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墨到任江山市市长后,始终以“延续共赢初心、深耕民生实事”为核心,将林天的嘱托与老领导的期望,化作田间地头的脚步与办公桌前的方案。他上任首月便牵头成立“江山共赢模式优化专班”,一方面梳理当地稻种推广、数字乡村建设的成熟经验,形成可复制的“操作手册”;另一方面针对农户反映的“销售渠道窄”“技术培训少”等问题,推出系列攻坚举措。
为拓宽农产品销路,陈子墨对接“数字共赢”平台资源,在江山搭建“农产云展厅”,邀请海外项目点采购商线上考察,仅半个月就促成3笔跨国订单,让江山大米走进东南亚超市。在技术培训上,他组织农科院专家与退伍军人农技员组成“双导师团”,手把手教农户种植耐旱稻种,还创新“田间课堂+线上直播”模式,让在外务工的村民也能远程学习。有农户笑着说:“陈市长跟当年的林书记一样,心里装着咱农民的事,跟着他干,有奔头!”
林天始终关注着江山的动态,某次赴基层调研时,特意绕路到江山,看到田间地头的新气象,以及陈子墨与农户促膝长谈的场景,心中满是欣慰。两人在“共赢”发源地的稻穗旁交流时,林天叮嘱:“江山是‘共赢’的根,既要守好这份初心,也要长出新的枝芽。未来要把‘稻种文化’‘数字经验’与海外项目更紧密地结合,让这里不仅是发源地,更是‘共赢’模式的‘输出港’。”陈子墨郑重点头,将这番话记在工作手册的扉页。
陈子墨的实干也让老领导倍感自豪。某次老领导受邀回江山参加“共赢十周年座谈会”,看到曾经的贫困村落如今通了宽带、建了农产品加工厂,村民们笑着谈论年收入增长,他握着陈子墨的手说:“孩子,你没辜负天伦的信任,更没辜负江山百姓的期待,这才是咱夏国干部该有的样子!”座谈会上,老领导还特意提到林天:“当年天伦力排众议让子墨来江山,不是徇私,是识才——他知道,只有把实干者放在关键处,才能让‘共赢’的根扎得更深、长得更壮。”
随着江山的发展成果不断涌现,“江山模式”被陆续推广到非洲、东南亚的12个“共赢”项目点。在非洲某农业示范基地,当地农户采用江山的稻种种植技术后,亩产提升40%,基地负责人特意给陈子墨寄来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来自夏国江山的种子和经验,让我们的饭碗更稳了,感谢你们带来的‘共赢’之光!”
林天在中枢看到这封感谢信时,正与常委们讨论“全球共赢战略升级方案”。他将信中的内容分享给众人,感慨道:“江山的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持‘任贤用能、实干为民’,‘共赢’就不仅是夏国的事业,更是能照亮世界的希望之路。未来,我们要继续以人才为基、以实干为翼,让夏国的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国家,让‘共赢’的薪火在全球燎原。”
窗外,中枢大楼前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远处的天际线正泛起朝阳。林天知道,“共赢”的路还有很长,但只要有陈子墨这样的年轻干部接力,有老领导这样的前辈护航,有无数实干者并肩,夏国定能在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道路上,书写出更恢弘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