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省救灾工作收尾、慈善基金会步入正轨后,林天终于迎来了难得的假期。他提前没打招呼,买了张高铁票就回了京城,推开林家老宅院门时,正撞见李雪梅在院子里摘青菜,林老爷子坐在藤椅上听收音机,林建国则在一旁摆弄花草。
“爸,妈,爷爷,我回来了。”林天放下行李,声音里带着久违的轻松。
李雪梅手里的菜篮子“咚”地落在地上,快步上前拉住他的手,眼眶瞬间红了:“怎么不提前说一声?妈好给你做你爱吃的红烧肉啊!”
林老爷子摘下老花镜,看着他,嘴角忍不住上扬:“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快过来坐,跟爷爷说说,汉江的事都理顺了?”
林天坐在藤椅旁,把汉江救灾、慈善基金会的事捡着家常话说了说——没提自己熬夜调度物资,没说在灾区蹚着洪水转移群众,只笑着讲潘不江怎么从“甩手掌柜”变成“慈善带头人”,说夜市商户主动捐营业额支援灾区的事。
“现在年轻人都懂事了,老百姓也愿意一起出力,比什么都强。”林建国给儿子倒了杯茶,语气里满是欣慰。
晚饭时,李雪梅做了满满一桌子菜——红烧肉、糖醋鱼、清炒时蔬,还有林天从小爱吃的荠菜饺子。饭桌上,李雪梅不停给林天夹菜,嘴里念叨着:“在汉江肯定没好好吃饭,看你都瘦了,多吃点。”
林天吃着熟悉的味道,忽然觉得,比起在会议室里运筹帷幄、在灾区里奔波忙碌,此刻的家常便饭、家人环绕,才是最踏实的温暖。他拿起筷子,给父母和爷爷都夹了菜:“妈,您也吃,爸,爷爷,你们多尝尝。”
饭后,林老爷子拿出珍藏的老照片,指着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说:“这是你小时候,才刚会走路,就跟着我在院子里学种花,结果把花苗都拔了。”
林天看着照片里虎头虎脑的自己,忍不住笑了:“爷爷,我早不记得这事了。”
“你不记得的事多着呢。”李雪梅也凑过来,翻出一本相册,“你上小学时,第一次得三好学生,回来抱着我哭,说以后要当‘大英雄’,保护家里人。”
林天看着相册里的自己,眼眶有些发热。他以前总觉得,“大英雄”是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后来才明白,能守护好家人,能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就是最平凡也最珍贵的“英雄”。
接下来的几天,林天没去见任何领导、没约任何伙伴,就守在家里陪家人——早上跟着林建国去公园打太极,上午帮李雪梅买菜、择菜,下午陪林老爷子下棋、听他讲过去的故事,晚上一家人坐在客厅里看电视、聊天。
有天傍晚,林天陪李雪梅在小区散步,碰到邻居阿姨。阿姨笑着说:“林阿姨,你家天儿可真出息,电视上都在播他在汉江做的好事呢!我们都羡慕你,有个这么有本事又孝顺的儿子。”
李雪梅笑得合不拢嘴,拉着阿姨的手说:“他就是个普通孩子,能做点实事,我们就放心了。”
回家的路上,李雪梅轻声说:“天儿,妈不盼你当多大官、做多大事,就盼你平平安安的,有空常回家看看。”
林天握紧母亲的手,用力点头:“妈,我记住了。以后我会多抽时间回来陪你们。”
假期快结束时,林老爷子把林天叫到书房,拿出一个新的红布包,里面是一块新的手表:“你那块怀表旧了,爷爷给你买了块新的。记住,不管走多远、做多大的事,都要记得回家的路,记得身边的人。”
林天接过手表,表盘上的指针稳稳跳动,就像此刻他的心——踏实、坚定。他对着爷爷深深鞠了一躬:“爷爷,我不会忘的。”
回京的高铁上,林天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想起这几天的天伦之乐,心中满是力量。他知道,短暂的休整不是停下脚步,而是为了更好地出发——汉江还有民生工程要推进,慈善基金会还有帮扶计划要落实,伙伴们还在等着他一起并肩作战。
但他更清楚,家人的温暖,永远是他最坚实的后盾。无论未来要面对多少风雨,只要想起家里的红烧肉、爷爷的叮嘱、父母的牵挂,他就有勇气继续走下去,在“胜天半子”的棋局里,下好每一步,守护好每一份温暖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