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子坐在工位上,手指搭在键盘边缘,没动。车里的对话还在耳边回荡,秦先生问“你说老赵刚才真去祝贺你们了”,他答“去了”,可那句话刚出口,心里就起了火。
他不想骗朋友,更不想骗自己。
老赵不是来祝贺的。他是来确认战果的——像猎人绕到陷阱边,看看猎物有没有挣扎够久。
手机已经凉了,但他掌心还留着刚才握紧的汗意。他低头看了眼屏幕,微信群早就退出去了,可那条消息的位置他记得清清楚楚:17:38,发在他们刚公开之后,快得像是掐着秒表按下的发送键。
太准了。
他拉开抽屉,拿出一个黑色笔记本,封面没有字,翻开来第一页写着三个问题:动机?路径?目的?
笔尖顿了一下,写下时间:20:15。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然后在心里说:“老夫子系统,启动。”
眼前一暗,随即浮现出一块半透明界面,像投影贴在视网膜上。数据开始滚动,一条条记录从记忆中被提取出来——
【目标人物:老赵】
【关联事件追踪中……】
【最近一次异常行为:今日17:38,部门群发布诱导性言论】
【历史行为比对:近三个月内,共七次于主角取得进展后出现社交活跃度激增】
【情绪模型分析:嫉妒指数峰值出现在主角恋情公开瞬间,数值87%,超过普通竞争关系阈值32个百分点】
【信息传播路径还原:微信群消息发送设备存在Ip跳转痕迹,原始信号源锁定为公司内网账号F-097(老赵专属)】
界面停住,弹出结论框:
【综合判断:该行为属于有预谋的形象破坏行动,利用群体心理弱点制造舆论压力,根本目的在于削弱主角职场影响力。】
老夫子睁开眼,盯着电脑屏幕右下角的时间——20:17。
两分钟。
他就用了两分钟,把一个原本只能靠猜的事,变成了能拿出来的证据。
他没笑,也没松口气。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不是气不气的问题了。老赵玩的是阴的,那就别怪他翻底牌。
他点开电脑本地文件夹,新建一个加密文档,标题写“F-097行为日志”。把刚才金手指导出的数据截图逐一导入,加上时间戳和简单说明。做完后设了密码,又拷贝一份到U盘里藏进钱包夹层。
然后他在便签纸上划掉原来的“防老赵”三个字,在下面写上新的六个字:取证→时机→反击。
写完,他靠在椅背上,手搭在桌边,忽然想起一件事。
上周五下午,财务部的小林在茶水间问他:“你跟陈小姐是不是真的在一起了?”当时他还装傻,说“哪有这种事”。结果第二天,办公室就开始传“老夫子偷偷处对象,还不敢认”。
现在想来,那场“偶然”的对话,根本就是有人放风。
他打开邮箱,翻到那天的收件记录。下午三点十七分,老赵给小林发过一封工作邮件,主题是“报销单格式调整”,附件里却多了一张聊天截图——正是他帮陈小姐带早餐的照片,配文写着“这俩走得挺近啊”。
邮件已删除,但服务器日志还能查到发送记录。
他又记下一笔。
窗外天色全黑,办公楼里大部分灯都灭了,走廊安静得能听见空调低鸣。隔壁工位空着,对面的老赵办公室也关了门,窗帘拉死,看不出有没有人。
他没走。
他知道这时候走了,明天再来,情绪就断了。现在这股劲儿正顶在胸口,不能让它散。
他重新打开笔记本,继续整理线索。
去年评优差一票,事后有人匿名说他靠关系。当时没人当真,可就在投票前两天,老赵私下找了三个评委,聊的全是“团队平衡”“群众基础”这类话。
前年团建,他和陈小姐一组拿了第一名,当晚群里冒出一句“配合得太刻意了吧”。后来保洁阿姨提过,那天中午老赵在茶水间打电话,声音不大,但听得出在笑:“让他们多表现,等大家看腻了自然有人反对。”
这些事单独看都不算什么,最多说是嘴碎。可串起来一看,全是同一个套路——先捧高,再踩低;你不说话,他就替你说;你一动,他就在背后推一把。
