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学聚会后,兰凤似乎与我的联系紧密了一些。
或许历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她的内心也早已释然并归于平静。
“华华,这次同学聚会怎么没有见到芝兰?”
我沉吟片刻,“芝兰在家带孙子吧,她的第一个孙子刚出生。”
兰凤沉默片刻,有些低沉的声音,“好久没有联系她了,什么时候有空,约上小丽,咱们几个最好的朋友一起聚聚吧?”
是啊,经过两世,芝兰、小丽都是我最要好的朋友。
而兰凤……
我寻思着说道:“好啊!我联系她们,小丽这次也没来聚会。咱们约一个时间好好聚聚。带上家人一起?”
兰凤的声音立刻充满了笑意,“好啊!带上家人一起,就在你家的别墅聚一聚吧?”
我爽快应允,“好啊,就这么说定了!约好了,我联系你!”
我把手机放在桌子上,叹了一口气。
子豪从身后走过来,轻轻搂着我,在我耳边低语,“怎么啦?老婆!不开心吗?”
我转身回头抱着他,“没有不开心,就是兰凤突然打电话想约几个好友见面聊聊。”
“那好啊!怎么突然叹气了?”子豪一脸疑惑。
“兰凤突然间如此亲密,还有些不习惯吧!”
“那是,自从她与宇辉结婚生子后,我们就很少联系。也许……嗯!她突然想起过去的老同学老朋友,也正常。别多想啊!”
我点头,把脑袋深埋入子豪的胸膛。
虽然年过五旬,但我依然与子豪恩爱如初,除了那一方面少了很多次数。
“今晚,想吗?”子豪用唇索取我的,他的精力也不如从前,但不影响我们的互动。
我羞涩的搂紧他,“子豪……”
子豪的吻温柔而绵长,带着我们熟悉了数十年的气息,轻易地抚平了我心中那点因兰凤电话而引起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涟漪。
年过五旬,我们的身体不再像年轻时那般急迫与热烈。
但这份相濡以沫的亲密,却如同陈年佳酿,愈发醇厚醉人。
肌肤相亲间,是无声的懂得与深深的依恋。
翌日清晨,我在子豪依旧沉稳的怀抱中醒来,阳光透过纱帘,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想起昨日的电话,我拿起手机,先联系了芝兰。
电话接通,那边传来婴儿咿咿呀呀的可爱声音,以及芝兰略显疲惫却充满幸福感的嗓音:“华华?怎么这么早?”
“打扰你带孙子啦?”我笑着打趣,随即说明了兰凤想聚会的意思。
芝兰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语气带着些许惊讶,但很快便化为了然:
“兰凤啊……真是好久没见她了。行啊,聚聚也好,看看她现在什么样了。我这孙子乖得很,带出去没问题!正好让你们都看看我的大胖孙!”
芝兰的语气里是掩不住的骄傲。
接着我又打给了小丽。
小丽性格向来爽利,一听就乐了:“哟!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兰凤大小姐居然主动约我们?必须聚啊!我都多少年没见着她了!时间地点你们定,我随时奉陪!”
