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山水集团将那幅融合着过往与当下的“双迹拓片”贴在每一份项目方案的首页,一种特殊的“初心仪式”便成了团队不成文的规矩——每当新的项目启动,无论会议室里挤满了多少人,无论时间有多紧迫,团队成员都会自发围站在拓片前,由高小琴领头,一字一句重温“山水为民,协作共赢”的使命。那拓片上,一方是祁同伟当年写下的“山水集团”,笔锋间藏着曾经的意气与遗憾;另一方是林天续写的同题字迹,力道里满是坚定的初心与担当。这份庄重的仪式感,像一颗定海神针,成了团队每次攻坚克难时的精神锚点,也让“协作医疗”项目在全球的推进之路,走得愈发坚实顺畅。
不过半月,一则紧急求援消息从非洲大陆传来——某国突发急性传染病,短短数日便席卷了三个省份,当地薄弱的医疗系统瞬间濒临崩溃,医院床位告罄,医护人员紧缺,无数患者在绝望中等待救援。彼时,高小琴正提着保温桶,准备陪母亲去医院做季度复查。手机屏幕亮起的那一刻,她看到消息里“上千人等待救治”“医疗资源耗尽”的字眼,脚步猛地顿住,下意识地抬头望向办公室墙上悬挂的双迹拓片。阳光透过玻璃落在拓片上,“山水集团”四个字仿佛在无声地提醒着她肩上的责任。
“妈,实在对不起,非洲那边出了紧急情况,有很多人等着救命,我必须马上过去。”高小琴拨通母亲的电话,声音里带着愧疚,却又无比坚定。电话那头,母亲沉默了片刻,随即传来温和的叮嘱:“我知道你心里装着事,也知道‘山水’现在做的是正经的民生大事。你去吧,注意安全,把该做的事办好,妈这边自己能行。”挂掉电话,高小琴将保温桶放在桌上,转身召集团队紧急开会,两个小时内便敲定了援非医疗团队名单、物资调配方案,深夜时分,载着医疗设备、药品与队员的专机,已缓缓驶向非洲的夜空。
抵达非洲疫区的那一刻,扑面而来的紧迫感压得人喘不过气。机场外,救护车的鸣笛声此起彼伏,路边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挤满了等待救治的患者。高小琴来不及休整,立刻带领团队奔赴疫情最严重的城市。他们顶着烈日,在空旷的广场上搭建临时隔离病房,手把手培训当地医护人员使用检测设备,连夜分装药品、制定诊疗流程。连续三天三夜,高小琴几乎没有合眼,眼里布满血丝,声音也变得沙哑,却依旧坚守在一线,亲自为重症患者制定治疗方案。
某天深夜,忙完最后一批患者的收治,高小琴终于得以在病房外的长椅上小憩片刻。晚风带着非洲草原的燥热,吹起她额前的碎发,恍惚间,她仿佛又听到了林天当年那句梦话,想起了祁同伟临终前的遗憾,那些与“山水”相关的过往,像潮水般涌上心头。她掏出手机,屏幕亮起的瞬间,屏保上的双迹拓片映入眼帘——那是她特意设置的,想让这份初心时刻陪伴着自己。“同伟,你看,我们现在真的在救更多人了。”她轻声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释然,“‘山水’没有辜负你当年的期待,我们把路走正了,也走稳了。”
话音刚落,身后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高小琴回过头,只见一支穿着白色防护服的队伍正朝她走来,为首的正是林天派来的医疗支援队队长。“高总,我们来了!”队长快步走上前,递过一个沉甸甸的药剂箱,“林同志知道你们这边人手紧、物资缺,特意让我们带着最新研发的抗病毒药剂赶过来,还说,你们不是在孤军奋战,背后有整个协作团队做支撑。”
高小琴接过药剂箱,眼眶微微发热。队长又从随身的背包里拿出一个卷轴,轻轻展开——竟是一张新的双迹拓片,比办公室里的那张更精致,边角处用隽秀的字迹写着“山海可越,初心可鉴”八个字。“这是林同志让我们特意带给你的,他说,希望这份拓片能给你们带去力量,也让你们知道,无论相隔多远,初心始终相连。”
看着拓片上熟悉的字迹,感受着药剂箱传来的重量,高小琴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滑落,却不再是往日的怅然与遗憾,只剩下满满的温暖与力量。她知道,这一刻,跨越时空的初心正在汇聚,曾经的遗憾早已化作前行的动力,而她与团队,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夏国医疗团队的合力支援下,疫情防控工作迅速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增病例持续下降,重症患者逐步康复,当地医疗系统也在支援队的帮助下慢慢恢复运转。一个月后,疫情终于得到全面控制。在隆重的致谢仪式上,当地卫生部长亲自将一枚金灿灿的纪念章挂在高小琴胸前。纪念章的正面,正是那幅双迹拓片的图案,背面刻着“希望之光”四个当地文字。“高总,这枚纪念章不仅印着夏国‘山水’的印记,更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是你们带来了生的希望,是‘协作’的初心照亮了我们的家园。”卫生部长的话语真挚而动情,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高小琴带着纪念章与满满的收获回到国内,第一时间便赶往中枢去见林天。走进办公室,她将纪念章轻轻放在桌上,眼中满是激动与自豪。林天拿起纪念章,仔细端详着上面的双迹拓片,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枚纪念章,是对你们工作最好的肯定。但你要记住,拓片只是一个象征,真正重要的不是这纸上的字迹,而是你们用行动把‘初心’刻在了老百姓的心里,刻在了跨国协作的土地上。”
说着,林天从抽屉里拿出一份烫金封面的文件,递到高小琴面前。她疑惑地打开,只见文件标题赫然写着“全球协作医疗联盟邀请函”——邀请山水集团担任联盟主席单位,牵头制定全球民生医疗合作标准,推动更多国家共享医疗资源、共抗公共卫生危机。
“林同志,我们……我们能行吗?”高小琴有些意外,语气里带着一丝不确定。毕竟,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关乎全球多国的民生福祉。
林天看着她,眼神坚定而信任:“怎么不行?”他指着她胸前尚未摘下的纪念章,语气郑重,“你们在非洲的行动已经证明了,‘山水’不仅有能力扛起这份责任,更有坚守初心的担当。我相信,在你的带领下,山水集团一定能做好这个‘领头人’,让‘协作医疗’的红利惠及更多人。”
当天晚上,高小琴回到家,将那枚纪念章与双迹拓片一同摆放在书房的书架上。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温柔地笼罩着这两件信物,仿佛为它们镀上了一层圣洁的光晕。她静静地站在书架前,没有像往日那样落泪,也没有激动地欢笑,心中只有一片平静与笃定。她清楚地知道,祁同伟当年的遗憾,早已在“山水”为民的实践中化作了前行的动力;林天的期许,也正在一步步变成落地的实绩。而“山水”的故事,不会就此结束,它还将在跨国协作的道路上,续写更多与初心有关、与希望有关、与共赢有关的篇章。
窗外的月光愈发明亮,落在拓片上的“山水集团”四个字,仿佛有了温度与生命,静静诉说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初心传承,也照亮着人类共同追求和平、幸福与健康的漫漫长路。而高小琴知道,她与团队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因为这份初心,值得他们奔赴山海,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