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梓琪在A国履职三月,美洲“共赢”版图迎来显着扩容。这天,她通过视频向林天汇报最新进展:“‘美洲农业协作联盟’已吸纳巴西、阿根廷等8国的200家农场主,苏烈团队培育的江山稻种在南美洲试种成功,亩产比当地品种高35%,下个月就会启动大规模种植。”
屏幕里,赵梓琪身后的“技术创新实验室”一片忙碌,A国硅谷的工程师正与汉江新能源团队共同调试储能设备。“实验室研发的新型储能电池,能量密度提升20%,成本降低15%,已拿到欧洲车企的首批订单,下个月就能在汉江产业园投产。”她补充道,“咱们还联合A国高校设立‘共赢奖学金’,吸引50名美洲青年赴华学习农业、物流技术,明年就能学成回国参与项目。”
林天看着汇报数据,点头称赞:“‘双向贸易置换’的效果怎么样?A国和非洲的货物流通是否顺畅?”赵梓琪立刻调出物流数据:“首单A国大豆换非洲棉花已完成,运输成本比传统航线低22%,A国农业部主动提出要扩大置换品类,计划把玉米、小麦也纳入合作范围,非洲那边也想增加咖啡豆、可可的出口量。”
与此同时,王鹏的美洲跨境物流中心迎来升级——新增的智能分拣系统每小时能处理3万件货物,“A国-欧洲”“A国-非洲”航线增至每周10班,还开通了直达汉江的“工业品专线”,汉江产的汽车零部件48小时就能抵达A国车企工厂。“现在中心每天要处理近千吨货物,带动周边3个城市的物流配套产业发展,当地政府还主动提出要扩建仓储区。”王鹏在视频中补充道。
赵梓琪还推动A国西部医疗站与夏国江山医院建立“远程会诊机制”,每周安排3次专家连线,已为A国偏远地区患者完成50多例疑难病例诊断。“咱们捐赠的10辆移动医疗车也投入使用,配备了赵磊团队研发的便携式诊疗设备,能覆盖A国西部80%的乡村。”
林天听完汇报,提出下一步规划:“要加快‘美洲-亚洲’产业链闭环建设,让A国的农产品在汉江加工成高附加值产品,再通过江山跨境电商销往全球;同时把欧洲的高端技术引入A国实验室,联合研发适配美洲市场的新能源、医疗设备,形成‘技术-生产-销售’的完整链路。”
赵梓琪当即表态:“我已经和A国商务部沟通,他们愿意提供政策支持,下个月就会组织A国企业赴汉江、江山考察,对接加工、销售合作。欧洲那边,我也会联系赵磊,尽快推进技术引进落地。”
挂了视频,林天翻开全球“共赢”项目进度表,美洲区域的完成度已达75%,红色网络正从A国向加勒比地区延伸。他知道,在赵梓琪的推动下,美洲不仅成为“共赢”的重要枢纽,更会带动全球产业链的协同升级。而这,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最生动的实践——用合作打破壁垒,用共享创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