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党校大门斜对面,一排装修各异的酒楼灯火通明,正是学员们解决口腹之欲和初次联谊的首选。
郑平、李依辉、蒙强和黄政四人懒得走远,便进了离得最近、看起来也还算干净的“来顺酒楼”。
服务员引他们进了一个小包厢。四人刚坐下,还没开始点菜,就听门外走廊传来一阵说笑声。
蒙强下意识抬头望去,正好与门外路过的一行人中为首者打了个照面。
“哟!曾县长!这么巧,你也来这期培训了?”蒙强站起身,热情地打招呼。
门外那人正是卢树县副县长曾子同。
曾子同闻声停下脚步,探头进来,脸上堆起职业化的笑容:“蒙县长!真是巧了。你们这也刚来?就你们四位?”
他目光在包厢内扫了一圈,尤其在年轻得过分的黄政脸上略微停顿了一下。
蒙强本是客套,顺口接道:“是啊,我们宿舍四个。你们呢?”
曾子同立刻接话:“我们也是四个,刚好一桌。碰上就是缘分,要不一起?也热闹点!”
他不等蒙强回应,就扭头朝门外喊道:“陈局,肖部,邓主任,都进来吧,碰上蒙县长了,咱们拼个桌!”
蒙强脸上笑容微微一僵,心里暗道失策,这曾子同倒是真不客气。
他有些歉意地看向郑平、李依辉,最后目光落在黄政身上,今晚毕竟是黄政做东。
黄政神色不变,微笑着对蒙强轻轻点头,用口型无声地说:“没事,蒙哥。”
很快,曾子同那边的三人也走了进来,包厢顿时显得有些拥挤。
八人重新落座,气氛微妙地发生了变化。
曾子同作为牵线人,主动介绍:
“蒙县长,这几位都是我室友,平宏市的精英。
这位是市规划局陈副局长,这位是市委统战部肖副部长,这位是浏明县委办邓主任。”
他介绍时刻意略去了“副”字,但那三人都很矜持地点头示意,并未纠正,显然默认了这种略显浮夸的称呼。
蒙强也只好介绍自己这边:“这位是电海县郑平副县长,这位是丰平县委组织部李依辉副部长,这位是东元市昌朋县石泉门乡党委黄政书记。”
郑平和李依辉都笑着补充了一句“副的”,姿态放得很低。
当介绍到黄政时,曾子同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重复道:“黄政?昌朋县石泉门乡……这名字我怎么听着这么耳熟?”
他故作沉思状,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几秒后,仿佛突然想起,脸上笑容变得有些意味深长,“噢——想起来了!我们卢树县的田天来县长,以前在昌朋县当副书记的时候,可是多次提到过黄书记啊!说你是年轻有为,志存高远……只是……”
他话说一半,故意停顿,拿起茶杯喝了一口,眼神瞟向别处,不再看黄政,那未尽之语里的微妙贬义,在场的人都听得出来。
黄政心中了然。田天来在昌朋县时与前任书记李胜利走得近,自己当初整顿石泉门乡班子,动了他的人(指邓权),他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评价。
这曾子同与田天来同县,显然是听到了些风声,此刻借机敲打,既卖了田天来一个人情,也想在初次见面的众人面前,压一压他这个过于年轻的“竞争对手”的风头。
郑平和李依辉都是官场老手,曾子同那瞬间变脸又恢复,以及话语里的机锋,他们看得清清楚楚。
李依辉眉头一挑,就要开口维护自己宿舍的小兄弟,郑平却在桌下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示意他稍安勿躁!
同时笑着把话接过去,巧妙地将焦点转移:“呵呵,都是年轻干部,有冲劲是好事。既然人都齐了,咱们就先点菜吧?黄政书记,今天你做东,你来点?”
他把点菜的主动权交还给黄政,既是对他地位的确认,也是一种无声的支持。
黄政接过菜单,看都没看,直接递给郑平,谦逊地说:“郑哥,还是您来点吧。我对吃的不挑剔,您随意安排就好,大家吃得舒服最重要。”
曾子同似乎想掌握主动权,伸手就要拿菜单:“哎呀,推来推去的多麻烦,我来点吧,我知道几个这里的特色菜……”
李依辉心里对曾子同的观感已经跌到谷底,见他还要反客为主,立刻抢先一步从郑平手中接过菜单。
脸上堆起看似热情实则不容拒绝的笑容:“曾县长,你是客,哪有让客人点菜的道理!今天这顿是我们304宿舍给小黄老弟接风,当然得我们来!大家都赶了一天路,也累了,咱们就随便吃点,早点回去休息,明天还要上课呢!”
