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湖大酒店宽敞雅致的套房里,灯火通明,笑语盈盈。
原本黄政说是要亲自下厨,但夏铁深知这种场合的规模和重要性,早已提前与酒店协调,准备好了丰盛精致的菜肴,他自己只动手做了几样拿手的特色小菜和醒酒汤。
待一切安排妥当,夏林和夏铁两兄弟便悄然离去,将空间完全留给了这群身份特殊的年轻人。
在场的女士们,除了陈雨和刘冰冰是初次与杜玲、杜珑见面,其他人彼此间都颇为熟络。
郑思思是杜玲杜珑的亲表妹,林晓是杜玲的闺蜜,林语嫣也通过妹妹林晓与杜家姐妹有过数面之缘。
因此,根本无需黄政多费口舌介绍,活泼的林晓便主动担当起了桥梁的角色。
“来来来,玲玲,珑珑,思思,我给你们正式介绍一下。”
林晓拉着陈雨和刘冰冰,“这位是省委宣传部林微微部长的秘书,陈雨,雨姐!这位是省委组织部易秋萍部长的秘书,刘冰冰,冰姐!都是自己人!”
她又转向陈雨和刘冰冰,“这就是我常跟你们提起的,我的好闺蜜杜玲,旁边这位是她的双胞胎妹妹杜珑,智商超群的女诸葛!这位小可爱是郑思思,咱们郑省长的千金。”
杜玲也落落大方地微笑着,将郑思思正式介绍给陈雨和刘冰冰认识。
郑思思年纪最小,性格活泼开朗,很快就凭借着她天真烂漫的性子与陈雨、刘冰冰打成了一片,气氛融洽而热烈。
郑思思注意到林语嫣今晚有些不同寻常,好奇地问道:“语嫣姐,你怎么穿了件高领毛衣呀?房间里暖气这么足,你不热吗?”
林语嫣今晚一直有意无意地坐在离杜玲稍远的位置,显得有些心事重重。
听到郑思思的问话,她微微一怔,随即迅速恢复了平静,用早已想好的借口解释道:“哦,我直接从单位过来的,白天在外面跑,有点晒,就穿了这件,还没来得及换。”
这个理由听起来合情合理,大家也就没有深究。
只有林晓,作为妹妹,敏锐地察觉到姐姐眼神里一闪而过的慌乱和掩饰,她心中疑窦更深,但碍于场合,并没有当场追问。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更加活跃起来。
刘冰冰是出了名的酒中豪杰,她端起酒杯,直接向林语嫣发起挑战:“语嫣,别光坐着呀,来,咱俩一对一,干一个!”
若是平时,林语嫣未必会怯场,但今晚她显然不在状态,连忙摆手推拒:“冰冰,今晚可别找我,我状态不好。你想喝,找玲妹和珑妹去,她们酒量可不比你差!”
杜玲本就是爽朗大方的性子,闻言立刻应战:“来就来!冰冰姐,我陪你喝!”
另一边,陈雨也笑着向杜珑举杯:“杜珑妹子,一看你就是个爽快人,来,姐姐敬你一个,欢迎你们来东平!”
杜珑虽然性格清冷,但礼数周到,也不扭捏,端起酒杯与陈雨轻轻一碰,便一饮而尽,赢得陈雨一声喝彩。
黄政看着眼前这群莺莺燕燕,一个比一个兴奋能喝,不由得感到一阵头疼。
他见时机差不多了,便拍了拍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各位美女,先停一下,听我说。”
黄政站起身,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叠打印好的材料,“趁大家现在头脑还清醒,还没喝醉,我想请大家帮我看看这个,给我提点宝贵的意见。”
他将材料人手一份发了下去,标题赫然是——《关于推进东平省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与发展民营经济的初步构想》。
在座的除了刚毕业的郑思思,其余几位要么是名校高材生,要么是身处权力中枢、耳濡目染的精英,对经济问题都有着基本的认知和理解。
众人收起玩笑的神色,开始认真翻阅起来。
杜珑看得尤为仔细,她深知黄政今晚拿出这份东西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征求意见那么简单。
她纤细的手指划过一行行文字,目光沉静而专注。
过了一会儿,杜珑率先抬起头,她没有直接评价方案本身,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陈雨和刘冰冰,提出了一个更实际、更具政治敏感度的问题:
“陈雨姐,冰冰姐,以你们在省委核心部门工作的经验和视角来看,黄政这份计划,如果……我是说如果,有一天被提交到省委常委会上讨论,你们觉得,获得支持的可能性有多大?”
