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顾父顾母为老顾家子孙的教育问题操心的时候,林晚青已经再度为拓展手头上的生意忙碌起来了。
锦绣服装厂这边,广交会一大堆的订单需要安排生产交付。
扩大生产车间、设备采购以及招聘人员的事情都需要去安排。
还有服装厂的设计工作,这个板块一直是林晚青亲自抓的重点。
甚至很多时候都需要亲自上阵,画设计图。
毕竟作为一个来自21世纪又设计过服装的灵魂,在这方面还是比本土人士多上那么一些优势的。
现在服装厂的业务范围已经包括了男装、女装和童装三大板块。
为了在设计和款式上领先,林晚青一直都非常重视这个板块,光是设计人员的数量需求都不少。
好在经过这么几年的努力招聘和培养,锦绣服装厂的设计部已经初具规模了。
如今,在锦绣服装厂,每一个设计人员都铆足了劲要努力设计出好的衣服。
毕竟,在这里,除了基本工资以外,只要你设计的款式最终被采用,都会有一笔奖金。
每一年,根据你设计的服装款式的总销量,还会有额外的一笔提成。
所以说,锦绣服装厂的设计人员一年下来工资还真不少。
尤其是设计水平比较高的那几个。
当然了,有这么好的标杆在这里,也给其他设计人员树立了好的榜样。
激励着他们努力前进,向优秀者们学习。
这天早上,天刚蒙蒙亮,林晚青就骑着“永久”牌自行车出了四合院。
街面上还带着露水的潮气,早点摊的蒸笼冒着白汽,油条在油锅里炸得滋滋响。
她把车停在锦绣服装厂门口时,看门的老张正拿着扫帚清扫门前的碎石子,见了她赶紧迎上来:“老板,您今天来得可真早!苏厂长早就到了,在办公室等您呢。”
林晚青点点头,拎着黑色提包往办公楼走。
楼梯间里还残留着昨晚油漆的味道。
上个月刚把旧办公楼翻新了一遍。
墙面刷得雪白,窗户换成了新式的钢框玻璃,连走廊里的木扶手都重新刷了红漆。
走到二楼办公室门口,她敲了敲门,里面传来苏知航的声音:“进来吧。”
推开门,苏知航正坐在办公桌后翻账本。
他穿着一件灰色中山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鼻梁上的黑框眼镜滑到了鼻尖。
“老板,你可来了,”
他拿起桌上的搪瓷缸喝了口茶。
“海市那边的设备厂我昨天又打了电话,他们说一百台缝纫机没问题,还能给咱们便宜五个点,运费也包了。”
林晚青在他对面坐下,从提包里掏出设备清单铺在桌上:“真的?那可太好了。”
“之前我还担心他们产能不够,毕竟现在不少厂子都在扩规模,缝纫机紧俏得很。”
她指尖划过清单上的“电动裁剪机”“锁边机”“钉扣机”,眼里满是笑意。
“有了这些设备,新车间投产后,月产量能大幅度上升,广交会的订单再也不用愁交不上货了。”
苏知航放下搪瓷缸,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合同:“咱们跟海市的王厂长认识这么些年了,之前咱们买缝纫机的时候,他就给过不少优惠。”
“这次我特意提了咱们厂去年给国家创了一百多万外汇,他说要支持咱们这些做外贸的企业,不仅降价,还答应优先发货,下月初就能送到。”
林晚青拿起合同仔细看了一遍,在设备型号和交货日期上画了圈。
“没问题,这份合同我签了字,你尽快寄给海市那边。”
“对了,设备安装调试的师傅联系好了吗?咱们厂的维修工怕是摆弄不了这些新机器。”
“联系好了,海市那边会派两个师傅过来,管吃管住,每天再给十块钱补助。”
“到时候我会安排人跟着这两个师傅好好学习的。”
苏知航从账本里抽出一张纸。
“这是新车间需要的人员清单,你看看。”
“一百台设备至少得配一百二十个工人,还有车间主任、质检员、统计员,加起来得十五个管理人员。”
林晚青接过清单,眉头轻轻皱了皱。
“管理人员从老车间调吧,老车间的主任和质检员都是跟着咱们干了三年的,经验足,调去新车间能尽快上手。”
“不过老车间的空缺得赶紧补,你让人事部从咱们之前储备的骨干里挑。”
“优先选那些会看图纸、能处理突发情况的”
“我也是这么想的。”
苏知航点点头,继续说道:“老车间现在有二十个储备骨干,都是之前参加过培训的。”
“调十个去补空缺,剩下的十个留在新车间当小组长,正好能带动新工人。”
“就是新工人的招聘有点麻烦,咱们需要的是会踩缝纫机的熟练工,现在郊区公社的姑娘大多只会做些针线活,得培训半个月才能上岗。”
林晚青端起桌上的凉茶喝了一口,心里盘算着:“这样,你让人事部在厂门口贴招聘启事,再去周边的公社跑一趟,跟公社书记说说,要是能推荐熟练工。”
“咱们能提供这么多工作岗位,公社肯定愿意帮这么忙。”
“培训的事交给老车间的师傅,每天上午教技术,下午练实操,一个星期应该能学会基础的缝纫技术。”
苏知航把她的话记在笔记本上。
“还有工资的事,新工人试用期每月三十七块五,转正后四十块,比老工人少五块,你看行不行?”
“管理人员从老车间调过去的,每月涨十块津贴,算是岗位补贴。”
“行,就按这个标准来。”
林晚青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正在扩建的新车间。
“新车间的墙已经重新刷好了,下礼拜就能装水电,设备一到就能开工。”
“咱们得抓紧时间,广交会的订单陆续需要交货,要是耽误了,以后客户就不相信咱们了。”
正说着,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人事部的主任张姐拿着一沓简历走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