,顿时恍然大悟。
曹操轻蔑一笑:“这大耳贼投靠谁就害死谁,如今他投靠了那反复无常的吕布,倒也算是帮我们除掉了这祸患。”
帐内顿时哄笑一片。
曹烁也随之一笑,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曹操同样举杯饮尽,随后恭敬道:“主公,如今刘璋已死,荆州之危已解,我们是否该回师北上了?”
“回师?”
曹烁猛然摔碎酒杯,厉声道:“本王要乘胜追击,直捣成都,一举吞并益州!”
曹操神色一凛。
“吕布已攻破汉中,见刘璋身死,必然会趁机南下,吞食益州。”
“若让他占据蜀地,他便坐拥雍、凉、益三州,兵粮充足,更兼西凉铁骑之利,实力必然剧增。”
“本王岂能让他如愿!”
曹烁目光冷冽,语气斩钉截铁。
曹操猛然醒悟,点头附和:“主公高见!若让吕布占据益州,便如同昔日汉高祖夺取天下的形势,绝不可放任!”
众将纷纷出声赞同。
“传令!”
曹烁大手一挥,冷声道:“全军休整两日,随后即刻西进入蜀,务必赶在那反复小人之前,拿下成都!”
“遵命!”
众将齐声应诺,轰然起身。
八万魏军休整两日,粮草充足,士气高涨。
除留守荆州及伤病者外,曹烁亲率六万精锐,浩浩荡荡向西疾行,剑指成都。
……
汉中,南郑。
郡府大堂内,吕布正负手立于地图前,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谋划着攻取益州的策略。
“自汉中南进,须破白水关、葭萌关、剑阁三座雄关。”
“尤其剑阁,乃蜀地咽喉要塞,其险峻程度不亚于阳平关。”
“刘璋在这三关囤驻两万兵马,更有孟达、吴懿等宿将镇守。”
“温侯若想攻入成都,夺取益州,必须先突破这三关。”
**汉中军帐内。**
阎圃展开舆图,向吕布详解进军方略。
**孝直,依你之见?**
虓虎屈指轻叩案几,转头望向侧席。
自献计轻取汉中,**便被倚为肱股,与陈宫、司马懿同列帷幄。**
**取成都必先克三关。**
**白水、葭萌守将吴懿、孟达,与某素有私谊,常怨刘璋暗弱。**
**某愿凭此舌锋,说二将倒戈来降,可兵不刃血而得天险。**
**然剑阁守将刘循——**
话音忽顿,**捻须沉吟:彼乃刘璋嫡子,必殊死相抗,恐需强攻。**
司马懿轻摇羽扇:孝直既下两关,某自有计取剑阁。
不降?吕布陡然拍案,虎目生威:那便碾碎雄关!
**父亲明鉴!**
马超按剑而起,甲叶铮鸣:儿请为前锋,必破剑阁!
庞德、王平等将领齐声请战,帐中战意沸腾。
传令!吕布振袖转身:全军即刻——
****
曹性急入打断:刘备偕诸葛亮在外求见。
堂内骤寂。
司马懿与**目光交错,俱见惊色——夷陵战事正酣,刘玄德何以突至南郑?
带进来。
吕布按住刀柄,眯起猩红披风。
须臾,两道人影踏入军帐。
刘备望向故人,千般滋味涌上心头。
昔日吕布兵败兖州,狼狈如丧家之犬,只得投奔徐州寄人篱下。
那时的他坐拥一州基业,何等威风凛凛。吕布为求得栖身之所,对他极尽谄媚之能事,日日笑脸相迎。
如今却主客易位!
现今吕布坐拥雍凉二州,麾下猛将如云精兵似雨,颇有当年汉高祖雄踞关中之势。
而他仅剩诸葛亮相随,残兵不足百人,竟也如丧家之犬般前来投靠。
这般天渊之别,令他心中苦涩难当。
玄德兄,自徐州别后,不想竟能在此重逢。
不知是何缘由,让你不辞千里来寻本侯?
吕布面上带笑,言谈举止间却尽是揶揄之意。
这般讥讽神色,令刘备如坐针毡。
主公,忍一时之辱方可成千秋大业......
身后诸葛亮低声提醒。
刘备强忍羞惭,拱手叹道:
夷陵一役令我损兵折将,季玉兄亦遭曹贼毒手,备走投无路,唯有来投温侯。
此言一出,吕布霎时变色。
刘璋刘备合兵七万之众!
竟就此全军覆没?
连刘璋也命丧黄泉?
吕布倒抽凉气,诧异地望向司马懿等人。
那二人同样震惊不已,恍如听闻天方夜谭,一时竟疑为错觉。
就在前日,他们还信誓旦旦地断言,夷陵之战至少会持续半载。
纵使曹烁取胜,也必是惨胜。
半年光景,足够吕布攻破剑阁,夺取成都,尽收益州之地。
岂料未及一月,刘璋便已兵败身亡。
连刘备都仓皇逃窜,前来归附!
战局剧变之速,完全超出了司马懿等人的预料。
二人不禁大惊!
“刘使君,你们两家联军兵力与曹操相当,怎会败得如此迅速?”
司马懿率先回神,疑惑发问。
刘备面露难色,一时无言以对。
难道要承认他们早已落入曹烁的算计?
还是说因诸葛亮提议移营山林,才让曹烁有机可乘,一把火烧尽四十里连营?
实在难以启齿……
“主公与亮多番劝阻刘季玉,不可将大营扎进山林,可惜他执意不听。”
“结果曹贼火攻得逞,连营顷刻间化为灰烬,终致全军覆没。”
“夷陵之败,皆因刘季玉刚愎自用,不听良言!”
诸葛亮面不改色,将败责全推给已死的刘璋。
刘备微微一愣,随即会意——反正死无对证,任他如何说辞也无妨。
“唉,季玉太过自负,若肯听劝,何至于此……”
刘备摇头叹息,顺着诸葛亮的话接了下去。
司马懿不疑有他,感慨道:“包原隰险而驻军实乃兵家大忌,刘璋不通兵法,落得身死名裂,确是咎由自取。”
“我早言刘璋昏庸无能。”
“正因如此,我才弃他而投温侯。”
** 顺势贬低旧主,以显自己改投明主之智。
刘备与诸葛亮此刻才注意到 ** ,心下恍然——原来吕布南下取汉中,皆因他在背后谋划!
二人对视一眼,暗生愤懑。
“废物!”
“六万大军竟葬送得如此轻易,刘璋当真不堪大用!”
吕布怒拍案几,厉声叱骂。
诸葛孔明向刘玄德递了个眼色。
刘皇叔心领神会,当即朝吕奉先拱手道:温侯,刘季玉兵败身亡,曹孟德定会趁机进犯西川。当务之急,还请温侯速速发兵南下,与曹贼争夺益州要地。
倘若让曹贼捷足先登,后果不堪设想!
吕奉先尚未答话,司马仲达便接口道:玄德公所言极是。若益州落入曹操之手,我军将腹背受敌,此等局面决不可出现。
孔文举也上前进言:如今刘璋败亡,蜀中人心涣散。温侯大军所到之处,守军必然望风归降。说不定不需大动干戈,便可轻取成都!
吕奉先闻言豪气顿生,拍案喝道:传令三军,即刻南下,与曹阿瞒争夺益州!
众将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