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祭祖的余波尚未平息,那份“随行命妇班首,入内殿观礼”的殊荣,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京城权贵圈中激起的涟漪一圈圈扩散,经久不息。茶楼酒肆,深宅内院,无人不在谈论战王妃虞怀瑾,谈论她那传奇般的逆袭,谈论她那一门俊杰的子女,更谈论那前无古人的太庙恩典。
然而,所有人都以为这已是荣耀的极致时,更大的风暴,正在金銮殿上酝酿。
新年的第一次大朝会,百官齐聚,气氛庄严肃穆。龙椅上的皇帝,神情威严肃穆,目光扫过下方济济一堂的臣工,在掠过已然“荣养”、只着亲王常服站在勋贵首位的墨骁珩时,微微停顿,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冗长的政务奏报一一进行,眼看朝会即将按部就班地结束,皇帝却忽然抬手,制止了正准备宣布退朝的内侍。
整个金殿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皇帝身上,心中暗自揣测。
皇帝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大殿的每一个角落:“近日,朕时常思虑,何为治国之根本?是开疆拓土?是充盈国库?还是律法严明?”
众臣屏息,不知皇帝为何突然有此一问。
“这些固然重要,”皇帝自问自答,目光变得深远,“然朕以为,治国之根本,在于家。家齐,而后国治。一家不治,何以治天下?”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扫过众人,最终定格在墨骁珩身上,语气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故而,今日,朕要在这金殿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褒奖一人。此人于国有大功,然其功,不在朝堂,不在沙场,而在闺阁,在家宅!”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褒奖一个不在朝堂、不在沙场的人?还是在金殿之上?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一些老成持重的老臣微微蹙眉,觉得此举未免有些逾越规制。而更多心思活络的,已经隐隐猜到了皇帝要褒奖的是谁。
果然,皇帝接下来的话,印证了他们的猜测。
“战王妃,虞氏怀瑾,上前听旨——”皇帝的声音洪亮,带着一丝罕见的激昂。
早已等候在殿外,依制前来谢恩的虞怀瑾,在内侍的引导下,垂首敛目,步履沉稳地步入金殿。她依旧穿着亲王妃的礼服,但并未过分华丽,通身的气度却让这庄严肃穆的金殿都仿佛明亮了几分。
所有文武百官的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她身上。有好奇,有审视,有惊叹,亦有不解甚至隐含的非议。一个女子,踏入这象征着最高权力、向来是男人天下的金銮殿,本就是破天荒的事情。
虞怀瑾走到御阶之下,依照礼制,盈盈跪拜:“臣妇虞怀瑾,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看着她,目光中满是欣赏,朗声道:“虞氏,你可知,朕为何召你上殿?”
虞怀瑾垂首,声音清晰而平静:“臣妇愚钝,请陛下明示。”
“好,那朕就告诉你,也告诉这满朝文武!”皇帝站起身,居高临下,声音如同黄钟大吕,震响在每个人心头,“朕褒奖你,褒奖你八个字——教子有方!治家有道!”
他环视群臣,语气激昂:“诸位爱卿都已知晓,战王府昔日是何光景!王爷重伤,子女顽劣,家道中落,可谓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穿透力,将昔日战王府的窘迫赤裸裸地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然,自虞氏嫁入,不过十数载!”皇帝话锋一转,气势磅礴,“再看如今!战王康复,重振雄风!长子墨云辰,少年状元,清贵翰林,于国有功!次子墨云锋,少年将军,威震边关,于国有功!幺女墨云柔,商界奇才,惠泽百姓,于国有功!便是其小姑墨玉琳,亦成镇国公府贤妇,家风清正!”
他一口气将战王府子女的成就道来,每说一句,都如同重锤,敲打在众人心上。
“试问,若无虞氏呕心沥血,悉心教导,因材施教,何来今日之‘墨氏三杰’?若无虞氏殚精竭虑,持家有方,扭转乾坤,何来今日之战王府复兴?”
皇帝的目光锐利地扫过那些面露不以为然之色的臣子:“或许有人觉得,相夫教子,持家理事,不过是妇人本分,何须如此大张旗鼓,甚至破例宣上金殿?”
他冷哼一声:“荒谬!若天下妇人,皆能如虞氏这般,将‘本分’做到极致,将顽石琢成美玉,将败局转为胜势,将一家之兴旺,扩展为对朝廷、对天下有所贡献,那我朝何愁不人才辈出?何愁不家国永固?”
这一番话,掷地有声,将虞怀瑾的个人功劳,提升到了“稳固国本”的高度!那些原本心存疑虑的大臣,此刻也哑口无言,细细思量,竟觉皇帝所言,并非没有道理。
皇帝重新看向跪伏在地的虞怀瑾,语气转为温和却无比郑重:“虞氏怀瑾,你以女子之身,行教化之功,立治家之范。你的功绩,不亚于朝堂上任何一位能臣干吏!你,堪为天下女子之典范!”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传遍大殿:“故,朕特赐你封号——‘典范夫人’!享超品诰命俸禄,见后妃可不跪,以示朕褒奖教化,崇扬家风之决心!望你,亦望天下女子,皆能以你为楷模,明理知义,相夫教子,光耀门楣,亦为我朝盛世,贡献巾帼之力!”
“典范夫人”!
享超品诰命俸禄!见后妃可不跪!
这已不仅仅是荣誉,这几乎是确立了一个女子在礼法制度内,所能达到的至高地位!其尊荣,甚至超越了许多有实权的宗室郡王!
金殿之上,寂静无声。所有人都被这接连而来的、一次比一次更重的恩宠与肯定,震得心神摇曳。
虞怀瑾亦是心潮澎湃,她深深叩首,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却依旧保持着从容:“臣妇……虞怀瑾,叩谢陛下天恩!陛下隆恩,臣妇惶恐,唯有时刻谨记陛下教诲,不敢有负‘典范’二字!”
“好!”皇帝满意地颔首,“平身吧。”
虞怀瑾缓缓起身,垂首退至一旁。她能感受到那来自四面八方的、混杂着震惊、钦佩、羡慕乃至一丝嫉妒的复杂目光。但她心中一片澄明。
这份荣耀,太重,太耀眼。
但它并非凭空而来。这是她用十余年的心血、智慧、坚韧与爱,一点一滴浇灌而出。是她将一手世人眼中的“烂牌”,打成了如今这令人艳羡的“春天带炸”。
墨骁珩站在勋贵队列之首,看着殿中那个承受着万千瞩目,却依旧沉静如水的女子,心中充满了无与伦比的骄傲与柔情。他的星辰大海,正在这至高殿堂,散发着连日月都难以掩盖的光芒。
皇帝金口玉言,“典范夫人”虞怀瑾之名,伴随着“教子有方,治家有道”这八个字的至高评语,如同最迅疾的风,瞬间传遍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并必将随着驿道,传遍天下。
从一手烂牌,到天下典范。
虞怀瑾走过的路,已成为这个时代最传奇的注脚,激励着无数人。
而属于她和战王府的星辰大海,在这一刻,绽放出了最极致、最圆满的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