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省扫黑除恶深化攻坚行动收官的庆功烟花尚未散尽,林念初却在省委政法工作会议上抛出了一个沉重的话题:“黑恶势力的滋生,根源在于基层治理的薄弱和法治观念的缺失。我们打垮了一个‘龙哥帮’、一个王虎,但如果不筑牢长效机制,迟早还会冒出新的黑恶势力。今天起,我们启动‘汉江筑魂工程’,以‘法治筑基、文化润心、科技赋能’三大抓手,让平安成为汉江省最鲜明的底色,让共赢理念真正融入血脉!”
一、法治筑基:织密天网,精准防患
“筑魂先筑法,没有健全的法治体系,扫黑除恶就是‘打一阵、好一阵’。”林念初的手指在虚拟屏幕上滑动,《汉江省扫黑除恶长效机制二十条》清晰呈现,“第一,建立‘黑恶势力动态监测平台’,整合公安、检察、法院、信访等12个部门的数据资源,对涉黑涉恶线索进行实时抓取、智能分析,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坚定:“第二,推行‘政法干部包联市县制度’,全省200名政法骨干一对一包联11个地级市、83个县市区,每月下沉调研不少于5天,重点排查基层治理漏洞和‘保护伞’苗头,一包三年,责任终身。第三,完善‘群众监督奖励机制’,设立1000万元专项奖励基金,对举报黑恶势力线索属实的群众,最高奖励50万元,同时建立严格的举报人保护制度,确保群众举报无后顾之忧。”
“林书记,动态监测平台的技术难度不小,数据整合也涉及多个部门,推进起来恐怕阻力很大。”省大数据管理局局长面露难色。
“阻力再大也要上!”林念初态度坚决,“我已经协调联盟技术团队,提供‘星脉智能分析系统’支持,数据整合由省委牵头,哪个部门推诿扯皮,就追究哪个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话音刚落,虚拟屏幕上突然弹出一组实时数据:平台试运行三天,已抓取疑似涉黑涉恶线索47条,其中3条经初步核查属实,涉及基层村干部侵占集体资产、娱乐场所涉黄涉赌等问题。“大家看,这就是科技的力量。”林念初语气沉重,“这些线索如果不及时发现,很可能演变成新的黑恶势力。”
与此同时,政法干部包联工作迅速展开。省检察院检察官赵琳包联的清和县,刚到任就收到群众匿名举报:县住建局某股长利用职权,勾结房地产开发商强拆民房,还雇佣社会闲散人员威胁村民。赵琳立刻暗中调查,收集到该股长收受开发商贿赂、暴力拆迁的铁证,随后联合县纪委监委将其抓获,相关开发商也被依法查处。
“林书记,包联制度太有效了!”赵琳在汇报时激动地说,“基层的问题,只有沉下去才能发现。我们已经排查出基层治理漏洞127个,制定整改措施156条。”
群众监督奖励机制也成效显着。仅一个月,全省就收到群众举报线索832条,经核查属实217条,发放奖励资金320万元。宁和县村民张强举报村支书挪用扶贫资金,不仅拿到了20万元奖励,还亲眼看到村支书被依法判刑,他激动地说:“现在举报有奖励、有保护,我们再也不怕黑恶势力报复了!”
二、文化润心:春风化雨,筑牢防线
“法治是硬约束,文化是软实力。要让扫黑除恶深入人心,必须从思想上根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林念初在全省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启动“汉江清风文化工程”,将法治文化、共赢理念融入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是打造“法治文化长廊”。在全省1200个行政村、300个社区,建设集法治宣传、案例展示、法律咨询于一体的文化长廊,用通俗易懂的漫画、短视频、方言快板等形式,宣传扫黑除恶政策和法律法规。星源村的文化长廊刚建成,就吸引了大量村民前来观看,老陈指着墙上的漫画说:“这些画一看就懂,以后谁再想欺负人,我们就知道该怎么保护自己了。”
其次是开展“法治进万家”活动。组织政法干警、律师、志愿者组成“法治宣讲团”,深入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宣讲活动。宣讲团成员用身边的案例现身说法,结合互动问答、模拟法庭等形式,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治意识。在青阳市某中学,宣讲团成员讲述了“龙哥帮”残害青少年的案例,引发学生们的强烈共鸣,不少学生当场表示要做法治的守护者。
最具创新的是推出“共赢文化Ip”。林念初邀请联盟文化专家与地球艺术家合作,创作了以“星仔”“江娃”为原型的动漫形象,讲述他们携手扫黑除恶、守护家园的故事。动漫在电视、网络平台播出后,迅速成为爆款,全网播放量突破10亿次。衍生的文具、玩具、文创产品深受青少年喜爱,“星仔江娃,扫黑除恶靠大家”的口号传遍汉江省的大街小巷。
“林书记,文化润心的效果太明显了!”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汇报时,语气兴奋,“现在全省群众的法治意识明显增强,主动参与扫黑除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甚至有村民自发组建‘治安巡逻队’,协助民警维护秩序。”
林念初笑着点头:“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我们要让法治理念、共赢精神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让黑恶势力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三、科技赋能:智能防控,守护安宁
