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九月已过,凛冽的秋风扫过大地,带来了肃杀的气息。田野里,丰收过后只余下枯黄的秸秆,在风中瑟瑟作响,仿佛预示着某种事情将要发生。天地间充满了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
经过近一年的秘密准备,自认为时机成熟、并且得到了“魔神”力量加持的贵族们,终于决定动手了。他们选在了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调动了私下蓄养的死士与部分被蛊惑的城防军,兵分多路,目标直指王宫帝辛所在的寝殿!一时间,朝歌城内杀声四起,火光隐现,一场蓄谋已久的宫廷政变骤然爆发!
叛军头目,一位辈分极高的王叔,手持利剑,带着狰狞的笑容,率先冲向他们认为应该毫无防备的宫殿。他状若疯魔的挥舞着宝剑,劈死了几名宫娥,似乎已经看到了帝辛惊恐的表情,看到了自己掌控大权、恢复“旧制”的美好未来。
当宫门被打开,等待他们的,并非是想象中的混乱与惊慌,而是森严的壁垒与冰冷的刀锋!
帝辛身披玄甲,手持长戟,屹立在灯火通明的殿前广场上,眼神冰冷如万载寒冰,嘴角甚至还挂着一丝嘲讽的冷笑。他的身后,是早已埋伏多时的精锐禁卫军,以及闻仲、黄飞虎等忠心耿耿的将领。更有一层淡淡的、肉眼难见的妖力屏障笼罩四周,隔绝了魔道可能施加的干扰——正是胡媚儿三妖在暗中护持。
“尔等逆贼!”帝辛的声音如同惊雷,在夜空中炸响,“真以为朕对尔等的龌龊勾当一无所知吗?!”
原来,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政变,其阴谋早在一年前,便已被帝辛知晓!拥有三妖在侧,那些贵族大臣府邸中的密谋,又怎能完全瞒过她们的感知?胡媚儿早已将探查到的叛乱计划、参与人员名单,事无巨细地禀报给了帝辛。
帝辛得知后,勃然大怒,但他并未立刻发作。这位以铁腕着称的人皇,展现出了惊人的耐心与狠辣。他采纳了妲己(胡媚儿)“引蛇出洞,一网打尽”的建议,装作不知还和平时一样,甚至在某些方面故作昏聩,麻痹那些叛逆。他要的,不仅仅是平息一场叛乱,而是要将所有潜伏在朝堂、投靠了魔道、对商朝和他本人怀有异心的贵族与大臣,连根拔起,彻底清洗,不留任何后患!
叛军头目,那位王叔,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取而代之的是无边的惊恐与难以置信。他环顾四周,发现自己带来的“精锐”,在帝辛早有准备的禁卫军面前,如同土鸡瓦狗,不堪一击。而那些他们寄予厚望的“魔神之力”,在进入人皇宫时就无法发挥作用了。毕竟是人道的地盘,魔道的手段想要在这里兴风作浪,还是等他取代了天道再说吧!
“杀!一个不留!”帝辛挥戟向前,下达了冷酷的命令。
接下来的战斗,几乎是一边倒的屠杀。禁卫军如同虎入羊群,将叛军分割、包围、歼灭。朝歌城内,喊杀声与惨叫声此起彼伏,持续了整整一夜。
黎明来临,朝阳的光芒驱散了夜幕,也照亮了朝歌城内斑驳的血迹与横七竖八的尸体。
政变被彻底平定。
随之而来的,是帝辛冷酷无情的清算。依据早已掌握的证据与名单,一场席卷整个商朝上层的大清洗开始了。数千名参与或知情不报的贵族及其党羽被逮捕,其中核心成员被当场处决,家产抄没,族人流放或贬为奴隶。朝堂之上,十几名位高权重、却暗中投靠魔道、积极参与叛乱的大臣,被押赴刑场,准备对其施以极刑。
经此一役,商朝内部盘根错节的旧贵族势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朝堂为之一肃。帝辛的铁腕与狠辣,再次震慑了天下。那些隐藏在暗处、尚未暴露的魔道势力,也不得不暂时蛰伏起来。
然而,这场血腥的清洗,虽然稳固了帝辛的统治,清除了内患,但也使得商王朝与贵族阶层彻底决裂,统治基础受到了动摇。消息传开,天下诸侯无不震恐,同时也各怀心思。远在西岐的姬昌与姜子牙,闻听此事,更是加紧了备战步伐。他们知道,商朝的内乱,正是他们等待已久的时机。
深秋的朝歌城,空气中弥漫着血腥与肃杀。宫变之夜的烽火虽已熄灭,但这场清算带来的震荡才刚刚开始。
刑场上,十几位曾权倾朝野的重臣在极刑中哀嚎毙命。他们的罪状被张贴在城门示众——勾结魔道,祸乱朝纲。帝辛站在高台上,玄甲染血,目光如刀。他亲手将最后一个叛臣的首级悬挂在旗杆上,转身对肃立的文武百官宣告:
“自今日起,凡与魔道勾结者,皆以此论处!”
这场清洗持续了整整三个月。数千贵族因此丧命,朝歌城头的旗杆上挂满了首级。太师闻仲率领禁军四处搜捕余孽,黄飞虎坐镇刑场日夜行刑。每当夜幕降临,都能听到贵族府邸中传来的哭喊声和抄家士兵的呵斥声。
“陛下,是否太过...”老臣商容颤声进谏。
“太过什么?”帝辛冷笑,“这些蛀虫吃着人丹,供奉魔神的时候,可曾想过太过?”
深宫中,苏妲己轻抚琴弦,琴声里带着几分忧虑:“经此一事,商王朝与那些贵族彻底决裂了。”
隐身在侧的柳琵琶现出身形:“姐姐为何如此忧心,那些家伙死有余辜。”
“我担心的不是他们,”胡媚儿望向西方,“而是那些伺机而动的诸侯。”
渭水河畔,姜子牙手持打神鞭,正在演练阵法。他面前的三千精锐步卒随着令旗变换阵型,时而如鹤翼展开,时而如长蛇盘旋。
“军师此阵精妙!”姬昌抚掌赞叹。
“主公请看,”姜子牙指向阵中,“此乃贫道所创八门金锁阵,暗合八卦之理。若遇商军,必叫他们有来无回。”
西岐的军工作坊里,炉火日夜不熄。在姜子牙的指导下,工匠们改进了冶炼技术,打造出的青铜剑寒光凛冽。更令人惊叹的是,他们竟然造出了更加省力的弓弩,虽射程略有减少,但其稳定性却不是普通弓箭可比的。
“此物名为破军弩。”姜子牙向姬昌演示,“一个普通士卒稍加训练就可掌握,可在五十步内造成有效杀伤。”
姬昌大喜:“有军师相助,何愁大业不成!”
转眼冬去春来,朝歌的清洗终于告一段落。但帝国的根基已经动摇,各地诸侯都在暗中观望。这日,边关急报:东夷再次犯境。
帝辛正要派兵征讨,又一个噩耗传来:西伯侯姬昌正式起兵,打出“吊民伐罪”的旗号,率领十万大军东出岐山!
“好个姬昌!”帝辛怒极反笑,“朕饶他不死,他竟敢造反!众位爱卿,谁愿出兵平叛啊!”
朝堂上一片寂静。经过大清洗,能征善战的将领所剩无几。最后还是闻仲挺身而出:“老臣愿往。”
“臣,也愿意。”黄飞虎紧随其后,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