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看出宋琴的忐忑,出声安抚道:“别担心,刚开始我会常跑海城,有什么难打交道的关系,我来帮你疏通。”
他说着,晃了晃手里新买的摩托罗拉手机,“再说了,现在有这个东西,随时都能找到我。”
苏晚星也适时开口,给她增添信心:“仙颜原来的销售团队里,我也接触过几个,确实有能干又肯干的人。你可以多跟他们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用起来。”
这番话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宋琴内心的激动其实远多于表现出来的不安,因为她即将为一片全新的疆域开疆拓土。
苏晚星在海城逗留的这段日子里,多数事务都可交由他人代办,唯有一件事必须亲力亲为——在已更名为新颜的化妆厂内,决定人员的去留成了重中之重。
厂里的工人良莠不齐,其中不乏偷奸耍滑、滥竽充数之辈。
苏晚星处理起来毫不手软,她让人事部门调来了近半年的考勤记录和生产报表,结合老师傅们的反馈,很快就锁定了几个长期怠工、还影响他人情绪的“老油条”。
她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召开了一次全体员工大会。
在会上,她首先肯定了大多数工人的辛勤付出,随后话锋一转,点名了几名屡教不改的员工,当场宣布予以辞退。
有人不服气,还想闹事,苏晚星只是冷静地出示了记录详实的证据,并明确表示将按照劳动法规给予补偿,但绝不姑息这种涣散军心的行为。
此举如同一次无声的雷霆,瞬间震慑了整个工厂。
留下的员工们看到了这位年轻女老板说一不二的作风和雷厉风行的手段,工作的风气为之一肃。
李春望被苏晚星冷静的目光看得有些不自在,但仗着自己资历老,还是硬着头皮上前一步,语气带着明显的不屑:“苏总是吧?我们听说您要精简研发团队?您知不知道技术研发是厂子的根本?您这样搞,是要把新颜往死路上逼啊!年轻人,做事不能太急功近利!”
他身后几个人也跟着附和,嚷嚷着“不懂技术”、“瞎指挥”。
苏面对指责,神色未变,等他们声音稍歇,才平静开口,声音清晰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李工,你说错了。我正是因为比任何人都清楚技术的重要性,清楚新颜未来必须靠真正的技术突破和能打硬仗的专家,所以今天才必须清除掉团队里的‘毒疮’。”
“毒疮”两个字瞬间激怒了李春望等人,几人脸色涨红,眼看就要发作。
苏晚星却不再给他们机会,猛地将面前早已准备好的几页文件拿起,用力扔到他们面前的桌子上:“看看!这是你们过去三年所谓的‘研发成果’!厂里投入的经费一分没少,你们除了按时领高额工资,上交过一份像样的实验报告吗?拿出过一项能转化为产品的专利吗?”
那几人拿起纸张一看,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项目拨款明细和对应的产出,几乎是空白一片。
有人强自争辩:“技术研究需要周期!哪能立竿见影?你这是外行指导内行!”
“周期?”苏晚星冷笑一声,“我当然允许有周期,也尊重科研规律。但我无法容忍毫无进展的‘周期’和纯粹混日子的‘无能’!这不是研究,这是蛀空厂子的根基!新颜不需要这样的‘人才’。”
见几人还想狡辩,苏晚星眼神一厉,又从文件夹里抽出另一份材料,声音更冷:“还需要我拿出你们私下将厂里实验数据透露给丽华化妆品厂,换取好处的证据吗?”
这话如同一声惊雷,刚才还气势汹汹的几人顿时脸色煞白,哑口无言,彻底熄了火。最终,除了李春望,其他人都灰溜溜地拿着补偿协议离开了。
李春望却依旧梗着脖子,仗着自己快退休的资历,强硬道:“苏晚星!你别太过分!我为厂子奉献了大半辈子,眼看就要退休了,你没权力开除我!这是过河拆桥!”
苏晚星站起身,走到他面前,目光如炬,一字一句道:“李春望,别再给自己脸上贴金了。曹厂长念旧情,或许可以对你偷偷挪用研发经费、中饱私囊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我不行。”
她将最后一份证据拍在桌上——那是几笔指向李春望个人账户的可疑资金往来。
“你不仅是团队的蛀虫,更是最大的那一只。仙颜走到今天破产边缘,你‘功不可没’。现在,请你立刻离开新颜。关于你经济问题的材料,我会视你的态度,决定是否提交给相关部门处理。”
李春望看着桌上那铁一般的证据,又惊又怒,脸上最后一丝血色也褪尽了,最终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踉跄着跌出门去。
门外,宋琴正领着新物色的研发团队成员闫肃走过来,恰好撞见李春望面色灰败、踉跄离开的一幕。
宋琴一时有些尴尬,觉得让新同事看到这场面似乎不太妥当。
但她转念一想,这或许并非坏事。有前车之鉴在此,也能让后来者更清楚地知道这里的规矩和底线。
“闫博士,请进。”宋琴稳住心神,侧身示意。
闫肃人如其名,神情严肃,不苟言笑。
他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后,曾在知名化妆品企业艾薇儿的研发部门工作了两年。
然而,他的妻子和儿子一直留在国内海城生活,加上他隐约感受到艾薇儿核心研发团队对华人员工的某种排斥,最终促使他下定决心回国发展。
走进苏晚星那间还没来得及重新布置、仍保留着曹金飞时代痕迹的办公室,闫肃心里不禁打起了退堂鼓。
事实上,向他抛出橄榄枝的企业并不少,他最终同意来新颜看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宋琴这个姑娘展现出十足的诚意——她不厌其烦地沟通,甚至体贴地帮他爱人买菜、接送孩子去少年宫。
可以说,在他本人被说服之前,他的家人早已被宋琴的坚持和诚恳打动了。
在妻子的再三劝说下,他才抱着暂且来看看的想法,来到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