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上午,一场淅淅沥沥的夜雨刚刚停歇,县林业局大院里那株挺拔的白玉兰树,经过雨水的滋润洗礼,更显得清丽脱俗。硕大洁白的花朵傲立枝头,嫩绿的新叶在微凉的晨风中轻轻摇曳,叶片上的水珠在晨光中闪烁着晶莹的光泽,为整个院落平添了几分雅致与生机。空气中弥漫着春雨过后特有的湿润气息,混合着清雅的玉兰花香,沁人心脾。凌云深吸一口这熟悉的空气,步履沉稳地走进办公楼。
他推开局办公室的门,室内空无一人。凌云走到自己靠窗的工位,放下公文包,依照半年来的习惯,先拿起自己的陶瓷茶杯到走廊尽头的水房仔细冲洗。回到办公室,他又从抽屉里取出干净的抹布,将自己的办公桌、电脑显示屏、键盘和电话听筒都擦拭得一尘不染。这些准备工作看似简单,却是他每天进入工作状态前的重要仪式,帮助他从生活节奏平稳过渡到工作节奏。
做完这些,他安静地为自己泡上一杯清茶,看着茶叶在热水中缓缓舒展,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这一刻的宁静,是他每天工作中难得的独处时光,也是为接下来可能面临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好心理准备的宝贵时刻。
八点四十,同事陆续到来,办公室渐渐热闹起来。九点刚过,办公室里每个人都已进入工作状态,电话铃声、键盘敲击声、低声讨论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熟悉的工作交响乐。就在这时,凌云桌上的电话响了,是陈勇打来的。
凌云,你过来一下。陈勇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语气平和但透着严肃。
好的陈主任,马上来。凌云立刻起身,拿起笔记本和笔,这是他一直保持的工作习惯——任何时候被领导叫去,都要带上记录工具,既表示尊重,也确保不遗漏任何重要信息。
他走到隔壁,轻轻敲了敲陈勇办公室开着的门,他正专注地审阅文件,闻声抬头,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小凌啊,陈勇放下手中的文件,语气比往常更加郑重,现在身份不同了,是干部了。写材料的角度和站位都要跟着提升。他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以前你是事业工勤,主要任务是准确汇总数据、规范行文。但现在,你要学会用干部的思维看问题。
凌云立即翻开笔记本,神情专注地准备记录。他知道,这不仅是工作安排,更是一次重要的岗前培训。
党组会材料不是简单的数据堆砌,陈勇继续说道,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很有分量,你要站在党组的立场,用全局的视野去思考。每个数据背后反映的是什么问题?每个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提出的建议要有政治高度,要体现中央精神和省市部署在我们县的具体落实。
他特别强调:比如说生态建设,不能只写我们种了多少树,要写出这是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在落实国家生态安全战略。要写出我们的工作在全国、全省林业大局中的位置和价值。要体现出我们是如何将上级的宏观决策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举措的。
凌云快速记录着,不时点头:我明白,要跳出具体事务,提升到战略层面思考,要从执行者转变为思考者。
陈勇赞许地点头,还要注意,你现在是干部身份,写出的材料代表的是科室乃至局里的水平。要有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特别是对敏感问题的表述,要把握好度,既实事求是,又积极稳妥。这需要你对政策有深刻的理解,对局情有全面的把握,对文字有精准的驾驭能力。
他站起身,从文件柜里取出几份往年的党组会材料:这些你可以参考一下,看看往年是怎么写的,但不要受局限。你要写出自己的思考,体现新时代新要求。
周二下班前把初稿拿出来,我们先过一遍。陈勇最后叮嘱道,记住,你现在不是简单写材料,而是在参与决策谋划。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到党组的决策方向,所以要格外慎重。
回到办公室,凌云陷入沉思。他意识到,虽然还是写材料,但要求已经完全不同。这不仅是对文字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战略思维的全方位检验。他需要重新审视所有的数据和工作,从中提炼出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观点和建议。
他首先将陈勇给的往年材料仔细研读了一遍,重点关注材料的结构、语言风格和思考角度。然后,他开始收集最新的工作数据、上级文件和领导讲话,这些都是撰写材料的重要依据。他将这些资料分门别类整理好,建立了一个临时的工作文件夹,包括基础数据、政策依据、领导要求、参考范例等几个子目录。
下午,他开始着手搭建材料框架。这一次,他不再满足于数据的准确性和结构的完整性,而是着重思考如何体现工作的政治意义和战略价值。在生态建设部分,他特意加入了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对接的思考,详细分析了林业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独特作用和具体路径;在林业改革部分,他着重分析了改革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林业产业发展如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在资源保护部分,他突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性。
搭建完初步框架后,他发现有几个关键数据需要核实,有几个政策依据需要补充。他立即与相关业务科室联系,请求提供最新的数据支撑和政策文件。在这个过程中,他特别注意沟通的方式方法,既表明材料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又尊重各科室的工作安排,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有了初步思路后,他侧过身,虚心向对桌的赵哥请教。赵哥是办公室的老同志,有着丰富的文字工作经验,对各种材料的写作要领把握得很准。
赵哥,忙不?打扰您一下。他拿着写满提纲的笔记本走到赵健桌前,陈主任要求我要以干部的视角来写党组会材料,您看这个思路对不对?