小丽那股热络劲儿,瞬间冲散了最后一丝微妙感。
安排好两位好友,我给兰凤回了电话,告诉她时间暂定在下周末,地点就在我们家别墅的花园,可以烧烤,也可以让厨师准备些家常菜,孩子们愿意来也欢迎。
兰凤在电话那头的声音明显轻快了许多,连声说好,并主动提出她会带些她先生宇辉酒窖里的好酒过来。
放下电话,我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花园里子豪正在修剪花草的背影,心中一片宁静。
或许子豪说得对,兰凤只是突然想起了过去的老朋友。
岁月流逝,能留在记忆深处的,往往是那些最纯粹的情谊。
而曾经的芥蒂,在漫长的时间面前,或许真的已经变得无足轻重了。
周末转眼即至。
夏末秋初的天气正好,天高云淡,微风和煦。
我们家宽敞的花园里早已布置妥当,长桌上摆满了美食水果,烧烤架也准备就绪。
芝兰最先到,抱着她那个白白胖胖、见人就笑的孙子,立刻成了全场的焦点。
我和小丽围着她,逗弄着孩子,话题自然围绕着育儿经和孙辈的趣事展开,笑声不断。
过了一会儿,兰凤和她的先生宇辉到了。
身后跟着他们的是身姿挺拔如松,面容清俊的孩子,耀轩。
宇辉看起来愈发的温和儒雅,他的手里果然提着两瓶看起来价值不菲的红酒。
兰凤今天穿了一条淡紫色的连衣裙,妆容清淡,比起同学聚会时,少了几分疏离,多了几分柔和。
她看到芝兰怀里的孩子,眼睛一亮,也凑过去逗弄,还从包里拿出一个包装精致的小金锁作为见面礼。
“没想到,最小的芝兰也当上奶奶了。”
兰凤笑着感叹,语气里没有嫉妒,只有纯粹的感慨。
小丽快人快语:“可不是嘛!你这动作可得抓紧了!”
这话一出,气氛瞬间有些凝滞。
兰凤和宇辉结婚晚,孩子自然出生迟一些。
兰凤脸上的笑容淡了些,但很快又恢复自然,轻轻挽住宇辉的手臂,笑了笑,又向大家介绍她的儿子,
“我们的儿子耀轩才读高中。”
宇辉也温和地拍拍她的手,眼神里满是包容。
兰凤继续喃喃道,“原本计划生二胎,但我的身体不允许。没有你们的好运气,都有了几个孩子了。”
兰凤说着转向我,“尤其是华华,一口气生了七个,都是多胞胎。多好!”
她的语气里除了感叹听不出别的意味,或许,如今的她真的看淡了人间世事。
我赶紧打圆场,招呼大家吃东西。
子豪和宇辉很快便聊到了一起,从红酒聊到高尔夫,再到当下的经济形势,倒是颇为投缘。
我们四个女人则围坐在一起,吃着水果沙拉,喝着香槟,最初的生疏感很快在回忆往事的笑声中消散。
我们聊起高中时谁暗恋谁,聊起大学时的糗事,聊起刚工作时的懵懂……
那些共同经历的青春岁月,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我们再次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兰凤的话并不多,但大多数时间都在微笑着倾听,偶尔补充一两句,眼神里带着一种仿佛隔岸观火般的宁静与怀念。
她似乎很享受这种置身于老友中间、无需伪装、也无需计较过往的氛围。
夕阳西下,花园里的灯串亮起,如同地上的星辰。
耀辉与我的双胞胎女儿瑾瑜和瑾娴坐在一起吃着烧烤,喝着啤酒。
看起来气氛挺和谐,我看看几个孩子,又转头看向兰凤。
“你家耀轩读高几?在什么学校读书啊?”
兰凤眯着眼睛追着她的儿子,眼里满目爱怜。
“他呀!在一中读高三。很懂事,像他爸爸。”
我们都为她感到欣慰,芝兰和小丽都纷纷应和,“耀轩真的很像年轻时的宇辉,沉稳可靠。”
兰凤品了一口红酒,脸上洋溢着母爱的光芒。
“是啊!有他一个也足够了。我和宇辉过得很安逸。”
“那就好!那就好!”
兰凤看着我的双胞胎女儿,露出一丝艳羡。
“华华,我就想要一个女儿,妈妈的小棉袄。你看你的两个宝贝女儿,真可爱!”
她顿了顿,又回头看向我。
“瑾娴和瑾瑜也读高中了吧?”
我收回对兰凤审视的目光,“是的,她们也在一中,读高二了。”
兰凤面露惊喜,“这么说,他们几个孩子还挺有缘分的,都在一个学校。”
我点点头,芝兰朝我眨眨眼。
或许是我们对孩子的注目礼被他们感知到,瑾瑜站起身快步跑到我身旁。
“妈妈,你们在说我们的坏话吗?一直看着我们。”
我用手轻轻拍拍她的胳膊,温柔的说:“瑾瑜,过来与兰凤阿姨打一声招呼。”
瑾瑜乖巧的走上前,“兰凤阿姨好!”
