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皇宫,依旧威严耸立,琉璃瓦在日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仿佛在冷眼旁观这宫廷之中即将掀起的惊涛骇浪。朝堂之上,大臣们三三两两低声交谈,话语中隐隐透露出不安的情绪,恰似暴风雨来临前沉闷压抑的空气,让人喘不过气。这一切,皆因近日来京城中悄然流传的一些关于太子李天成的风言风语。
“听说了吗?太子殿下似乎卷入了一些不光彩的事儿。” 一位身形清瘦的文官,缩着脖子,像只受惊的鹌鹑,对身旁的同僚小声说道。他眼神闪烁,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生怕这话被不该听到的人捕捉到。
“嘘 ——” 另一位大臣连忙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脸上满是惊恐,“这种事儿可不能乱说,若是被太子知道,咱们可吃不了兜着走。”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袖子轻轻擦去额头冒出的冷汗,仿佛那看不见的太子威严已然化作实质的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皇帝李世隆迈着沉稳的步伐,登上了龙椅。他的眼神冷峻如霜,扫过朝堂,大臣们瞬间安静下来,纷纷跪地行礼,高呼万岁。“众爱卿平身。” 皇帝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在朝堂上回荡,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待大臣们起身,皇帝微微皱眉,缓缓开口:“近日,朕听闻一些关于太子的传言,说他……” 皇帝的话还未说完,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大臣们交头接耳,脸上露出震惊与疑惑的神情。
此时,太子李天成脸色煞白,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双腿微微颤抖。他强装镇定,向前一步,拱手说道:“父皇,儿臣不知这些传言从何而来,儿臣对父皇忠心耿耿,绝无半点二心!”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眼神中满是焦急与惶恐,试图从皇帝的脸上找到一丝信任的痕迹。
皇帝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哼,忠心耿耿?那朕问你,近日有人举报,说你与一些心怀不轨之人暗中勾结,意图扰乱朝堂,可有此事?” 皇帝的声音冰冷,仿佛一把锋利的剑,直直刺向太子。
太子李天成 “扑通” 一声跪下,大声喊道:“父皇,这是有人在陷害儿臣!儿臣冤枉啊!” 他的眼中满是泪水,不停地磕头,额头与地面撞击,发出沉闷的声响,试图以此证明自己的清白。
就在这时,一位大臣站了出来,此人正是与太子素来不和的林正风。他神色严肃,拱手说道:“陛下,臣近日确实收到一些关于太子的密报,其中所言之事,关乎大魏的社稷安危,臣不敢不报。” 他的声音坚定有力,仿佛在宣告一场正义的审判。
“哦?林爱卿,你且细细说来。” 皇帝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疑虑。
林正风清了清嗓子,说道:“陛下,据密报所言,太子与朝中部分守旧大臣暗中勾结,企图阻碍二皇子李天泽对军队的改革计划。他们担心二皇子因军功崛起,会威胁到他们在朝堂上的地位,故而想从中作梗,破坏我大魏军队的发展。” 他一边说着,一边从袖中掏出一叠密信,呈递给皇帝,“陛下,这是他们往来的密信,足以证明臣所言非虚。”
皇帝接过密信,脸色愈发阴沉。他快速浏览着密信的内容,眉头越皱越紧,眼中的怒火越烧越旺。“李天成,你还有何话说?” 皇帝猛地将密信摔在地上,怒声喝道,声音如雷霆般在朝堂上炸开。
太子李天成捡起密信,看着上面熟悉的字迹,心中一阵绝望。他瘫倒在地,眼神空洞,喃喃自语:“这…… 这不可能,怎么会被发现……” 他的声音充满了绝望与无助,仿佛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野兽,无处可逃。
朝堂上的大臣们见状,纷纷议论起来。“没想到太子竟然做出这等事来,真是让人大跌眼镜。”“是啊,太子这是自毁前程啊!” 大臣们的声音此起彼伏,有震惊,有惋惜,也有幸灾乐祸。
“陛下,太子此举,严重违反了朝堂规矩,损害了大魏的利益,依臣之见,应当严惩!” 一位大臣站出来,义正言辞地说道。
“不错,陛下,太子已不配再担任储君之位,应废黜其太子之位,以儆效尤!” 另一位大臣附和道,脸上满是正义凛然之色。
太子李天成听着大臣们的指责,心中充满了愤怒与不甘。他抬起头,恶狠狠地看着林正风,眼中仿佛要喷出火来:“林正风,你这个老匹夫,是你在背后算计我!我与你势不两立!” 他的声音充满了怨恨,仿佛要将林正风生吞活剥。
林正风冷笑一声:“太子殿下,事到如今,你还不知悔改。这一切,都是你咎由自取!”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不屑,仿佛在看着一个跳梁小丑。
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铁青,内心痛苦地挣扎着。太子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他心中虽有怒火,但也有一丝不忍。然而,作为一国之君,他深知太子的行为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大魏的稳定和发展,若不加以严惩,难以服众。“李天成,你身为太子,本应以身作则,为大魏的繁荣昌盛尽心尽力。可你却为了一己私利,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实在让朕失望透顶!” 皇帝的声音充满了失望与痛心,仿佛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太子的心上。
“父皇,儿臣知错了,儿臣真的知错了!求父皇饶儿臣这一次吧!” 太子李天成泪流满面,不停地磕头,声音中充满了哀求。
皇帝长叹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痛苦:“罢了,罢了。即日起,废黜李天成的太子之位,贬为庶人,幽禁于冷宫之中,没有朕的旨意,不得踏出冷宫半步!” 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奈与决绝,仿佛在割舍自己的心头肉。
太子李天成听到这个判决,如遭雷击,顿时昏死过去。朝堂上的大臣们见状,纷纷跪地行礼,高呼:“陛下圣明!” 他们的声音整齐而响亮,仿佛在为皇帝的英明决策欢呼。
而此时,在宫外的一处府邸中,李天泽正与几位亲信将领谈论着朝堂之事。当得知太子被废的消息时,众人皆是一愣,随后陷入了沉默。
“这…… 这也太突然了。” 一位将领瞪大了眼睛,满脸震惊,手中的茶杯都差点滑落,“太子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来?”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疑惑,仿佛在思考着一个无解的谜题。
李天泽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太子一直对我心存忌惮,此次我立下军功,他心中的不满想必愈发强烈。做出这种事,倒也在情理之中。” 他的声音沉稳,却难掩心中的感慨,曾经的兄弟,如今却走到了这般田地。
“殿下,那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另一位将领小心翼翼地问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毕竟朝堂局势变幻莫测,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李天泽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太子失势,朝堂上的权力格局必然会发生变化。对我们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必须谨慎行事,不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冲昏头脑。” 他的眼神坚定而深邃,仿佛能看穿这复杂局势背后隐藏的危机与希望。
“殿下所言极是。” 一位谋士点头赞同,“如今太子倒台,那些与太子勾结的守旧大臣必然会有所动作。我们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以免陷入被动。”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如同夜空中的星辰,为众人指引着方向。
李天泽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不错,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从现在起,密切关注朝堂上的一举一动,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向我汇报。”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仿佛已经做好了迎接新挑战的准备。
在这之后,大魏的朝堂局势,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