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簇在寂灭道人骸骨眼窝中燃起的灰色火焰,并非炽热,反而散发出一种冻结灵魂、湮灭存在的极致冰寒。火焰跳动着,倒映着上方那点“归墟之核”的微光,仿佛是其意志的延伸。
骸骨那掐诀的玉质指骨,发出一声清脆的“咔哒”声,缓缓动了起来。它并未站起,只是那空洞的、燃烧着灰焰的眼窝,精准地“看”向了刚刚吸收完一丝归墟本源、气息尚未完全平复的吴忧。
没有杀意,没有敌视,只有一种纯粹到极致的、对“道”的审视与……质疑。
一股无形的、浩渺如星空的意志,伴随着灰焰的跳动,笼罩了整个青铜平台。这股意志并非生灵的神念,而是寂灭道人身陨道消后,其毕生所悟的《归墟化道经》真意与这片核心之地融合,所形成的一种永恒的道韵残留!它本身没有思维,只会本能地排斥、磨灭任何与它所代表的“彻底归墟”之道相悖的存在。
吴忧刚刚吸收那一丝归墟本源,对《归墟化道经》有了初步领悟,但他自身的根基《万劫不灭体》,其核心是“于劫难中不灭,向死而生”,追求的是一种极致的“存续”,与《归墟化道经》阐述的“化道归无”,在最终的取向上,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
这,便引发了道争!
是彻底寂灭,归于虚无?还是历经万劫,执我长存?
“小心!这是道韵反噬!”林瑶疾声提醒,她感受到那股意志的浩瀚与纯粹,脸色前所未有的凝重。她试图运转金丹灵力相助,却发现自身之道在此地受到极大压制,灵力离体便被灰雾同化,难以有效干预这种层面的道争。
吴忧直面那燃烧着灰焰的骸骨,感受着那股欲将自身存在意义都彻底否定的寂灭道韵,他并未畏惧,反而挺直了脊梁。刚刚突破至筑基大圆满的气息奔腾不休,体内新得的《归墟化道经》真意与固有的《万劫不灭体》奥义相互碰撞、交融,让他对自身道路的认知从未如此清晰。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他心中默诵,并非抗拒那寂灭道韵,而是以《归墟化道经》中的“观复”之法,去理解、去包容这股意图同化他的力量。
同时,《万劫不灭体》的符文在体内大放光明,守护着他真灵不昧,维持着“我”之存在的根本。
他向前踏出一步,目光平静地迎向那两簇灰焰:“前辈之道,归于寂灭,是为超脱。然,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晚辈之道,乃逆旅争渡,历劫不灭,求的是一线生机,一份‘我’在。道虽不同,皆求真实。”
他的声音不高,却在这片虚无之境中清晰地回荡,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他对自身道路的坚定信念。
那骸骨眼窝中的灰焰跳动得更加剧烈,那股寂灭道韵如同潮水般加强,冲击着吴忧的心神与道基。吴忧周身,开始浮现出奇异的景象:
一半身体,仿佛要融入周围的灰雾,血肉、骨骼变得透明,散发出与那归墟之核同源的寂灭气息,这是《归墟化道经》被引动的迹象。
另一半身体,则乌金光芒大盛,血肉充盈,生机勃勃,劫力符文流转,抵抗着同化,彰显着不灭的意志。
他的识海中,更是掀起了滔天巨浪。一边是万物终结、一切成空的虚无幻境,一边是历经万劫、破碎重生的不灭画面。两种截然不同的大道真意,以他的身体和神魂为战场,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这是一种凶险无比的考验,远胜于刀剑相向。若他的道心不够坚定,对自身道路的理解有丝毫偏差,便会被那寂灭道韵同化,道基崩溃,身魂俱灭,成为这归墟核心的一部分。但若能坚守本心,明辨自身之道,便能借此压力,将新得的感悟彻底消化,融会贯通,使道基更加稳固,甚至窥见更高境界的门径。
吴忧的脸色时而灰败如死,时而红润如生,气息在寂灭与生机之间剧烈波动,身体微微颤抖,汗如雨下,但那双灰白色的瞳孔,始终清澈而坚定。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他并非贪图《归墟化道经》的全部力量,而是清醒地知道,哪些是自己需要的,哪些是需要警惕的。他取其“观复”、“知常”之妙,强化自身对寂灭劫力的理解与利用,却坚定地拒绝那彻底的“化道归无”。
“我的道,是存在之道,是历经万劫而不磨灭的‘我’之道!寂灭可为劫,可为途,却非终点!”