赵健放下手中的工作,接过凌云的笔记本仔细看了几分钟,露出赞赏的神色:不错啊,凌云。这个站位就对了,有点干部写材料的样子了。他指着材料框架说,不过这里可以再强化一下,不仅要写我们做了什么,更要写出为什么这么做,背后的政治考量是什么。干部写材料,要见事见思想。
他接着指点道:还有这里,建议部分要更体现担当精神。既然看到了问题,就要敢于提出破解之策,不能畏首畏尾。但是要注意,提出的建议既要符合实际,又要有创新性;既要有高度,又要有可操作性。
赵健还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写这类材料,要把握好三个度:高度、深度和温度。高度是政治站位,深度是专业水平,温度是为民情怀。缺少任何一个,材料都会显得单薄。
带着赵健的指点,凌云继续修改完善。他特别注意将具体工作与党的方针政策相对接,让材料既有实践厚度,又有理论高度。在语言表达上,他力求准确、简洁、庄重,避免使用模糊不清或过于口语化的表述。
周一全天,凌云完全沉浸在了材料的撰写中。每一个观点的提炼,他都反复推敲;每一个建议的提出,他都深思熟虑;每一个数据的引用,他都仔细核对。期间,他不时向赵哥请教,也不断与业务科室沟通,确保材料的每一个部分都建立在扎实的事实和政策基础之上。
周二上午,材料的初稿终于完成。凌云又仔细通读了一遍,检查逻辑是否严密,数据是否准确,表述是否规范,确保每一个观点都立得住,每一个建议都切实可行。他还特别注意了格式的规范性,包括字体、字号、行间距、页边距等细节,这些都是机关公文的基本要求。
上午十一点,他将初稿送给赵健把关。赵哥认真翻阅后,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这才像是干部写的材料。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他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这里的数据最好用图表来展示,更直观;这里的政策依据最好注明发文号和具体条款,更规范;这里的建议可以再具体一些,更有操作性。
凌云立即根据赵健的意见进行修改。他重新制作了几个数据图表,补充了政策依据的出处,对建议部分进行了细化,使其更具操作性。
下午一上班,凌云将修改后的材料报给陈勇,他仔细阅读后,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很好!这才是一个公务员应该有的水平!特别是对林业改革的政治意义分析,很到位。
他拿起红笔,在几处做了标记:这几个建议可以再大胆一些,既然看准了就要敢于建言。干部就要有干部的担当。另外,这里的语言可以再精炼一些,机关公文要力求言简意赅。
凌云立即进行最后修改。他对建议部分进行了强化,更加突出了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对语言进行了锤炼,删减了一些冗余的表述,使材料更加精炼有力。
下午四点,一份完整的党组会汇报材料终于完成。凌云再次检查了全文,确认无误后,将最终版材料送到陈勇办公室。他接过材料,快速浏览了一下修改处,满意地点头:这次的材料,真正体现了你的成长和转变。以后就要按照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
回到工位,凌云并没有立即放松,而是开始整理这个过程巾产生的各种资料和笔记。他将参考过的文件归还原处,将工作笔记归档保存,将电子文档分类存储。这些都是他养成的良好工作习惯。
下班时分,凌云走在回家的路上。四月的晚风带着白玉兰的余香,让人神清气爽。这一周的高强度工作,让他真正体会到了二字的分量。这不仅仅是一个身份的转变,更是一种责任的担当,一种能力的提升,一种视野的开拓。
回到宿舍,他拿出工作笔记,认真总结这一周的收获:干部写材料,不仅要写得对,更要写得好;不仅要写得好,更要写得有价值。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学习永无止境。
他继续写道:写好机关公文,需要具备多种能力:一是政治能力,要准确把握方针政策;二是业务能力,要熟悉工作情况;三是思考能力,要善于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四是表达能力,要精炼准确规范;五是协调能力,要善于获取各方支持。这些都是我需要继续学习和提升的。
窗外,月色如水,白玉兰在夜色中静静绽放。凌云知道,今后的路还很长,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以一颗谦恭的心,继续学习,不断进步,真正担负起一个干部的责任与使命。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用笔尖记录时代发展,用文字服务林业事业,用实干践行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