兰凤立刻笑了,用手轻轻拉住她的手,“瑾瑜,真漂亮!像你妈妈年轻时候的样子。”
瑾瑜有些害羞的低下头,回头看向我。
兰凤继续拉着她的手,“瑾瑜,刚才你和耀轩哥聊得开心吗?他与你们在一个学校读书。”
瑾瑜点点头,细声说着,“很开心,耀轩哥口才很好!”
兰凤用手轻轻拍拍瑾瑜的手背,“好孩子,以后有空来我家玩。阿姨给你们做好吃的。”
瑾瑜点点头,“嗯!谢谢阿姨!”
“去吧!你们继续玩!”兰凤最终放开了我女儿的手。
我心里了然,芝兰和小丽也给了我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看来,兰凤这次突然过来,带着儿子耀轩。
想必是想与我们结为亲家吧!
虽然不喜欢她这种带着目的的小心机,不过耀轩看起来是好孩子……
承煜和启辰家的孩子在草地上追逐嬉戏。
子豪与志刚、宇辉、周文还在品酒畅谈,我们四个女人则靠坐在藤椅里,享受着这难得的静谧与温馨。
“真好,”小丽微醺,满足地叹了口气,“好像又回到了从前,只是我们都不再年轻了。”
芝兰拍着怀里睡着的孙子,温柔地说:“是啊,但看着孩子们,又觉得一切都值得。”
兰凤望着远处与子豪相谈甚欢的宇辉,轻声说:“能像这样平静地坐在一起,聊聊过去,看看现在,就很好。”
我看着她被灯光柔化的侧脸,心中最后一点隔阂也终于消散。
时间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容颜和境遇,但也赋予了我们理解和包容的能力。
曾经的亲密,后来的疏远,再到如今心照不宣的和解与重聚,这或许就是生活最真实的模样。
聚会散场时,我们约定以后要常聚。
兰凤临走前,用力地拥抱了我一下,在我耳边轻声说:“华华,谢谢。”
我拍了拍她的背,一切尽在不言中。
她回头与瑾瑜和瑾娴打着招呼,“两个宝贝姑娘欢迎常来兰凤阿姨家玩,耀轩哥会很欢迎你们的。”
送走所有客人,我和子豪依偎在花园的秋千上,夜风带来花草的清香。
“看来,这次聚会很成功。”子豪低声说。
“嗯,”我靠在他肩上,“感觉像是……给我们的青春,补上了一个温柔的结尾。”
他低头吻了吻我的头发:“不,是开启了另一段温暖的友情,属于我们这个年纪的友情。”
我有些失笑,“或许,还开启了新的恋情。”
啥?子豪似乎没有转过弯来。
“傻瓜!”我含笑嘲弄他。
子豪听到我的话,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失笑摇头,将我紧紧地搂入怀中,下巴轻轻抵着我的头顶。
“你啊,想得可真远。”
他语气里带着无奈的宠溺,“孩子们才多大,刚见一面你就想到那儿去了?”