“要实现长治久安,必须用科技为平安加码。”林念初牵头制定《汉江省智能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规划》,投入50亿元,打造“天地人”一体化防控网络。
天上,部署100架“星脉智能无人机”,配备热成像仪、高清摄像头和智能识别系统,对全省偏远山区、边境口岸、星际物流通道进行24小时巡逻监控,实时传输画面和数据,实现“空中巡查无死角”。在宁和县的深山里,无人机发现了一伙非法采矿的歹徒,立刻将位置信息传输给附近的民警,民警迅速出击,将歹徒当场抓获。
地上,建设“智能治安防控网”。在全省所有乡镇、社区、重点路段,安装50万个智能监控摄像头,接入“星脉智能分析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打架斗殴、聚众赌博、可疑人员等异常情况,实时报警。青阳市的一家KtV里,几名男子酒后斗殴,监控摄像头立刻报警,附近的巡逻民警3分钟内就赶到现场,将斗殴人员控制住。
人中,推广“智能警务终端”。为全省10万名政法干警、基层干部配备智能终端,集成身份识别、线索上报、应急调度、法律咨询等功能,实现“问题现场上报、指令实时下达、处置快速高效”。江山市某社区网格员在巡查时,发现一名可疑人员,通过智能终端上传其照片和位置信息,系统迅速识别出该人员是网上通缉的逃犯,民警随后将其抓获。
科技赋能不仅提升了治安防控效率,还为群众提供了便捷的服务。群众通过手机App,就能实现报警求助、法律咨询、线索举报等功能,平均响应时间从原来的15分钟缩短至3分钟。“现在太方便了,遇到问题手机一点,警察就来了!”江山市市民李女士笑着说。
然而,科技防控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有不法分子试图利用黑客技术攻击智能治安防控系统,篡改数据、干扰监控。“林书记,系统遭遇不明黑客攻击,部分监控摄像头暂时失灵!”省公安厅技术负责人紧急汇报。
林念初立刻下令:“启动应急防护预案,让联盟技术团队协助防御;同时,成立网络安全专项工作组,追查黑客来源,依法严惩!”
经过24小时的紧张奋战,黑客攻击被成功抵御,网络安全专项工作组也查明,黑客是暗星财团的残余势力,试图通过攻击智能治安防控系统,制造社会混乱。最终,相关黑客被依法抓获,其背后的组织者也被一网打尽。
四、硕果盈枝:共赢安澜,逐梦远航
“筑魂工程”实施一年后,汉江省的社会治安状况实现了质的飞跃:全省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78.5%,涉黑涉恶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96.2%,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到99.8%,位居全国第一;基层治理漏洞整改完成率达到100%,“保护伞”问题得到根本遏制;法治文化普及率达到92%,群众法治意识显着增强。
更令人振奋的是,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汉江省Gdp突破5万亿元,同比增长18.7%,其中星际相关产业贡献率达到45%;全年吸引外资1200亿元,同比增长32.5%;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4.5万元,同比增长40.6%。
在全国平安建设表彰大会上,汉江省被授予“全国平安建设示范省”称号,林念初代表汉江省作典型发言。“汉江省的实践证明,只有筑牢法治根基、厚植文化土壤、强化科技支撑,才能实现扫黑除恶长效常治,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林念初的声音铿锵有力,“我们将继续坚守‘共赢’初心,让平安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群众。”
林天特意从联盟总部赶来,参加表彰大会。他看着台上意气风发的儿子,看着台下欢呼的群众,心中满是骄傲与欣慰。“念初,你用一年时间,完成了别人几年甚至十几年都难以完成的任务。汉江省的变化,是‘共赢’理念在地球的生动实践,更是你初心使命的最好诠释。”
当晚,汉江省的夜空被璀璨的烟花和蓝绿色的星际光芒照亮,形成一道震撼人心的光影奇观。林念初站在省委办公楼的观景台上,看着这片安宁繁荣的土地,心中无比坚定。他知道,“筑魂工程”没有终点,平安建设永远在路上。
远在“世界田垄”的三位老爷子,通过直播看到这一幕,眼中满是欣慰。林老爷子笑着说:“念初这孩子,不仅能打硬仗,更能建长效,把汉江省打造成了平安高地、发展高地,真是我们林家的骄傲!”
叶老爷子补充道:“法治筑基、文化润心、科技赋能,这三大抓手,抓住了平安建设的根本。汉江省的经验,值得在全国乃至联盟推广。”
沈老爷子提笔写下“星陆筑魂,共赢远航”十二个大字,投影在汉江省的夜空,也投影在联盟的每一颗星球上:“这十二个字,是对汉江省平安建设的最高赞誉,也是对所有追求安宁与发展的地区的启示。只要坚守初心、久久为功,就没有筑不牢的根基,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没有抵达不了的远方!”
蓝绿色的星际光芒与汉江省的灯火交相辉映,照亮了城市的繁华,照亮了乡村的宁静,也照亮了汉江省的未来。林念初知道,他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责任,继续在“共赢”的道路上逐梦远航,让汉江省成为地球与联盟合作的璀璨明珠,让平安与繁荣永远闪耀在这片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