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槿策马狂奔,鬃毛飞扬间带起一路烟尘。

晨风裹着咸涩的汗意浸透衣甲,在皮肤上凝成白霜。

当吴王宫的飞檐如利剑刺破熹微晨光时,朱槿在心底默算 —— 现在已经卯时了,清晨六点左右,早朝该散了。自父亲称吴王后,每日寅时二刻(凌晨三点三十分)便启殿议事,这份勤勉比他前世见过的任何 996 都要严苛三分。

议事殿外铜鼎青烟袅袅,与晨雾纠缠着升向檐角的螭吻。

朱槿疾步而入,檀香混着墨香扑面而来,摇曳的烛火下,李善长银髯随呼吸轻颤,负手队伍最前方;刘基青衫下摆还沾着城外的晨露,抱臂倚柱而立,目光如鹰隼般锐利。

这些熟悉的身影让他悬着的心稍安,直到瞥见队伍最后那个躬身作揖的绯袍人 —— 狭长眉眼弯起似笑非笑的弧度,正用眼角余光打量自己,赫然是胡惟庸!

史书中的记载与玉佩空间中《胡惟庸党案考》的论述在朱槿脑海中轰然碰撞:明朝最后一任丞相,因结党营私掀起牵连三万余人的腥风血雨,最终成了废除丞相制度的导火索。

可按正史,1366 年的胡惟庸应在湖广任按察佥事,正五品的官职,不过是巡察地方、监管刑狱的微末小吏,明年1367年才该经李善长举荐调入应天,任太常少卿,开启那堪称火箭般的升迁之路。

为人雄爽有大略,却阴刻险鸷。 朱槿想起《献征录》里对于胡惟庸的评价。此人虽有处理政务的才干,却将心思全用在结党营私、排除异己上。

此时朱槿下意识看向刘基,见那青衫文士正抚着胡须凝视自己,忽然想起坊间传闻 —— 这位未来的诚意伯正是被胡惟庸借探病之机,暗中下毒而亡。但如今历史已因自己改变,这些惨剧或许不会再发生。

槿儿来了。 朱元璋低沉的声音惊破死寂,打断了朱槿的沉思。

朱槿猛地抬头,见父亲斜倚龙纹交椅,松垮的蟒袍未束玉带,随意挽起的发冠下,那双鹰隼般的眼睛扫来。他这才惊觉,经年累月的征战杀伐,已将父亲的帝王威仪雕琢得愈发深重。

拜见父王,诸位先生。 朱槿抱拳行礼,殿内静得能听见烛芯爆裂声,李善长轻咳一声打破僵局,刘基抚须的动作顿了顿,意味深长的目光在他与胡惟庸之间流转。

“此次北伐,你虽擅自行动,倒也打了几场胜仗。” 朱元璋抚掌大笑,眼角的皱纹都染上喜色,“三个月连下山东、河南,如今潼关也收入囊中,大军直指大都!这等战绩,当浮一大白!”

随后他猛地起身,龙纹蟒袍扫过扶手,“伯温,山东、河南新定,百废待兴,民心安稳乃是重中之重。你从吏部选人,多挑些当地籍贯的官员。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熟悉风土人情,知根知底,治理起家乡来,必能事半功倍,尽快安抚百姓,恢复民生。”

刘基微微颔首,神色凝重,双手抱拳沉声道:“臣明白,山东、河南历经战火,百姓苦不堪言,吏治清明方能重聚民心。臣定当仔细挑选,务必让真正有才能、得民心的官员前往任职,不负上位所托。” 他捋着胡须,目光深邃,脑海中已然开始盘算起吏部官员的履历与才干。

朱元璋背着手,在殿内踱步,脚步沉稳有力,继续说道:“除了选派官员,各州郡官员还需访取贤才,以及那些曾在元朝为官,如今闲居在家的人。只要有真才实学,愿意为咱效力,皆可举荐送往京都,咱自会根据他们的才能量才而用。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万不可埋没任何可用之才。”

言罢,朱元璋又看向李善长,神色转为温和,带着几分期许:“善长,国子学里的学生,若有学识出色、尚未从军的,都调去历练一番。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莫要让他们整日困于书斋,成了不谙世事的书呆子。”

