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走后,皇后道:“皇姐、申怀安,这也不是本宫可以决断的。
本宫知道,这个时候陛下肯定会相信本宫,但是这涉及到陛下的性命。
皇姐你也知道,这样的事情,就算本宫同意,申怀安也无法医治。
宫里还有两人,如果申怀安要冒险医治,只有那两人同意才行。”
长公主:“皇后娘娘说的可是禁军统领林岳和丁公公?”
皇后:“正是,申怀安,你要医治陛下,就算本宫同意。
但只要你将医治的过程说出来,林岳会毫不犹豫的把你的头砍下来。
他可是随陛下出生入死,从边关杀回来的。
这个时候任何人想动陛下,先要经过他这一关。”
申怀安:“皇后说的可是刚才的禁军统领,他叫林岳?”
皇后:“是的,所以……”
申怀安稍考虑了一下道:“娘娘放心,林将军那里我可以去说,
只是丁公公他……”
皇后:“申怀安,我不知你有什么办法搞定林岳。
你放心,只要你说服了林将军,至于丁升,林将军会搞定的。”
申怀安:“皇后请将林将军召来,我想单独和林将军一谈。”
皇后:“来人……”
不久,禁军统领林岳前来拜见,皇后道:
“林将军,申怀安有话要对你说。
本宫在外等着,林将军,事争从权,大梁不能乱。
陛下也不能有事,还请林将军大局为重。”
这下林岳完全搞不懂了,这是为何?
本将军同申怀安谈话,为何连皇后和长公主都要回避?
皇后和长公主刚退出屋内,申怀安就跪在林岳的面前道:
“侄儿拜见林叔叔。”
这时林岳更加纳闷了,这是唱的哪一出?
林岳道:“申大人这是何意?还请起来说话。”
申怀安依旧跪在林岳面前道:“林叔叔可曾认得这个?”
申怀安说完掏出一个铜牌,上面刻着“虎贲”二字。
林岳接过铜牌看了一下,激动道:“你怎么会有这个?”
申怀安:“家父申云帆代向林叔叔问好。”
林岳:“什么,你是申云帆的孩子,你快起来,我看看,都长这么大了?”
申怀安:“林叔叔,你搞错了,我是老二,我兄长申怀平四年前边关战死了。”
林岳:“什么……?你兄长他……申云帆养了两个好儿子啊。
当初边关一别,已有二十来年了。
真没想到啊,你兄长为国捐躯,而你也成了大梁的中流砥柱。”
申怀安:“家父经常提起你,我进京时,家父特意交待过。
当初林将军和家父保着陛下,一路血战杀出重围。
他也很是想念林将军。”
林岳:“当初我和你父亲、还有参将何毅等,我们五人保着陛下杀出重围。
当时战场血流成河,处处残肢断臂。
二十多年过去了,有多少将士埋骨他乡。
真是可恨啊……”
申怀安:“林叔叔,我听我结拜的大哥提起过。
何毅将军十六年前也战死边关了,真是让人痛心啊。”
林岳:“是啊,当初陛下闻听何将军战死,他一天没吃没喝。
陛下时常也会提起当初的场景 ,没想到,连你兄长也……”
申怀安:“林叔叔,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如今陛下病重,我有办法医治陛下。
只是有些凶险,必须先要……”
申怀安将医治皇上的办法说了出来,而且还强调他曾经有医治过此病的案例。
林岳:“申怀安,你大胆,你竟敢……”
申怀安:“林叔叔,太医说陛下只有两天阳寿,现在这是最后的机会了。
作为虎贲营的后人,我肯定不会谋害陛下,还请林叔叔允准。”
林岳:“申怀安,我不是不让你治陛下,可是一旦失败。
你申氏家族将满门被斩,你可知道后果。
当初我和你爹是陪着陛下从死人堆里杀出来的,那种友情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理解的。
你是云帆的孩子,我不想你为此受到牵连。”
申怀安:“可是林叔叔,我大梁刚有起色,我大梁百姓离不开陛下。
陛下雄才大略,而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天道在我,陛下将会开创一个全新的盛世。
到时横扫六合,成为千古一帝也不为过。”
林岳:“怀安,我知道你的忠心,林叔叔就赌你能治好陛下。
大不了,我和你一起为陛下陪葬,你放心的去做吧……”
申怀安:“林叔叔放心,我肯定能治好陛下。
现在皇后和长公主也同意了,只是丁公公那里……”
林岳:“你放主,丁升那里我会搞定。”
申怀安:“有劳林叔叔了。”
两人离开别院,在外面遇到皇后和长公主,林岳道:
“皇后娘娘,长公主殿下,申怀安乃是忠臣。
如果……臣将陪申怀安一起为陛下陪葬。”
皇后和长公主疑惑的看着申怀安。
申怀安道:“皇后娘娘,长公主,既然林将军同意了,那我就和曾太医就前去准备了。
另外宫外的胖子那是我的师侄,还请林将军放他进来。
还有皇后、长公主殿下,此次回京多亏了安国公的府兵。
因京城戒严,他们还在城外,另慕晴小姐也在回京的路上。
还请皇后、长公主殿下安排接应,并让他们回城。”
皇后:“申怀安,这些本宫会去处理,只是你……”
申怀安:“皇后娘娘放心,臣一定会治好陛下。”
皇后道:“你先去准备,我马上让林将军去安排。”
申怀安带着曾太医前去准备了。
皇后道:“林将军真的同意申怀安去做?你要知道那种方法可是要……”
林岳:“回皇后娘娘,臣相信申怀安,他绝不会谋害陛下。”
长公主:“林将军,事关陛下安危,你就这么相信申怀安?”
