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烁对陆逊的明智选择大加赞赏,陆逊则极尽谄媚之态,还义正词严地为江东百姓发声,恳请曹烁平定江东后勿要滥杀无辜。
好!若江东人都如你这般明事理,我曹烁自当秋毫无犯。
你且去告知江东众人,让他们静候佳音。不出四月,我必破孙策水师,直取江东!
曹烁信誓旦旦。
陆逊先是叩谢,继而蹙眉问道:将 ** 兵如神,击溃孙策竟需四月之久?
陆上交锋,取孙策首级不过探囊取物。
曹烁豪气干云,随即又面露难色:
只是水上作战,我军将士不谙长江风浪。至少需四月操练,方能打造一支堪战水师。
陆逊轻轻颔首,似有所思。
沉吟半晌。
陆逊忽然目光炯炯,抱拳进言:
将军,在下有一计,不出十日便可解决将士晕船之患!
终于要图穷匕见了么......
曹烁凝视着郑重其事的陆逊,心中阵阵冷笑。
面上却佯装惊喜:伯言有何妙计?
陆逊徐徐起身,从容走至曹烁案前。
腰间佩剑骤然出鞘。
堂中顿时哗然,众人以为陆逊欲行刺。
侍卫们纷纷刀剑出鞘。
许褚提起象鼻刀护在曹烁身前,怒喝:放肆!
陆逊神色从容,嘴角挂着淡然的微笑。
曹烁推开许褚,饶有兴致地等着看陆逊的动作。
在众人戒备的注视下,陆逊执剑走到曹烁面前,将长剑轻轻横放在两只酒杯之间。
大将军,此乃在下拙见。
曹操盯着案几上的长剑,满脸疑惑,暗自揣测这年轻人打的什么主意。
曹烁故作不解:陆伯言,这是何意?
此计名为连环船,请大将军命人打造铁索,将战船连为一体。
船队相连后铺上木板,便成水上移动营垒,步兵骑兵皆可如履平地。
届时风浪再大,船队也稳如泰山。
无需额外训练,将士们可直接登船作战。
如此一来,大将军不日便可与孙策决战长江,一战定乾坤!
陆逊边说边比划,详细阐述自己的计策。
帐内顿时沸腾。
从曹操、郭嘉到赵云、张合等将领,无不喜形于色。
众人都看出,此计正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曹烁眼底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讥诮。
他佯装欣喜,向曹操问道:德纲觉得此计如何?
大将军,此计当真妙绝!
船队相连,六万步军立成水师,何惧孙策?
不出月余,必能渡江取胜!
曹操赞不绝口,眉飞色舞。
众谋士将领纷纷附和。
妙计!实在是妙计!
曹烁也连连点头,高声称赞:
陆伯言这等奇才,孙策竟不识用,当真有眼无珠!
江畔微雨,陆逊衣袖沾湿。
孙策首级若献于帐下,贤弟当记头功。
青衫文士眉梢微动,指尖轻抚茶盏。
将军谬赞。逊献策不过为解黎民倒悬,其间亦有私心杂念。
檀木案几映出他躬身身影,若能诛杀孙贼,反是逊该叩谢将军。
满座谋臣捋须颔首,铜雀灯花噼啪作响。
曹烁扶起他时,瞥见对方袖口暗纹。江东织锦名不虚传。
三十日内,必以孙策头颅祭奠陆氏冤魂。
文士再拜,提起吴郡家眷尚待接应。曹烁挥退侍卫,允其独返江南。
他日饮马长江,与君共醉。
陆逊的笑声散入江风。小舟隐入芦花深处,曹操抚掌赞叹天赐良才。
【
“陆逊此人机敏过人,应当不至于在此事上捏造虚言。”
“陆氏与孙策素有旧怨,他 ** 心切投奔大将军,岂不是顺理成章?”
曹操条分缕析地推演着局势。
“德纲,莫要疏忽——江东尚有卧龙、凤雏坐镇,此二人绝非易与之辈。”
“有他们在,何来‘顺理成章’四字?”
曹烁将酒盏重重推向南岸,语带深意。
曹操眉头骤紧,未能即刻参透其中玄机。
“大将军谨慎无错,陆逊是否真心归顺,眼下确难定论。”
郭嘉颔首附和,转而话锋稍移:
“然不论其真心假意,这连环战船之法,确解了我北军不谙水战之困!”
“奉孝所言极是。”
曹操抚掌赞同:“纵使陆逊诈降,亦是作茧自缚。此计实打实助我军……”
众将纷纷称善。
张合等北地将领尤显振奋——往日浪涛颠簸之苦,终得 ** 之法,哪还顾得上揣度陆逊用心?
“铿!”
曹烁猛然撂下酒盏,寒声道:
“诸葛亮与庞统岂会平白赠计?分明是借陆逊诈降,为我等设下这连环杀局!”
满座哗然,诸将面面相觑。
“大将军明鉴:连环船成,五万步卒即刻可化水师,孙策倚仗的江上优势便荡然无存。”
“若此计真出自卧龙凤雏,于他们有害无利,究竟意欲何为?”
曹操凝眸发问,亦是众人心头之惑。
“黄盖诈降不过序曲,陆逊献计才是真正的杀招。”
且看那诸葛匹夫与庞士元布下何等迷局!
曹烁眼含讥诮,拂袖道:本将便顺水推舟,铸就铁索连舟,且看这出好戏如何收场。
元让将军,这卧龙凤雏究竟在谋划什么?曹操捻须发问。
曹烁悠然摇首:孟德且宽心,不消旬日, ** 自现。这般讳莫如深,反倒令曹操愈发心痒难耐。
是夜曹营灯火通明,千名工匠叮当锤击,将百丈铁索锻造成环。
......
