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这是今年的总账,我们都带过来了。”
苏知航、唐勇和林云三人裹着一身寒气走了进来,怀里紧紧抱着的牛皮纸袋看起来沉甸甸的。
林晚青连忙迎上去,接过账本,当她的指尖触碰到纸页边缘时,一股刺骨的寒意袭来,原来上面还沾着一些冰碴。
她呵了一口白气,搓了搓有些冻僵的手,然后迫不及待地翻开账本。
目光首先落在了“卤味世家”那一栏,上面的数字被加粗了,显得格外醒目——全年纯利竟然高达十一万三千多!
这个数字比预估的要多出近两成。
尤其是中秋前后推出的“礼盒装”,更是大受欢迎,几乎垄断了机关单位的福利采购,为店里带来了不少额外的收入。
林晚青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她继续翻看着账本,下一页是关于服装厂的冬装订单情况。
“服装厂的冬装订单清得差不多了吧?”她随口问道。
当她的目光扫到“女装店”那一栏时,手中的钢笔突然顿了一下。
三家店的年终汇总里,西城区仿品店的影响仅仅体现在11月的报表上,当月的销量和利润虽然有所下跌,但幅度并不大,还不到15%。
到 了12 月反倒因为新款的热销,创了单月利润五千三的新高。
苏知航往火炉里添了块煤,火星子噼啪溅起来,映得他脸颊通红。
“清完了,最后一批工装裤昨天送进了机床厂。”
他转头对林晚青说道,言语中透露出一丝轻松和成就感。
林晚青微笑着回应,她的目光落在了账本上“男装店”那一栏。
男装店是 11 月才刚刚开业的,原本只是一次尝试性的投资,没想到却取得了如此好的成绩。
尤其是顾明泽那帮同事,简直成了店里的常客,尤其是那些带有暗纹的中山装,上个月更是供不应求,直接卖断了货。
“杜厂长还托人问呢,开春的时候能不能给他的技术员们做一批灯芯绒外套。他说您设计的款式比海市那边的货还要精神呢!”
苏知航笑着补充道,显然对这个反馈很是满意。
林晚青听后,嘴角的笑容愈发灿烂了。
她轻轻地点了点“男装店”那栏,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她抬起头,对苏知航说:“让裁床师傅先打个样吧。”
接着,她又在账本上画了一个圈,特意叮嘱道:“用天津产的厚料,而多留两个口袋,技术员们总是喜欢在口袋里揣图纸。”
苏知航微微颔首,表示明白,然后接着说道:“老板,十二月份的工资表,我已经仔细核对过了,没有任何问题。”
“另外,我也把年终奖的方案一并带来了,只要您签个字,财务部就可以开始按照计划分批次地发放奖金了。”
说罢,他轻轻翻开那本蓝布封皮的账簿。
翻到其中某一页,他用手指着上面的数字,继续解释道:“此外,棉布厂那边一直在催促我们结算货款,他们说年前需要给工人们发放福利。”
林晚青一边听着苏知航的汇报,一边拿起钢笔准备在工资表和年终奖方案上签字。
就在她的笔尖刚刚触及纸面的一刹那,隔壁突然传来一阵孩子们的笑闹声。
与此同时,顾明泽的声音也夹杂在风中飘了过来:“慢着点,别摔了新做的衣服!”
林晚青的动作稍稍一顿,嘴角不由得泛起一丝微笑。
她似乎能想象到孩子们穿着新衣,开心玩耍的场景。
签完字后,林晚青抬起头,看着苏知航说道:“货款的事情,你让出纳明天直接送过去吧。”
“好的,老板。”苏知航应道。
林晚青稍稍思索了一下,忽然又想起了一件事情,于是对苏知航说:“对了,苏厂长,我有个想法。”
“厂里仓库西头那间空房,能不能腾出来做一个童装样板间呢?”
“我打算年后招聘两名擅长制作童装的师傅,这样我们就可以开始拓展童装业务了。”
苏知航听到老板说要做童装,不禁一愣,但很快就回过神来,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说道:“老板是说要做童装?前阵子我小女儿还哭着闹着要咱们家女装店那种带花边的裙子呢,说是学校里要演节目。”
林晚青并没有立刻回应苏知航,而是静静地望着窗台上那盆腊梅。
腊梅的花瓣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积雪,此刻正慢慢地融化成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水珠,顺着花瓣滑落下来。
林晚青的思绪却早已飘远,她想起了前几天顾明泽带回家的那份文件。
那是机械厂食堂贴的一张“计划生育宣传画”,画里一对夫妻抱着一个胖乎乎的娃娃,娃娃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画的下方,用醒目的大字写着“一对夫妇一个孩”。
林晚青心里明白,随着时间的推移,计划生育的政策将会越来越严格地执行下去。
以后每家每户都只能有一两个孩子,这些孩子无疑会成为家庭的宝贝,受到百般呵护。
想到这里,林晚青的心中涌起一股兴奋之情。
她心里太清楚了,凡是与孩子相关的生意,都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女人和孩子的钱,永远都是最好挣的。
现在开始筹备童装板块,不仅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还能抢占先机,走在时代的前列。
林晚青相信,只要抓住这个机会,童装业务一定会取得巨大的成功。
“不单是裙子。”
她的指尖轻柔地划过草稿上的小棉袄,仿佛能透过纸张感受到那柔软的质感,轻声说道:“要做耐穿的,还要好看的。”
“就像咱们做女装那样,款式新颖,用料得实在,做工还得精致。”
傍晚的余晖洒在工作间的窗台上,给一切都染上了一层温暖的色彩。
当顾明泽踩着雪走过来时,他军绿色的棉袄肩上落着一层薄薄的霜。
他的手里拎着一个铁皮饭盒,掀开盖子时,腾腾的热气冒了出来。
那是厂里食堂刚蒸好的肉包子,六个褶捏得整整齐齐,就像他画的机械图纸一样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