林岳:“长公主,请恕末将不能说的太多,但申怀安的忠心是可以经得住考验的。”
皇后:“林将军,本宫还有一事要说,既然你相信申怀安,可是依旧有风险。
本宫现在命你立即带人将申宅全部围起来,你可知道本宫的用意?”
林岳稍愣了一下道:“末将领命,末将马上就去安排。”
在申怀安和曾太医准备医治的空隙,皇后叫来三皇子景伦,问他回京的经过。
三皇子将路途所有的事情全部说了出来,皇后这才知道这一路回京的凶险。
长公主:“可是申怀安让叶恨北回京,为何不找城外的羽林卫或是景皓的御林军,反而要去安国公府呢?“
三皇子:“姑姑,我也问过申怀安,他只说回京要紧,其它的以后再说。”
长公主:“申怀安做的对,这个时候最值得相信的只有安国公府了。
景伦,你可知道为何?”
三皇子:“父皇病危,母后已下令封闭的京城,儿臣和申怀安并不知道城内情形如何?
然后回京又遇到贼人,而且数量庞大,肯定不是一般人能组织的。
这个时候儿臣回不了京,对谁最有益处?
所以在没有搞清楚城内情况之前,只有安国公府的府兵最能相信了。
他们是母后的娘家,又是儿臣的舅舅家,所以他们此时是最值得相信的人。”
皇后:“景伦,此去封州你成长了不少。”
三皇子:“母后,儿臣前往封州,一路上都是难民。
百姓都到了绝望的时候,为了一口吃的,甚至还有易子而食的情况。
有的全家都死绝了,可申怀安查出的信息却让人心寒。
封州大部分官员中饱私囊,连这个时候都还不忘往手里捞。
如此严重的水患,他们怕朝廷怪罪,甚至把消息进行了封锁。
后来见水患越来越大,控制不住了。
再加上有的难民都快逃到京城了,这才上报朝廷。
当初申怀安在潼州杀了那么多人,儿臣开始还以为申怀安的心太狠了。
可是儿臣到了封州,看到这一切,很是痛心。
如果不是父皇病危,儿臣真想在封州亲手砍了他们。”
当皇后和长公主听到三皇子的话,两人先是愣了一下。
长公主:“景伦,陛下这次让你去封州是去对的。
这才半个月时间,你竟然成长了。”
皇后:“景伦,你进城时,你大哥有没有为难你?”
景伦:“母后,大哥看到我们之后,立即安排人护送我们进宫。
但是他把安国公府的府兵,全都拦在了城外。
儿臣进宫前,大哥让我问一下母后,这些人是不是要放进来。”
皇后:“作为御林军统领,而且封城令是本宫下的,景皓没有做错。
景伦,你先让人去通知景皓。
城外的那些人先不放进来,但是要给他们提供治疗和食物。
另外你记住,你父皇病没好之前,你一步也不得离开皇宫。”
三皇子:“儿臣听母后的。”
皇帝的寝宫内,皇上仍在昏迷中,三皇子进去磕了个头,哭诉了一下。
就派人通知大皇子,给城外的安国公的府兵送药品和食物。
宫外的明镜被禁军接到宫中,手里提着高度白酒,这是进宫前早怀安交待他的。
而笃竹则回到申宅治伤,此次城外对敌,他们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