旬日之后,大江之南。
落日熔金时分,孙伯符与刘玄德等五四人悄然登临楼船。隔江望去,曹军战船连环相接,五舟成阵。更见铁甲骑兵在船板上来回驰骋,蹄声如雷。
孔明军师妙算!曹贼果然中计!刘备击节赞叹。
孙策抚掌大笑:卧龙凤雏珠联璧合,曹阿瞒不过掌中玩物耳!
庞统唇角微扬,诸葛亮却陡然将羽扇指向北岸:铁索连舟已成,待火船齐发,看他们如何四散逃命!
只待东南风起,便可火借风势......孙策话音未落,庞统忽然面色煞白。
时节已近立冬,何来东南风?!
孙策猛然顿足:竟忘了天时!
庞统冷汗涔涔:机关算尽,偏漏了这东风......
**
士元兄,此事已成定局,何必再提?
江畔帐中,孙权紧握佩剑,脸色阴沉如水。
若无东南风助阵,我等火计难成。反倒是曹贼的铁索连舟,正可破我水军。
此番误我大事!
周瑜猛然拍案,热茶溅湿竹简。
席间庞统垂首不语,眉心拧成川字。
周都督,请恕在下愚钝。刘备轻抚腰间双股剑,这火攻之计,何以非要借东风?
鲁肃闻言摇头,在沙盘上画出长江走势。
皇叔请看,若无机弩相助,火船须借风力推送。否则...他指尖划过水流方向,只会顺流而下,反噬我军。
庞统突然抬袖指向东南:其实只需静候天时...
周瑜怒极反笑,玄德公可闻冬至阳生?此刻北风凛冽,哪来半分南风!
帐外忽传来羽扇轻摇之声。
何须烦恼?诸葛亮掀帘而入,衣袂翻飞似白鹤展翅,区区东风,不足挂齿。
众人惊愕回首,却见那羽扇点向江心:亮愿筑七星坛,向天借三日东风。
【周郎借风记】
江左暮色里,白羽扇轻摇三分,诸葛孔明忽展异术图卷:「若筑七星坛,某当以奇门遁甲祭天,向苍穹借得三日东风。」
凤雏先生捋断数茎须,惊问:「某遍历方术典籍,未尝闻遁甲能御风?」
扇底漏出半声笑:「士元兄,这奇门中锁着二十八宿的呼吸。初窥门径者,自然不识呼风唤雨的法门。」
帐内烛火骤晃。左将军玄德眸中映出赤壁火光,江东小霸王却摩挲着腰间古锭刀沉吟。忽有江鸥掠水声穿过幔帐。
「孔明先生当真...」
「七分天意,三分人力。」羽扇截住话头,在星图某处轻点:「就像这北斗杓柄,此刻正指着子龙将军的伤处。」
忽有甲胄铿锵声近。周幼平抱拳进言:「主公,曹营铁索已啮断大江!」孙伯符拍案而起时,瞥见诸葛指尖悬着的占风铜鸟正在转向。
「来人!取我焦尾琴弦缠坛柱!」江东虎啸声里,忽闻轻咳:「且慢。若借得东风...听闻吴侯有位妹妹善使双戟?」
江雾漫过案上未干的战报,掩住「尚香」二字墨痕。
两家结亲之后,主公与孙将军便是一家人,彼此信任携手抗曹,岂不美哉?
这桩婚事无论对公事还是私交,都是天大的好事。
在下斗胆,请孙将军应下这门亲事。
孔明滔滔不绝地分析了诸多好处,再次替刘备说媒。
说话间,他还频频向刘备使眼色。
刘备会意,连忙郑重拱手道:备对令妹一片真心,恳请孙将军成全这段良缘!
孙策眉头紧锁,心中不悦。
这主臣二人分明是借东风之事相要挟,强逼他嫁妹。
他最恨被人胁迫。
主公,统有话要私下禀告。
庞统上前低语。
刘备与孔明识趣地退到一旁。
如今刘表大军已至夏口,对我江东虎视眈眈。即便此战能败曹贼,我军最多拿下淮南,之后仍需回师西进攻取荆州,方能全力北伐。那时就需要刘备在徐州为我军牵制曹贼。若将孙 ** 许配给他,既可拉拢刘备,又能通过孙 ** 监视其动向。为大局计,主公应当应允这桩婚事。
庞统压低声音,细细分析其中利害。
孙策眉头渐渐舒展,心中豁然开朗。
却又叹息道:士元言之有理。可刘备年近四十,与小妹年纪悬殊,我实在不忍......
庞统肃然道:为孙氏大业,孙 ** 须有所牺牲,请主公三思。
孙策沉默良久。
终于展颜笑道:好!只要孔明能借来东风助我破曹,我立刻为小妹与玄德操办婚事!
刘备心中一块大石落地,暗自欣喜。
帐中灯光摇曳,诸葛亮轻摇羽扇,含笑拱手:既如此,亮便静候佳音,待主公与吴侯结为 ** 之好时痛饮一番。
婚约之事就此尘埃落定。
返回营寨途中,刘备按捺不住问道:先生真能施展奇术借来东风?诸葛亮肃然答道:此乃两家存亡大事,岂敢妄言。听得此言,刘备眼中敬意更甚。
如此玄妙道法,已非凡俗手段。
孔明先生真乃天人下凡。
那曹贼纵有千般机谋,终究难敌先生神通。
望向江北,刘备嘴角泛起寒意。
此时江东大帐内,孙策正与庞统议事。卧龙竟能呼风唤雨?孙策惊叹不已。庞统轻叹:亮之深谋,纵是多年故交亦难揣测。此等人物若辅佐刘备,恐为江东之忧......孙策闻言,眼中厉色一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