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毛德皇后地 72小时前
秦雪鹰大校的防寒面罩结满冰霜。她站在昆仑站的穹顶下,看着窗外暴风雪中若隐若现的钢铁巨兽——核动力破冰船雪龙3号正在做最后出航准备。船舷的极地迷彩涂层正在剥离,露出底下暗红色的龙鳞状装甲。
冰火协议启动密码。她将瞳孔对准扫描仪,视网膜上的军用纳米颗粒排列成北斗七星的图案。
保险柜应声开启。里面除了一枚结冰的启动密钥,还有本泛黄的德文日志。秦雪鹰小心翻到1945年4月15日的记载:「...将的核心运往新施瓦本...坐标71°S 12°E...冰层下的城市需要东方血脉激活...」
她突然听见冰层深处传来机械运转声。科考站的猫们集体炸毛,对着地板发出嘶叫——自从三周前钻探到那个金属穹顶,动物们就开始异常。
报告!东海舰队急电!通讯兵的声音在颤抖,他们检测到...7.83hz脉冲从我们正下方传出。
秦雪鹰望向挂在墙上的世界地图。从南极到东海的航线,恰好是德军U艇日志最后记载的航线。而此刻,冰层下的机械声频率正与东海海底脉冲完美同步。
------
东海交战区 当前时间
福建号航母的甲板被烈日烤得发烫。苏兰舰长看着雷达屏上突然出现的12个蓝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标注为极地特遣队的舰队正突破台风圈驶来。
他们怎么穿越的西风带?副官擦着冷汗,而且没有护航...
望远镜里,领头的雪龙3号破冰船舰艏突然裂开,隐藏的垂直发射井像獠牙般伸出。更惊人的是船体极地迷彩在高温下剥落,露出底下青铜色的龙纹浮雕——与1894年北洋水师定远舰舰艏的龙纹完全一致。
通讯频道突然传来女声:这里是指挥部秦雪鹰,携带72枚特供导弹支援。背景音里夹杂着诡异的机械嗡鸣,频率让苏兰想起祖父的老怀表——那块从南京保卫战幸存下来的怀表。
你们舰队的识别信号...电子战军官突然结巴起来,系统显示注册于1945年...德国海军。
------
雪龙3号舰桥
秦雪鹰看着温度警报器飙升至38c。甲板上,穿着装甲的极地士兵们正痛苦地调整冷却系统。这些设计用于-50c的装备在热带海域变成蒸笼,液态氮管路不断爆裂。
总指挥!3号装甲小组过热昏厥了!
秦雪鹰正要下令,突然发现爆裂的液氮在海面形成绵延百米的雾障。更奇妙的是,敌舰发射的红外制导导弹全部在雾障前失控坠海——这些故障的冷却系统意外创造了电磁迷雾。
全舰队开启液氮泄压阀!她果断下令,给东海降降温。
当白色雾障笼罩海域时,声纳员突然惊呼:海底脉冲增强!频率与我们的发动机热纹完全匹配!
秦雪鹰看向保险柜里的德军日志。1945年4月的那页记载着:「...的能源来自东方士兵的血液样本...当极光呈∞形时,两个世界的门将打开...」
她抬头,透过冰晶雾障看见夜空同时出现了北极光与南极光,交织成巨大的∞符号。
------
福建号医疗舱
军医林念正在为冻伤的极地士兵抽血。显微镜下,这些血液样本中的白细胞呈现罕见的晶体结构,与常规人类血液截然不同。
线粒体突变率37%,基因检测仪显示,与1936年纳粹极地雅利安实验档案中第14组数据吻合。
林念的手开始发抖。她调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数据库进行比对,发现这些突变基因竟与1937年南京保卫战某支神秘失踪的德械师官兵基因序列相似。
医生...病床上的极地士兵突然用南京方言开口,我梦见了紫金山...好多穿德式钢盔的士兵站在冰里...
林念的平板电脑突然自动打开,显示出一份加密档案:《新施瓦本计划-东方血脉激活协议》。最后修改日期: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当天。
------
东海混合舰队 黎明时分
苏兰站在联合指挥室里,看着秦雪鹰将德军U艇日志与东海海图重叠。两条航线完美构成一个环绕地球的大圆。
这不是支援,秦雪鹰轻声说,是回家。
她指向海底脉冲信号源的位置——正好是大圆航线的交点。声纳图像显示,那里的金属结构轮廓正在变化,逐渐形成卐字符与龙纹交融的形状。
我们的士兵...秦雪鹰声音干涩,他们体内流着南京保卫战将士的血。纳粹在南极用某种技术...把英魂封存在冰里。
突然,所有舰船的通讯器同时响起德语广播,夹杂着中文的南京话计数:...七、八、七点八三...
苏兰望向开始泛红的天空。气象雷达显示,一场覆盖整个东海的冰风暴正在形成,而风暴眼中心就是海底脉冲源。她想起祖父说过,南京陷落那天的朝霞也是这种血色。
龙抬头最终阶段。她下令,该结束这场跨越八十年的战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