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秘闻与抉择
藏经阁的时光静谧而充实。林阳每日除了完成墨渊交代的整理典籍任务,便将所有心神沉浸在浩瀚书海之中。他并未急于去寻找那些高深莫测的功法秘术,而是首先系统地查阅所有与筑基相关的典籍,从最基础的《筑基概要》到偏门的《筑基异闻录》,乃至一些残缺的古籍手札,都不放过。
他需要最全面的信息,来为自己的道途做出最稳妥的抉择。那枚被做了手脚的筑基丹,如同悬在头顶的警钟,时刻提醒他修行路上步步惊心。
在翻阅一本名为《南域奇物志》的残卷时,一段关于“天晶草”的记载引起了他的注意。此草并非炼制筑基丹的主药,却在一张名为“五行蕴基散”的古方中被提及为辅药之一。据残卷描述,天晶草生于极阴之地,却吸纳星辰精华,叶片如水晶,蕴含一丝微弱的、近乎平衡的五行精气,有调和五行、稳固根基之效。
“五行蕴基散……”林阳记下了这个名字,心中微动。这似乎是一种比筑基丹更古老、更注重根基的筑基辅助之物,或许对他有所启发。但古方残缺,主药不明,天晶草也极为罕见,此路暂时不通。
他又在另一枚专门记录各种炼丹失败案例和丹药鉴别方法的玉简中,找到了关于“蚀灵散”的详细描述,与他自己借助残玉感知到的情况完全吻合。这让他更加确信那枚筑基丹的问题,也加深了对孙执事其人的忌惮。
这一日,他正在整理一批关于宗门地理和周边险境记载的玉简,为日后可能的外出寻找机缘做准备。一枚看起来十分古旧的玉简中,除了记载百草宗周边山川地貌,还附带了一则语焉不详的秘闻随笔:
“……余昔年游历幽寂山谷深处,曾于一处寒潭畔,偶见一奇草,三叶如晶,映月生辉,似与《奇物志》所载‘天晶草’类同。然潭中有凶物盘踞,气息阴寒,余未敢近前,匆匆离去,甚憾……”
幽寂山谷!林阳目光一凝。他记得大纲中提到,第二卷道基初筑的开始,便是宗门组织的“幽寂山谷”试炼,目的是争夺筑基丹主药。这则随笔似乎暗示,在那山谷中,可能不仅存在筑基丹主药,还有罕见的天晶草!
这个发现让林阳心思活络起来。如果能在幽寂山谷中找到天晶草,或许能对他筑基有所帮助。即便不用于那虚无缥缈的“五行蕴基散”,此草蕴含的平衡精气,也可能在冲击筑基时起到稳定心神、调和灵力的作用。
但同时,风险也极大。幽寂山谷是宗门试炼之地,本就凶险,更有其他弟子竞争。而那寒潭中的“凶物”,连留下随笔的前辈都忌惮不已,其实力恐怕至少相当于筑基期修士。
去,还是不去?
林阳陷入沉思。稳妥起见,自然是等待宗门安排,参加正式的试炼,依靠宗门力量相对安全地获取筑基丹主药。但那样一来,得到的筑基丹是否安全?孙执事是否还会暗中作梗?而且,天晶草这等奇物,在正式试炼中恐怕会引起争夺,甚至未必能遇到。
若是独自提前前往,风险倍增,但或许能抢占先机,避开大部分竞争,秘密获取天晶草,甚至……有机会找到其他机缘。
“风险与机遇并存……”林阳轻轻叩着桌面,眼神闪烁。他的性格是稳健谨慎,但并非怯懦不前。当机遇出现时,在经过充分评估和准备后,他也敢于行险一搏。
目前距离大纲中提到的宗门组织试炼应该还有一段时间。他需要利用这段时间,尽可能提升实力,尤其是保命能力。同时,要更详细地查阅关于幽寂山谷的一切记载,特别是那处寒潭的位置和所谓“凶物”的信息。
他将那枚记载了秘闻的玉简小心收好,心中已隐隐有了决断。他不会贸然行动,但探索幽寂山谷,寻找天晶草乃至其他筑基机缘,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备选方案。
接下来的日子,林阳的阅览重点开始转向宗门地理志、妖兽图鉴、以及各种低阶实用法术,如敛息术、轻身术、侦查术等。他依旧每日温养青藤鞭,练习《缠丝劲》和《柳絮随风步》,并开始尝试修炼那门得自葫芦残玉的《元磁剑罡》残诀,哪怕只是理解其灵力运转的皮毛,也对提升他的攻击力和对力量的掌控大有裨益。
藏经阁不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宝库,更成为了他规划下一步行动、积蓄力量的基地。一股暗流,在这份平静下悄然涌动。林阳的筑基之路,注定不会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