这不是讨厌,是算计。
而且他专挑别人最高兴的时候动手。
你升职,他散播谣言;你恋爱,他煽动议论;你赢了比赛,他说你作弊。每一次,他都在场外等着,像钓鱼的人,静静看着鱼咬钩。
老夫子合上笔记本,站起身,走到窗边。
楼下马路灯光昏黄,几辆车缓缓驶过。他看见自己的倒影映在玻璃上,脸色平静,眼神却不像平时那样温和。
他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
不是马上撕破脸,也不是找领导告状。那种事干了,反而落了下乘。
他要做的,是让老赵自己露出马脚。
而第一步,就是让对方以为他什么都不知道。
他拿起杯子,去茶水间接了杯温水,回来时顺手把垃圾桶里的废纸倒掉。路过打印机时,发现上面躺着一份未取走的文件,抬头写着“员工满意度调查初稿”。
他扫了一眼,署名是老赵。
翻到第二页,有一行加粗字:“建议加强对‘非正式关系’员工的关注,避免影响团队氛围。”
他站在原地看了三秒,把文件塞进自己口袋。
回到座位,他打开录音软件,录下一句话:“某些人嘴上恭喜,背地里写报告,挺忙啊。”说完点了暂停,没保存,也没命名。
这只是个开始。
他把U盘插回电脑,检查了一遍加密文件是否完整。确认无误后拔下来,放进衬衫内袋。然后关掉所有程序,只留下一张空白桌面。
他坐回去,喝了口水,盯着漆黑的屏幕。
脑子里已经开始想明天怎么演。
见到老赵要打招呼,语气正常;看到同事讨论八卦不能皱眉;陈小姐如果问起状态,就说最近有点累,别的不多讲。
最重要的是,不能表现出一点反常。
你要让他觉得,你还是那个老好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忍。
等他放松警惕,才会犯错。
而他一定会犯错。
因为这种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忍不住。
赢了要炫耀,输了要甩锅,做了坏事还得回头看一眼受害者有没有痛苦。他们不怕你强,怕你不在乎。
所以只要他还在看,就说明他在乎输赢。
在乎,就会露破绽。
老夫子拿起手机,解锁,主页是陈小姐发来的最后一条消息:“今天谢谢你陪我。”他回了个“应该的”,没发出去,删掉了。
现在不是谈情的时候。
他把手机调成静音,放在桌角,起身活动了下手腕。
办公室只剩他一个人。
墙上的钟指向九点零四分。
他坐回椅子,打开一个新文档,标题写:“应对方案草拟”。
第一行打字:
1. 继续观察老赵日常行为频率
2. 记录其与特定同事接触次数及时间
3. 收集书面或电子类间接证据(邮件、文件、聊天截图)
4. 布局信息诱饵,测试其反应机制
敲完这几条,他停下来,想了想,又补了一句:
5. 所有行动以不暴露金手指为前提。
这是底线。
金手指是他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危险的秘密。一旦被人知道他能看穿人心、还原真相,事情就会变得复杂。有人会不信,有人会害怕,有人会想利用他。
所以他必须像个普通人一样解决问题。
用证据,不用神通。
用脑子,不用系统。
这才是真正的反击。
他关闭文档,设为隐藏属性。然后打开浏览器,搜索“如何证明Ip地址伪造”。
页面跳出一堆技术帖,他点开其中一个,快速浏览。
十分钟后,他记下关键步骤,关掉网页。
站起身,把椅子推回原位,拎起包,最后看了眼办公桌。
便签纸上的六个字清晰可见:取证→时机→反击。
他转身走向电梯,按下下行键。
金属门缓缓打开,里面空无一人。
他走进去,按下1楼。
就在门即将合拢的一瞬,他忽然抬手,按住了开门键。
走廊尽头,消防通道的门轻轻晃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