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导,您快具体说说方山永固陵,这里的每一块砖好像都藏着故事呢!”晓萱目光紧紧盯着屏幕上的陵寝结构图,语气里满是期待。
赵导笑着点头,指尖指向屏幕:“这永固陵的玄宫可不一般,是典型的砖筑‘类屋式墓’,完全仿照地面宫殿格局建造,由墓道、前殿、甬道和主殿四部分组成,墓向大约176度,几乎正朝南向。咱们先看墓道——后部两侧用厚重石块垒砌成石壁,长5.9米,北端宽约5.1米,高达5米,站在下面抬头望,能感受到那种逼人的气势。再看墓门,高4.15米、宽3.95米,用五层结实的条砖严严实实封堵着,当年封闭时想必是极为郑重。”
“封得这么严实,最后还是被盗了啊……”宇辰轻轻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惋惜,“这么宏大的工程,终究没挡住盗墓贼的黑手。”
“可不是嘛,世事难料啊。”啸风双臂抱在胸前,目光沉沉地看着屏幕,“有时候反倒觉得,那些不设陵寝、薄葬简埋的,倒能安安稳稳地沉睡千年。”
赵导示意大家继续看屏幕上的细节,声音沉稳地继续讲解:“咱们再看前殿,平面略呈梯形,顶部是拱券结构,就像咱们现在看到的拱桥顶部那样。室内南北长4.2米,南宽3.85米、北宽3.66米,高3.8米,地面全部铺着平整的方砖,当年这里想必是摆放着祭祀用品的地方。连接前殿和主殿的甬道更有讲究,前后各筑一道石券门,每道门都由门楣、门颊、门槛、虎头门砧和双扇石门组成,做工极为精细。南端的石门高1.82米、宽1.59米、厚0.2米,而北侧石门的两门颊上部,各雕刻着一个回首龙头,龙身线条流畅,神态威猛,可惜屏幕上看不太清细节。”
“单听描述就觉得气派得很!”宇辰忍不住赞叹,眼神里满是想象。
“真正气派的还在主殿。”赵导笑着补充,“主殿平面呈弧方形,四壁不是笔直的,而是略微向外凸起的弧线,顶部是四角攒尖顶,就像古代宫殿的屋顶那样,显得格外宏伟。殿内南北长6.4米、东西宽6.83米,高达7.3米,站在殿内,会觉得空间格外开阔。正顶中间嵌着一块白砂石,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莲纹图案,这在北魏陵寝中可是不多见的装饰。地面同样铺着大方砖,平整光滑。整个玄宫总长17.6米,光封堵墙就有六道,除了前室门口那一道,其余五道都在甬道里,分别在两道石门的内外和甬道中部,层层设防,可见当年对陵寝安全的重视。更值得一提的是,陵室的门框上雕刻着口衔宝珠的朱雀和手捧花蕾的赤足童子,朱雀羽翼丰满,姿态灵动,童子神态天真,线条细腻,堪称北魏石雕艺术中的精品。”
“赵导,您说的是不是这个石门拱啊?”晓萱指着展示的那件文物,兴奋地说道。
赵导笑着点点头:“对,就是这石门上的装饰。主殿内原本摆放着漆木棺椁,是冯太后的安息之地。考古人员发掘时,只找到了少量残存的人骨,推测原本应该是尸骨葬。可惜因为多次被盗,随葬品大多遗失,只残存了一些铜簪、骨簪、铁镞、铁矛、残石武士俑、料环、丝织品碎片和陶瓷片等小东西。但即便如此,这座墓葬的形制规整,规模宏大,也是目前已发掘的南北朝时期最大的墓葬之一。”
王静站在一旁,听完讲解后轻声说道:“冯太后一生执掌北魏朝政,推行改革,让北魏走向强盛,她确实配得上这样规格的葬礼,这样恢弘的陵寝。”
赵导清了清嗓子,继续指着屏幕上的陵寝分布图讲解:“除了永固陵,方山还有一处重要建筑——‘万年堂’,咱们来说说它的封土与玄宫。万年堂的玄宫形制和永固陵完全相同,只是规模略小一些,同样是砖筑的‘类屋式墓’,由墓道、前殿、甬道和主殿四部分组成,墓向175度,和永固陵几乎同向,仅差1度。它的主殿也是弧方形平面,南北长5.68米、东西宽5.69米,高6.97米,顶部同样是四角攒尖式,正中间嵌着一块雕刻莲花纹的白石,和永固陵的装饰风格一脉相承。”
孟瑶凑近屏幕,指尖顺着两座陵寝的位置划过,轻声说道:“大家看,这两座陵寝一南一北排列,相距还不到一公里。南边那个高大的土丘,就是埋葬文明皇后冯氏的永固陵;北边这个略小一些的土丘,是孝文帝元宏提前修建的寿陵,也就是咱们说的‘万年堂’。”
这时,陶兄盯着另一张标注“永固堂”的遗址图,缓缓念出说明文字:“永固陵封土丘南偏西约400米处,有一处长方形院落,现在地表还能看到残存的院墙痕迹。院子里有一座长方形的夯土建筑基址,南北进深约55米、东西宽约90米,地表散落着不少磨光瓦片,之前考古发掘时,还出土过‘传祚无穷’‘万岁富贵’字样的瓦当,还有莲花纹瓦当这些精美的建筑构件。根据遗址位置和出土的东西推测,这里应该就是《水经注》里记载的‘永固堂’。”
“哦!原来那些博物馆里见过的精美瓦当,是从这里出土的啊!”宇辰眼睛一亮,语气里满是恍然大悟。
赵导点点头,补充道:“永固堂原本是一座石殿,这很可能是承袭了东汉帝陵陵园内修建‘石殿’的制度。根据推测,这座永固石室应该是一座面阔五间的仿木构石屋,墙壁用条石砌成,四壁的内外都绘制着忠孝人物的故事壁画。从功能上来说,永固堂作为清庙使用,其实就是文明皇后永固陵的‘献殿’,是整个陵园里最重要的礼制建筑,专门用来举行祭祀典礼。如果这个推测没错,那这正是永固陵传承汉文化陵寝制度的典型体现,也能看出冯太后对汉文化的推崇。”
晓萱低头看着屏幕里的资料,指尖点在“思远佛寺”几个字上,轻声念道:“大家看这里,这是思远佛寺的介绍——永固陵南侧山下的二级台地上,有一处大型建筑基址,就在永固陵南边约800米的地方,和永固陵之间的高差大概有30米,站在寺址上应该能清楚望见陵寝的封土丘。”
正是:溯鲜卑,裂云开魏阙,饮马阴山,挥鞭大漠,道武奠基,太武拓疆,六镇兵销燃星火,迁都易服融胡汉,太和改制启新章,却叹河阴血浪涌,权臣频易主,东西裂变终成烬,空余邙山夕照,洛水寒烟,述说那百年霸业,几度沧桑。
仰碑碣,凿石铸天工,龙门佛影,云冈梵容,方笔如刀,雄风似戟,千龛佛现蕴真经,墓志摩崖刻古风,郑公遗韵耀岱岳,尤珍始平开气象,书道自通神,筋骨铮铮立乾坤,长存铁骨钢筋,神姿峻宕,辉映这万里河山,千秋楷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