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被攻破后,公孙衍牵制了乌军主力。
孟凡固率领两千余残兵往北凉县撤退,一路上,被图赫尔的小股骑兵所追击,亏得自己手中那五百骑兵一直备用,这才勉强击退追兵,护着步卒撤到北凉,入城休整。
孟凡固以区区五千步卒为主的曌军,抗击六万乌人骑兵,以半数代价杀伤乌人三千多人,虽败犹荣。
北凉是小县,也是边界小城,离工事仅有二十多里,但背靠紫檀山脉而建,地势相对高耸,亦是西疆少有的拥有地势的坚城。小股乌人对此城根本无可奈何。
而公孙衍,吸引了图赫尔主力,直到遁入树林,双方才各自战罢。公孙衍伤亡并不重,仅二百多人。
图赫尔清点损失,这几日,乌军前后共计折损四千多人。伤两千多人。
主要折损来源于那日的漫天石子和今日的公孙衍突袭。
这可是骑兵啊!皆为自己的子民,那该死的孟凡固和公孙衍!图赫尔心中不断咒骂着。
连日久战,士卒疲惫不堪。折损这么多,士气低下,无奈之下,图赫尔下令扎营休整。
南林乌军随后派出小股骑兵侦察周边敌情,并寻找一些弱小村落,掠夺粮草用来充军。为了攻破工事,已损失了大量牲畜。而攻占的曌人军寨,掠夺到的粮食也就够数万大军吃一两日,夺粮,已成为乌人的首要任务。
公孙擎这边,下令各城池严防死守,两万集结而来的步卒汇集于瑶光城下,随时听调。骑兵分出数股,侦察图赫尔动向。
也就在今日,文莺所属的芜县守军抵达了瑶光城下,听调的两万军皆汇集于此,大营遍布,各军旗帜招展,颇为壮观。
文莺第一次目睹了瑶光城。这座城池乃光州治所,亦是西疆军事指挥地所在。
城池比枢州的天枢城要大上不少,最大的区别便是城墙颜色,瑶光为土黄色,天枢为灰色。
又过了半个时辰,瑶光城门缓缓开启,一小队骑兵出城,后面跟着大量的骡马板车,车上载着粮食、酒水。公孙擎派瑶光将军罗佑出城犒军。
瑶光将军属七镇将军之一,三品武官,掌光州军事。与已故的文渊同级。整个光州武将中,除了公孙擎,便是这罗佑官职最高。
而罗佑亲自出城犒军,亦让远来的两万将士心暖不已。除了这两万步卒,西疆已无足够的粮草调动更多军队。其余各军,各安其地,各守一方。
第二日,图赫尔骑兵四处劫掠。
在战前,公孙擎已向各地颁布了入城避难的布告,但去年的坚壁清野与东原王的入侵,造成百姓今年缺衣少食,贫困不堪。
多数村落百姓根本没有远行的粮食与衣物。军队亦无保护所有村落、县城的能力,也只能重点保护一些大城或战略要地。官府已无宽裕的钱粮来支持百姓远行。
这便给图赫尔提供了掠夺的机会。仅仅一日,光州西北、西南,多座村落化作焦土,一座小县失守。两处小型马场被破坏掠夺。数万百姓受难。被杀、被掳、被奸淫的百姓不断增多。禽兽般的笑声降临在这片土地之上。
而这些地方的小股驻军、团练、乡勇被赶尽杀绝。不少乡勇不是死在村中、城中。而是死在逃跑的路上,赵家村外,仅三十乌人骑兵就把两百多乡勇屠戮一空,且未损一人。
曌人的小股骑兵也和乌人交手数次,也只能对乌人起一点骚扰和牵制效果。并不能对乌人造成实质性的损伤。
接踵而至的噩耗不断向瑶光城传来,公孙擎暗怒天曌少马,手中缺少骑兵,整个西疆,满打满算,骑兵仅两万骑,步兵在野外根本不能与骑兵正面相抗衡,故此,公孙擎也是有心无力,每次抗击乌人入侵,都十分被动。
而都城天权,却养着三万精锐骑兵,那便是荧惑铁骑。天曌朝廷为防守边疆大将独大,威胁中央,实行的政策便是强干弱枝。
无论东疆还是西疆,朝廷设置正规军五至七万。其余还有两万以内的团练与乡勇。
权州最为富庶,供养大军不成问题。故此,权州光正规军就有二十多万。中央是安全了,但也造成了地方军力不足,只有防御之能,无进取之力。
且边疆多战事,故此人口也好,经济也罢,比起中原州县,皆贫弱甚多,养不起太多的士卒。就是五六万将士,在战时,亦靠朝廷额外调拨粮草才可维持。
如此情况,公孙擎开始查阅地图,根据情报来分析乌人下一步的进军路线。
公孙擎已知前方战报,孟凡固败退,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但欣喜的是孟凡固用“石子大法”击杀乌人两千余士卒,伤其千余。且消耗了乌人大量牲畜,这个功绩是毋庸置疑的。故此,乌人此时,严重缺少军粮。
而西边的这些村落、县城,掠夺来的粮食根本供给不上五万多乌人骑兵的消耗。
那么下一步,乌人必然会掠夺粮多的地方。
瑶光城粮草最多,乌人一般不会轻易攻伐,瑶光城高大坚固,重兵把守,五万多骑兵想攻破瑶光,除非公孙擎和他麾下的将士是摆设。
那农田,亦不可能,此时刚刚开春,许多农田还未来得及春耕。那。。。最有可能的便是。。。
公孙擎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直到定格了两处地方。关碾与东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