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递来的橄榄枝尚在手中余温未散,一场由玉檀亲手埋下的隐患,却已悄然发酵,即将带来意想不到的风暴。
事情源于她为应对皇商资格危机而献出的那份琉璃镜“秘方”。
内务府得到秘方后,如获至宝。在八爷党暗中推动下,急于做出成绩讨好康熙的某些官员,并未仔细验证,便迫不及待地拨出大笔款项,选定京城一家与八爷党关系密切的“福盛号”琉璃作坊,责令其依方试制,力求尽快量产,以替代“玉华阁”的供应,断了玉檀的财路。
然而,玉檀在那份秘方中埋下的陷阱,开始显现威力。
“福盛号”的工匠们严格按照方子操作,却发现烧制出的琉璃不是浑浊不堪,就是布满气泡,即便偶有成品,也脆而易碎,透明度与“玉华阁”的精品相去甚远。更糟糕的是,成品率低得令人发指,十炉九空,损耗巨大。
投入的巨额官银如同石沉大海,连个像样的响动都没有。
“福盛号”的东家急得嘴角起泡,在八爷党官员的施压下,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尝试,不断追加投入,结果却是越陷越深。
这日,内务府革新办内,赫奕正与几名属官核算近期节省的开支,脸上带着难得的笑意。自从推行新规以来,内务府采买支出明显下降,效率也有所提升,他这革新办总办的脸上颇有光彩。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喧哗。紧接着,营造司的桂郎中带着几个官员,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为首的正是“福盛号”的东家赵福海,他手里捧着一面模糊不堪、布满瑕疵的琉璃镜,脸色铁青。
「赫大人!您可得给我们做主啊!」赵福海一进来就噗通跪倒在地,举起那面破镜子,声泪俱下,「这……这‘玉华阁’献上的秘方,根本就是个假的!是坑人的玩意儿啊!」
赫奕眉头一皱,放下手中的账册,沉声道:「赵东家,有话慢慢说,这是怎么回事?」
桂郎中在一旁阴阳怪气地帮腔:「赫大人,您推行革新,下官等自是拥护。可这‘玉华阁’献上的琉璃镜秘方,害得‘福盛号’投入数万两白银,却尽数打了水漂!烧出来的都是这等废品!这分明是那玉檀心怀叵测,故意献上假方,损耗国帑,其心可诛!」
赫奕心中一惊,接过那面劣质琉璃镜,仔细看了看,又听了赵福海哭诉制作过程中的种种艰难和极低的成品率,脸色渐渐凝重起来。他是知道琉璃镜制作不易的,但“玉华阁”的成品向来精美,怎么按方子制作就变成这样?
「赫大人!」桂郎中见赫奕沉吟,趁机加大火力,「此事绝不能姑息!那玉檀先是借革新之名,插手内务,如今又献此假方,耗费巨万,分明是欺君罔上!下官恳请大人立刻上奏皇上,治其重罪!」
他身后的几个官员也纷纷附和,要求严惩玉檀。
赫奕心中念头飞转。他本能地觉得此事不简单,玉檀不像如此不智之人。但这劣质镜子和巨大的损失摆在眼前,却是实实在在的。
「此事……本官需查明再说。」赫奕没有立刻表态,「赵东家,你将所有试制的记录、损耗的账目,以及按方操作的详细流程,全部整理好,送来革新办。本官要亲自核查。」
「赫大人!证据确凿,还有何可查?」桂郎中急道。
「本官说查,就要查!」赫奕语气强硬起来,「在未查明之前,任何人不得妄加揣测,更不得对外泄露半句!否则,休怪本官按扰乱革新论处!」
桂郎中等人见赫奕态度坚决,只得悻悻闭嘴,但眼中满是不甘。
消息很快通过王喜的渠道,传到了承乾宫。
「姑娘!大事不好!」秋蕊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将“福盛号”试制失败、桂郎中等人欲借此发难的事情说了出来。
芸娘闻言,脸色瞬间苍白:「他们……他们果然拿着秘方做文章了!姑娘,现在该怎么办?若是皇上怪罪下来……」
玉檀坐在窗前,神色却异常平静,仿佛早有所料。她轻轻拨弄着窗台上的一盆兰草,嘴角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慌什么?」她淡淡道,「他们不跳出来,我反倒不好行事。如今他们主动将把柄送上门,岂不是正好?」
秋蕊和芸娘都愣住了,不解地看着玉檀。
「姑娘,您……您早有准备?」
玉檀站起身,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纸,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我献出的方子,步骤、用料皆是真的,唯独在一道关键辅料的配比和添加时机上,做了极其细微的改动。若非深知其中诀窍,绝难发现,而按改动后的方子制作,就会出现他们现在遇到的问题——成品率极低,质量差劣。」
她提笔蘸墨,开始书写,一边写一边说:「他们只知按方抓药,却不知‘格物’之精妙,在于毫厘之间的把握。这,便是守旧与‘新格物’的区别。」
很快,她写满了一页纸,吹干墨迹,交给秋蕊:「将此信立刻秘密交给赫奕大人。记住,一定要亲手交到他本人手中,绝不可经第二人之手!」
秋蕊接过信,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对玉檀已是无条件的信任,立刻郑重收好:「姑娘放心,奴婢一定办到!」
当赫奕在值房内独自展阅玉檀的信件时,脸上的凝重渐渐化为震惊,继而露出一丝狂喜!
