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国与A国通商的消息,像一颗石子投入全球合作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非洲的尼日利亚、肯尼亚等国率先发来合作请求,希望借鉴d国经验,通过夏国对接美洲、欧洲市场;欧洲的意大利、西班牙也主动联系赵梓琪,提出要与夏国、d国共建“跨洲农产品贸易联盟”。
林天抓住这一契机,牵头成立“全球共赢贸易协作中心”,总部设在汉江省,同时在江山、A国洛杉矶、d国首都设立分中心。协作中心的首要任务,就是打通“非洲种植-夏国加工-美洲销售”的产业链闭环——尼日利亚的棉花由汉江纺织厂加工成面料,再运往A国制成服装;肯尼亚的咖啡豆经江山咖啡产业园烘焙后,通过赵梓琪的欧洲渠道销往全球。
苏烈的农业团队成了“香饽饽”,他带着技术人员往返于非洲各国,指导当地农民种植适配夏国加工标准的作物,还在尼日利亚建了“非洲农业技术培训学院”,首批招收的200名学员中,有一半来自d国,他们将把学到的技术带回本国,进一步扩大产能。
赵磊的医疗联合研发中心也迎来新伙伴——意大利医疗企业加入团队,共同研发针对非洲热带疾病的诊疗设备;d国医疗团队则带着夏国援建的移动医疗车,深入非洲偏远地区,开展公益诊疗的同时,也为当地医院培训医护人员。
王鹏的物流网络更是忙得不可开交,“美洲-非洲”“欧洲-亚洲”的新航线接连开通,物流中心的智能调度系统实时对接全球20多个分仓,确保货物从种植园到消费者手中的时间缩短至7天以内。“现在每天都有新国家的企业来谈合作,咱们的物流枢纽快成‘全球贸易十字路口’了!”王鹏在视频汇报里笑着说。
这天,“全球共赢贸易协作中心”举办首次成员国会议,夏国、A国、d国、尼日利亚、意大利等23个国家的代表齐聚汉江。会议上,d国总统作为受益国代表发言,他举起手中的江山稻种和A国服装,动情地说:“这颗种子来自夏国,这件衣服用d国棉花制成、在A国加工,它不仅是一件商品,更是‘共赢’的见证。是夏国让我们相信,再小的国家,也能在全球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林天在会议上提出“三年目标”:推动100种非洲农产品进入全球市场,帮助50个发展中国家建立本土产业链,实现“共赢”项目覆盖全球80%的发展中国家。这一提议得到所有成员国的一致赞同,意大利代表当场承诺,将为非洲国家提供纺织技术支持;A国则表示,将开放本土超市渠道,优先销售“共赢”产业链生产的商品。
会议结束后,林天站在协作中心的顶楼,看着楼下各国代表交流的身影,心里满是感慨。从江山的一小块试验田,到覆盖全球的贸易网络;从几个人的小团队,到23个国家的共同参与,“共赢”早已不是一个理念,而是变成了实实在在改变世界的力量。
他拿出手机,给叶紫涵、沈佳怡和孩子们发去现场照片,配文:“咱们的‘共赢’大家庭,又添新成员了。未来,会有更多人因为我们的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
夜色中的汉江,灯火璀璨。林天知道,这只是全球“共赢”网络的开始,随着更多国家的加入,这条充满希望的道路,终将连接起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合作与共享的光芒,照亮人类共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