他心中发出无声的呐喊,神魂之光在寂灭潮汐中不仅未被磨灭,反而如同被淬炼的真金,越发璀璨夺目!
《万劫不灭体》与《归墟化道经》的奥义在他心间流淌、碰撞、融合。他明悟到,极致的“不灭”,并非拒绝一切变化与消亡,而是能在“寂灭”中守住一点真灵,于“无”中重新孕育“有”!这正暗合了那归墟之核“无中生有”的玄妙!
不知过了多久,那汹涌的寂灭道韵潮汐,渐渐平息了下去。
骸骨眼窝中的灰色火焰,不再跳动,而是变成了一种温和的、仿佛带着一丝赞许(或许是错觉)的平静燃烧。
吴忧身上那泾渭分明的异象消失了,他的气息彻底稳定下来,渊深似海,既有历经沧桑的寂灭韵味,又有蓬勃不屈的旺盛生机,两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气质。他的修为,稳稳地停在了筑基大圆满的巅峰,只差一个契机,便可尝试凝结金丹!
他成功通过了道争的考验,不仅没有被动摇,反而借此夯实了道基,融合了部分《归墟化道经》的精髓,使自身的《万劫不灭体》之路,看到了更广阔的前景。
他再次看向那具骸骨,郑重地躬身行了一礼。无论寂灭道人初衷如何,此番道争,对他而言,无异于一次珍贵的传道。
随着道争结束,那具玉质骸骨,仿佛完成了最后的使命,从指尖开始,化作点点晶莹的流光,如同飞蛾扑火般,向上飘升,最终融入了那点“归墟之核”的微光之中,彻底回归了这片天地。
原地,只留下了那枚已被吴忧获取的《归墟化道经》玉简,以及……一枚鸽卵大小、通体浑圆、内部仿佛有灰色星云缓缓旋转的——**道种**。
这枚道种,是寂灭道人一身道韵精华,在认可了吴忧之后,所凝聚的最后馈赠。它并非直接提升修为的丹药,而是蕴含了对“归墟”、“寂灭”道则更深层次理解的种子,可在日后修行中慢慢感悟吸收。
吴忧小心地将这枚珍贵的道种收起。
直到此时,林瑶才真正松了口气,看向吴忧的目光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惊叹。方才那道韵层面的交锋,她虽无法直接插手,却能感受到其中的凶险与宏大。吴忧能安然度过,并大有收获,其道心之坚、悟性之高,再次超出了她的预料。
“此间事了,我们该离开了。”吴忧看向林瑶,又望了望周围无尽的灰雾和那点归墟之核。此地虽好,但并非久留之地,外界还有黑蛇帮的麻烦需要解决。
林瑶点头。如何离开,又成了一个新问题。
吴忧心念一动,沟通胸口已补全不少的残符(或许现在该称其为“归墟符镜”)。符镜传来一丝微弱的指引,指向这片球形空间边缘的某个方位。
两人依照指引前行,果然在灰雾壁垒上,发现了一道微不可察的、缓缓旋转的空间涟漪。
这似乎是一处稳定的出口。
不再犹豫,两人并肩,一步踏入了涟漪之中。
身形被扭曲拉伸的感觉传来,片刻后,脚下一实,周围的景象骤然变幻。
灰雾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熟悉的、玄黄城外荒地的景象。天空虽然依旧阴沉,但比起归墟核心那绝对的“无”,已显得充满生机。
他们,出来了。
回头望去,身后只有莽莽山林和远处隐约的废墟轮廓,那扇青铜巨门与核心之地,仿佛从未存在过。
但吴忧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体内涌动的力量,神魂中烙印的经义,以及储物袋中那枚沉甸甸的道种和变得更加神秘的归墟符镜。
这一次归墟之行,险死还生,收获亦是巨大。
他目光抬起,望向玄黄城的方向,一丝冷意掠过眼眸。
黑蛇帮……是时候了结这段因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