我在他怀里蹭着找到更舒适的位置,轻声道:“不是我多想,是兰凤的表现太明显了。她看瑾瑜和瑾娴的眼神,那种热络,还有特意让耀轩跟她们接触……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年轻时就好强,想要的就会努力去争取。如今在孩子的婚事上,怕是也存了这份心。”
子豪沉默了片刻,大手一下一下地轻抚我的后背。
“耀轩那孩子,我看着倒是不错,沉稳有礼,像宇辉,是个靠谱的。兰凤和宇辉教育出来的孩子,品性应该差不了。”
“是啊,”我叹了口气,“孩子是好孩子。我只是……不太喜欢这种带着明确目的的接近。感情的事,最讲究水到渠成,强求不得,也安排不来。”
“我明白你的顾虑。”
子豪的声音沉稳而令人安心,“但孩子们的路,终究要他们自己去走。我们做父母的,能做的就是帮他们把把关,创造些自然相处的机会,最终的选择权,还是在孩子们自己手里。瑾瑜和瑾娴都是聪明有主见的孩子,她们知道什么样的人适合自己。”
这话点醒了我。
是啊,我这两个女儿,看似乖巧,内里却都极有主意。
瑾瑜外表文静,内心敏感而坚定;
瑾娴活泼开朗,眼光却很高。
她们不是能被轻易左右的孩子。
“那……我们就顺其自然?”我抬头看他。
“对,顺其自然。”
子豪肯定地点点头,“既不阻拦,也不刻意撮合。让他们年轻人自己相处,是缘分自然跑不掉,不是缘分我们强求也没用。至于兰凤那边……”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意,“她示她的好,我们接我们的善意,但核心界限把握住就行。多年的老同学了,这点默契和分寸,想必她也有。”
听了子豪的话,我心里的那点纠结豁然开朗。
是啊,岁月赋予我们的,不应该只是猜疑和防备,更应该是包容的智慧和从容的心态。
接下来的日子里,兰凤果然如我们所料,联系比以前频繁了许多。
有时是约我喝茶,聊天中总会不经意地问起瑾瑜、瑾娴的学习和生活趣事;
有时则会以“耀轩学校里发了什么复习资料,对高二学生也有用”为由,让耀轩送来我们家;
甚至还会邀请我们全家,尤其是带着两个女儿,去参加宇辉公司举办的一些家庭日活动。
我们秉持着“顺其自然”的原则,不卑不亢地应对。
对于兰凤的邀请,合情合理的便欣然前往,让几个孩子有更多接触的机会;
对于她过度的热情和暗示,则巧妙地转移话题,或是一笑置之。
而孩子们的世界,则单纯得多。
耀轩确实是个优秀的少年,学识渊博,谈吐得体,对学妹们也颇为照顾。
瑾瑜和瑾娴起初只是把他当作一位友善的学长,相处自然。
随着接触增多,我观察到,瑾娴似乎对耀轩更亲近一些,她会主动向他请教问题,和他分享学校的趣事,看着耀轩时眼睛亮晶晶的。
而耀轩,对活泼开朗的瑾娴也似乎格外有耐心,笑容都多了几分。
瑾瑜则依旧保持着她的文静,与耀轩保持着适当的距离,更像是对一位优秀学长的欣赏。
一次,兰凤又邀请我们去看画展。
结束后,几个孩子走在前面,兰凤看着耀轩和瑾娴并肩讨论画作的背影,忍不住在我耳边低声感叹,语气带着掩饰不住的期待:“华华,你看他们俩,聊得多投机。要是真能成,我们可就亲上加亲了。”
我看着她眼中闪烁的光,只是微笑着,不着痕迹地挽住子豪的胳膊,淡淡回应:
“孩子们还小,未来的路长着呢,让他们自己慢慢处吧。”
子豪默契地接话,将话题引到了画展本身的艺术价值上。
兰凤看了看我们,似乎也明白了我们的态度,笑了笑,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回家的车上,瑾娴还在兴奋地说着画展的见闻,尤其对耀轩的见解赞不绝口。
瑾瑜则安静地看着窗外,不知在想些什么。
我和子豪对视一眼,心中了然。
命运的丝线似乎正在悄然牵动,但最终会编织出怎样的图案,谁也无法预料。
我们能做的,就是守护在侧,给予孩子们足够的空间和自由,让他们遵循自己的内心,去书写属于他们自己的青春故事。
无论结局如何,这份历经岁月沉淀后重新连接起来的友情,以及下一代人之间自然萌发的情谊,都已然是生活赠予我们的,一份意外而珍贵的礼物了。
夜色中,家的灯火越来越近,温暖而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