他摩挲着扶手,眼中闪过一丝慈爱,“还有康铎、国琦、王璞那几个陪标儿读书的,年纪也不小了,是时候出去见见世面,增长些阅历了,一并派去。山东、河南新下之地,政务繁杂,正需要注入这般新鲜血液,带去新的气象。”

李善长微微欠身,脸上挂着招牌式的笑容,恭敬应道:“上位圣明!国子学的学生皆是栋梁,让他们在实践中历练,定能快速成长。老臣这就去办,定将此事安排得妥妥当当,让前线将士无后顾之忧。” 他心里清楚,这些学生若能在地方上崭露头角,日后对朝堂势力的平衡与巩固,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

朱槿心中一动,朗声道:“父王,康铎能否让孩儿带着?孩儿有用。” 那语气坚定,透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朱槿抬眼,目光仿若实质,如探照灯般缓缓扫过殿内众人。刹那间,时光仿若倒转,他的思绪飘回到幼年在大本堂读书之时。那时的大本堂,书声琅琅,翰墨飘香,在诸多学子之中,朱槿第一次见到康铎,乃名将康茂才之子。康茂才,堪称父亲麾下最为得力的干将之一,仿若一柄锋利无比的宝剑,在沙场上纵横驰骋,征战四方,所到之处,敌军闻风丧胆,屡立奇功。

而康铎,虽年纪尚小,却已崭露头角。十岁时,便因父亲功劳,与常遇春之子常茂一同入侍朱标,在大本堂伴读。朱槿当时就注意到,康铎身形虽稚嫩,可言行间却透着一股超乎年龄的沉稳与坚毅。面对学业上的难题,别的孩子或许会抓耳挠腮、唉声叹气,康铎却总是目光坚定,紧咬下唇,眉头微皱,那股子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令朱槿印象深刻。

在大本堂的课堂上,夫子出了一道极为晦涩的经义难题,众人皆沉默不语,唯有康铎缓缓起身,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地阐述自己的见解,声音清脆却有力,让夫子都不禁连连点头称赞。朱槿当时便在心中暗想着,此子日后必成大器,若有朝一日,能将其收归己用,助自己驰骋沙场、建功立业,定能如虎添翼 。如今,自己征战四方,身边正缺这般可雕琢、潜力无限的心腹之才。

“你这小子,倒会挑人!” 朱元璋听闻朱槿请求,先是微微一怔,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准了!”

说罢,朱元璋猛地转头,目光如炬,直直看向李善长,神色瞬间转为严肃,语气不容置疑地说道:“善长,马上入夏,前线将士们还身着冬装在沙场上拼杀,这夏装之事刻不容缓。你务必抓紧督办,一刻都耽搁不得!一旦做好一批,即刻快马加鞭送往,莫要误了战事!军中将士能否安心御敌,后勤补给至关重要,绝不能因这夏装之事,寒了将士们的心!”

李善长听闻,神色一凛,忙抱拳应下,声如洪钟:“臣领命!定当竭尽全力,日夜督促,确保按时按质将夏装送往,必不耽误!” 他深知军需补给对前线战事的重要性,多年来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负责后勤保障工作,从无差错。此次夏装之事,更是关乎军心士气,他怎敢有丝毫懈怠。

周围的胡惟庸等人见状,也赶忙躬身称是,脸上皆挂着谄媚的笑意。胡惟庸微微欠身,眼中闪过一丝精明,恭敬说道:“李丞相向来办事得力,有李丞相督办,前线将士的夏状定能妥善解决,我等也愿全力协助,为丞相分忧。” 其他官员也纷纷附和,一时间,议事殿内一片应和声。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超神特种兵王中兴之主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兴唐七界剑皇弘宋,重生赵车神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我家武将有数据红楼:争锋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三嫁夫君超宠的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开着外挂闯三国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闺秀之媚骨生香天下抗战之召唤千军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大晋皇族大明寒士秦昊是什么小说响马领主:我能抽取骑砍兵种树!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决战朝鲜一品农妃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我的后宫个个是人才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安狂婿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以帝魂镇国运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CC读书最新小说: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开局被妻妾们逼宫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