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半惊动
夜空深沉,布坊院子里油灯摇曳。嫂子们正轮班巡逻,院外却传来窸窣脚步声。
“谁?”值夜的张嫂子高声喝问,手里紧紧攥着竹竿。
墙外影子一顿,随即迅速贴地潜行。张嫂子心头发凉,却不敢退缩,大喊:“有人!快来!”
几位嫂子提着火把赶来,火光一照,墙影一闪,竟消失在黑暗里。
二、布坊的应对
骚动惊动了屋内的玉华。她提着灯赶来,冷声问:“怎么回事?”
嫂子们慌张地说了经过,张嫂子手心还冒汗。
玉华沉声道:“没什么好怕的,这说明咱们布坊值钱了,有人眼红。”
她当场下令:
今夜加派人守,火把不灭;
明日请铁匠在墙头加上碎瓷片,防止人翻墙;
并吩咐两位嫂子次日去找驻地军警备案。
嫂子们听得心安了些,但心底却仍旧忐忑。
三、可疑的脚印
第二天清晨,巡查时,院墙外发现了几串鞋印。
玉华蹲下细看,鞋底带着碎石泥,明显是大路上才有的,不像附近村民的鞋。
她心里一凛:“这不是本地人。”
嫂子们议论纷纷,有人担忧:“会不会是王虎的人?”
玉华摇头:“不一定,但来意肯定不善。”
四、军部的警告
当天下午,军官再次上门验货。玉华顺便把夜半的情况说了。
军官眉头一皱:“果然有人打你们的主意。嫂子,你们要小心。这不仅仅是布坊的问题——有人可能是冲着军需布匹来的。”
玉华心头发凉。若真是有人想破坏军供,那就是更大的麻烦。
军官拍了拍她肩膀:“放心,军方会派人暗中盯着。但你们布坊自己也要守好,别给人机会。”
五、嫂子们的觉醒
这件事彻底敲响了警钟。嫂子们再也不敢松懈,轮值巡逻变得更认真。
有人甚至自制了竹叉,晚上抱在怀里睡觉。
“咱们要是守不住布坊,那可不是只赔钱的问题,还要担责任。”
“嫂子说得对,这布坊是咱们的命根子,也是军需大事,谁敢碰,咱们拼命也得护住!”
从那一刻起,嫂子们的心气变了,不再是帮工,而是真正把布坊当成自己的阵地。
六、夜幕下的试探
然而,事情并未结束。
三天后,深夜再起异动。墙外又传来猫似的脚步声,这次黑影不止一人。
“快点!”院内巡逻的嫂子压低声音,手里紧握火把。
玉华已提前布置好暗哨,嫂子们躲在院角,眼睛死死盯着墙头。
黑影果然爬上墙头,刚探出半个身子,就被嫂子们猛地火光一照。
“站住!”一声喝下,几根竹叉齐齐举起,喝得那人心头一惊,立刻翻身逃跑。
玉华追到门口,却只见黑影消失在夜色里。
她心头沉下去:这不是偶然,这是有组织的试探!
七、暗流汹涌
夜风吹动灯火,院内寂静得只剩嫂子们急促的呼吸。
玉华站在当院,目光冷冽:
“看来,布坊的日子不会太平。嫂子们,这不仅是咱们的活计,更是一场硬仗。要是守不住,咱们什么都没了。”
嫂子们齐声应和,火光下,一个个眼神坚定如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