这个问题一下子切中了要害,餐桌上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严肃和沉思。
陈雨和刘冰冰都陷入了沉思,她们的身份让她们的回答必须格外谨慎。
良久,陈雨才缓缓开口,字斟句酌地说:
“支持率具体多高,我不敢妄加揣测,这涉及到太多复杂的因素和常委领导们各自的考量。
但就我个人阅读后的直观感受而言……我觉得这份构想思路清晰,切中时弊,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方向,都很有见地和现实意义。我个人……是认同的。”她的话既表达了欣赏,又留有余地。
刘冰冰紧接着说道,她的立场更带有些许个人色彩:“我家就是做民营企业的,我深知民营经济的活力和面临的困境。
这份构想里提到的很多措施,比如打破准入壁垒、公平对待、鼓励创新,都说到了点子上。从情感和理性上,我都支持。”
这时,年纪最小的郑思思晃了晃手中的材料,有些天真又带着点小机灵地说:“哎呀,你们说的这些太深奥了,我听不太懂。不过我觉得姐夫写的东西肯定有道理!要不……我拿回去给我爸看看?让他也参谋参谋?” 她口中的“我爸”,自然就是省长郑家权。
林语嫣也适时开口,她对陈雨说:“陈雨姐,这份材料,如果你觉得合适,不妨也带回去给我姑姑(林微微部长)看一下。你就说……是我建议她看的,她觉得有兴趣就翻翻。”
这无疑是为这份构想又打开了一扇通往高层视野的窗户。
林晓更是直接,带着新闻人的职业敏感说道:“这构想写得真好!要不要我在《东平日报》上找个由头,发篇评论员文章,或者搞个系列报道,先造造势?”
“不行!”
杜珑立刻出声制止,语气果断而冷静,
【“晓晓,绝对不行!这样做等于直接把黄政推到了风口浪尖和刀尖上!
你想想,全省有多少国有企业?背后牵扯着多少人的利益和饭碗?
这份构想虽然是为了长远发展,但短期内必然会触动庞大的既得利益群体。
以黄政现在一个秘书的身份,根本承受不住如此凶猛的反扑和压力。
必须等待时机,至少要等到在常委会上有了初步共识;
或者由更高层级的领导主导推动时,才能考虑通过官方媒体引导舆论。现在,必须低调!”】
黄政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暗暗点头。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他成功地将自己的初步想法,通过这种私密而可信的渠道,传递给了关键人物(郑思思、林语嫣\/陈雨),并且引发了深入的讨论,更重要的是,杜珑精准地指出了风险所在,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冒进。
他脸上露出笑容,再次举起酒杯,打破了略显凝重的气氛:“好了好了,正事聊完!非常感谢各位美女的宝贵意见和高见!来,现在不想这些了,喝酒!今晚不醉不归!”
“干杯!”众人纷纷举杯,气氛重新变得热烈起来。
这场晚宴一直持续到深夜,大家谈天说地,关系在杯觥交错中拉近了许多。
然而,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在整个过程中,林语嫣始终以各种理由推脱,滴酒未沾。
她的目光时而落在与杜玲谈笑风生的黄政身上,时而又迅速移开,复杂难明,仿佛在坚守着什么,又像是在逃避着什么。
这个夜晚,对于黄政而言,是布局与收获之夜。
而对于林语嫣,则注定是一个心绪难平的漫漫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