信中,玉檀并未辩解秘方真假,而是详细阐述了琉璃烧制中,那道关键辅料在不同温度、不同纯度、不同添加顺序下,对成品质量的巨大影响。她指出了“福盛号”可能忽略的几个关键细节,并给出了调整建议。更重要的是,她在信末写道:
「……格物之妙,存乎一心,非照本宣科可成。内务府若想真正掌握此技,而非受制于人,当设立‘琉璃作’,招募工匠,系统研究各类原料配比、火候控制,积累数据,总结规律。此乃长久之道,亦符合革新‘求真务实’之本意。若大人信得过,玉檀愿提供初步研究纲要与培训之法。」
赫奕拍案叫绝!这哪里是请罪信,这分明是一份将危机转化为机遇的绝妙计划书!
玉檀不仅轻易化解了“献假方”的指控(因为方子本质没错,是操作和理解的问题),更借此机会,提出了一个更具长远眼光的建议——由内务府自己建立研发机构,掌握核心技术!这完全符合革新办“打破垄断、掌握主动”的精神!
而且,她愿意提供培训之法,这等于是在帮革新办培养人才!
赫奕立刻意识到,这是一步妙棋。只要操作得当,不仅能狠狠打击桂郎中那些借机生事的人,还能将琉璃镜的生产技术真正掌控在朝廷手中,更能在皇上面前展现革新办的远见和实干!
他立刻收好信件,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了胜券在握的笑容。
第二天,当桂郎中等人再次来到革新办,准备逼迫赫奕表态时,赫奕却抢先开口,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本官已查明,‘福盛号’试制失利,并非秘方之过,乃其工匠不解格物精微,操作失当所致!革新办决议,收回‘福盛号’试制资格,另择良坊。同时,奏请皇上,于内务府下增设‘琉璃作’,专司琉璃器皿研发制作,由革新办直辖,以求彻底掌握此技,永绝后患!」
桂郎中等人目瞪口呆,没想到赫奕不但不追究玉檀,反而要借此机会扩大革新办的权力和地盘!
「赫大人!这……这不合规矩!琉璃制作向来由民间作坊承办,岂有内务府自设工坊之理?」桂郎中气急败坏。
「规矩?」赫奕冷笑一声,「皇上设立革新办,就是为了打破不合时宜的旧规矩!此事本官意已决,尔等不必再多言!若再有异议,便随本官一同去皇上面前分说!」
看着赫奕强硬的态度,以及他手中可能掌握的证据(玉檀的信),桂郎中等人如同被掐住脖子的鸭子,顿时泄了气,灰溜溜地退走了。
一场来势汹汹的危机,就这样被玉檀巧妙化解,并反手为革新办赢得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她不仅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更将“新格物学”注重实践、数据、研发的理念,进一步植入了内务府的肌体之中。
引狼入室者,终被狼噬。八爷党本想借秘方打击玉檀,却没料到,最终吞下苦果、眼睁睁看着对手势力壮大的,却是他们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