他也不等曾子同反驳,直接对服务员报菜名:“一个回锅肉,一个毛血旺,一个红烧茄子,一个葱花煎蛋,再来个鱼头豆腐汤,炒个青菜。嗯……先来一箱啤酒吧,白酒就不喝了,明天还要上课。”
他点的全是实惠的家常菜,价格便宜,明显是不想让曾子同等人占黄政太多便宜。
黄政心里暗笑,这李哥真是个妙人,护犊子护得明目张胆。
他在桌子底下悄悄给李依辉竖了个大拇指。
蒙强则一脸尴尬,心里把自己骂了无数遍,怪自己多那句嘴。
这顿饭吃得可谓是其味不佳。曾子同几人显然觉得菜式简陋,酒也只是啤酒,兴致不高,话里话外带着点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主要和平宏市的几人交谈,隐隐将黄政他们这边孤立开来。
郑平和李依辉都是见多识广之人,也不动声色,偶尔插几句话,不冷场就行。
黄政更是乐得清静,默默吃饭,观察着众人的言谈举止,心中对这几人的性格和背景有了初步的判断。
草草吃完,曾子同几人便借口累了,先行告辞离开。
看着他们走出包厢,蒙强长长舒了口气,歉然道:“郑哥,李哥,黄政老弟,对不住,都怪我……”
李依辉摆摆手:“老蒙,不关你事,是有些人太拿自己当盘菜。”
郑平也笑道:“没事,正好看清了些人。党校就是这样,三教九流都有,很正常。”
四人结账出来,走在回党校的路上。
黄政故意放慢脚步,与曾子同三人拉开了些距离。
等曾子同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党校大门内,黄政才笑着对三位室友说:“郑哥,李哥,蒙哥,今晚对不住了,因为我的缘故,让大家没吃好也没喝尽兴。”
李依辉搂着他肩膀:“说的什么话!是那帮家伙没眼色!”
黄政神秘一笑:“走,别急着走,跟我来,咱们回宿舍继续。”
他领着将信将疑的三人走到校门口一旁,夏林已经开着车在那里等候。
黄政打开后备箱,里面赫然是几个精致的保温食盒和几瓶用普通袋子装着但一看就知道不凡的酒。
“李哥,蒙哥,帮忙提下菜。”黄政自己则拎起那几瓶酒和一条没有标识的特供烟,还有一小罐茶叶,低声对夏林交代了几句,然后对三位室友笑道,“走,回咱们304,继续下半场!”
回到宿舍,关上门,小小的空间顿时成了独立王国。
黄政将食盒一一打开,里面是还冒着热气的硬菜:油亮诱人的红烧肘子、香气扑鼻的白切鸡、清蒸鲈鱼、蒜蓉开边虾,还有几样精致的小炒。那几瓶酒也露出了真容——飞天茅台。
“嚯!老弟,你这是早有准备啊!”蒙强眼睛一亮,路上的那点郁闷一扫而空。
李依辉更是直接拍手:“好小子!够意思!我就说刚才没喝痛快!”
郑平也笑着摇头:“黄政啊黄政,你这心思,可不像个24岁的年轻人。”
四人重新摆开架势,用茶杯当酒杯,倒上醇香的茅台,就着丰盛的菜肴,气氛瞬间热烈起来,与之前在酒楼时的拘谨和暗流涌动判若两地。
“来,第一杯,敬缘分!敬咱们304!”郑平举杯提议。
“干杯!”四人一饮而尽。茅台醇厚的口感让李依辉和蒙强赞不绝口。
几杯酒下肚,话匣子彻底打开。
李依辉愤愤不平地说:“那个曾子同,什么东西!仗着跟田天来有点关系,就目中无人!田天来在昌朋县那点事,谁不知道?要不是靠着……哼!”
郑平相对沉稳,摆摆手:“依辉,慎言。党校里人多眼杂,心里有数就行。黄政老弟年纪轻轻能到这个位置,有些非议很正常。关键是自己要立得住,干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比什么都强。”
蒙强点头附和:“郑哥说得对。黄政老弟,别把那家伙的话放心上。我看你为人处世,比很多老油子都强。”
黄政感激地给三人斟满酒,诚恳地说:“谢谢三位哥哥维护和开导。我资历浅,很多地方还要向三位哥哥学习。至于那些闲言碎语,我要是放在心上,也走不到今天。我来党校,就是真心想学点东西,交几位真朋友。”
他这份不卑不亢、坦诚豁达的态度,更是赢得了三人的好感。
话题渐渐从刚才的不快,转向了各自的工作经历、县里的风土人情,以及对当前一些政策的看法。
黄政虽然年轻,但思路清晰,见解独到,尤其是在谈到石泉门乡工业园区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时,其展现出的魄力、智慧和务实精神,让郑平三人都暗自点头,彻底收起了因他年龄而产生的那一丝轻视。
酒至半酣,黄政又泡起了从杜老爷子那里得来的大红袍,茶香与酒香交织,谈兴更浓。
这场宿舍夜话,直到深夜才结束。通过这顿“第二场”,黄政不仅化解了初来乍到的不愉快,更用真诚和实力,初步赢得了三位级别高于他的同学的认可和友谊。
这对他未来三个月的学习,乃至更长远的仕途,都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影响。
304宿舍的这个小团体,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种坚实的纽带。
窗外,省城的夜色正浓,而党校宿舍里的这盏灯,照亮了四个基层干部交流与碰撞的思想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