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1994年《光明日报》的报道来说吧,”瘦老爷子接过话头,语气里带着敬意,“我国着名的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贾兰坡院士,他可是‘北京猿人’的发现者之一,当年他和同事们在泥河湾盆地的小长梁遗址,找到了大量世界上最早的细小石器。这些石器个头都不大,大多重5到10克,最小的连1克都不到,精巧得很。”
他顿了顿,掰着手指头数,“按类型分,有尖状器、刮削器、雕刻器,还有锥形器,加起来差不多2000件呢。”
瘦老爷子又补充道:“这些石器后来经过古地磁专家测定,确定距今有160万年左右。”
“啊?160万年?”梦瑶一下子提高了音量,眼睛瞪得圆圆的,“那从200万年前到160万年,这中间差了40万年,咱们的祖先难道一直在泥河湾这儿生活吗?”
“可不是嘛,”胖老爷子点点头,“贾兰坡院士就说过,小长梁遗址的年代测定‘是最详细可靠的’。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泥河湾盆地小长梁遗址发现的这些细小石器,‘数量又多、出现又早,加工技术还这么精细、这么进步’,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以前都没见过有类似的记录。”
“这也太厉害了!”宇辰忍不住感叹,“160万年前,咱们的祖先就已经这么聪明了吗?能做出这么精巧的石器。”
“早在1957年,贾兰坡院士观察到‘北京人’制作的石器已经很进步,还能使用和控制火,当时就推断说,距今五六十万年前的‘北京人’肯定不是最早的人类,‘北京人’不是第一。”胖老爷子说,“而这次在小长梁发现的这些细小石器,正好证实了他的想法——‘泥河湾期的地层才是最早人类的脚踏地’。”
他接着说:“所以贾兰坡院士认为,160万年前就有这么进步的石器,说明人类起源其实比过去认为的要早得多,就算说400万年前就有人类,也不算夸张。”
“啊?咱们的祖先那么早就已经存在了吗?”梦瑶张着嘴,一脸的惊讶,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做研究就得敢想敢做,才能有新发现啊。”啸风深有感触地说。
“可不是嘛,”梦瑶点点头,眼神里满是感慨,“要不怎么能知道这厚厚的黄土层里,还藏着这么多远古的宝贝呢?”
“1995年8月到1998年9月,在之前发掘的基础上,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系联手合作,对於家沟遗址进行了发掘。”胖老爷子说,“这次发掘有个大收获,找到了华北地区非常少见的更新世末到全新世中期的地层剖面和文化剖面,清清楚楚地记录了那个时期的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这项成果还入选了199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呢。”
“这期间,1996年6月到8月,美国印第安大学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单位还组成了中美联合考古队,”瘦老爷子补充道,“他们在泥河湾遗址进行了两个月的发掘研究,弄到了一大批珍贵的动物化石、旧石器这些实物资料。这进一步证实了泥河湾盆地真是中国人类起源的摇篮,是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就像一座等着深入研究、开发利用的巨大科学宝库,也是世界级的文化遗产。”
“2014年7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泥河湾遗址群的马圈沟遗址又有新发现,”胖老爷子接着说,“他们找到两个新的文化层,专家给命名为马圈沟IA、Ib文化层。根据地层对比能确定,这两个文化层的时代在132万年到155万年之间。”
“你看,咱们的祖先在这一条沟里就生活了70万年,”宇辰笑着说,“再想想咱们整天说的上下5000年历史,跟这比起来真是太短了。”
“2015年7月20日,泥河湾的考古发掘又有了新进展,”瘦老爷子说,“河北师范大学泥河湾考古研究院在距今约150到160万年的石沟遗址,发现了古人类的用餐场面。这可是继马圈沟遗址发现人类吃大象之后,又一个远古人类进餐的证据。”
“我忽然觉得大象好可怜啊,总被咱们的祖先吃。”梦瑶皱着眉说。
“你觉得是‘总’,但那中间可是隔了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呢,”啸风笑着说,“再说了,就算不吃它,那些大象也早就自然死亡了,祖先们不过是利用了现成的食物资源。”
“好了,咱们再说说小长梁遗址,”胖老爷子把话题转了过来,“小长梁遗址在桑干河南岸的官厅村,就在一道叫‘小长梁’的土梁上。”
瘦老爷子接过话头:“1978年8月21日,中科院双古所的尤玉柱、汤英俊、李毅三位专家,在大田洼台地做第四纪地质调查的时候,在官厅村北小长梁的早更新世地层里,发现了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巧的是,他们还在小长梁遗址东侧找到了同属一个地层的后石山遗址。这可是泥河湾盆地第一次在早更新世地层里发现距今10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物,对泥河湾盆地的旧石器考古研究来说,这发现太有划时代意义了。”
“小长梁遗址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种类不少,”胖老爷子说,“能鉴定出来的有貂、古菱齿象、中国三趾马、三门马、披毛犀、鹿、羚羊、牛类等等。值得一提的是,三趾马本来是第三纪的标志性动物,不过也延续到了第四纪早期,而在泥河湾的各个遗址里,只有小长梁遗址发现了这种古老的动物化石。”
“小长梁遗址出土的石器大多是小型的,”瘦老爷子接着说,“有石核、石片、石器,一共1000多件,还有打击过的骨片。这个遗址形成在湖滨相沉积层里,遗物几乎没受到过扰动,属于原地埋藏,也就是说,当年古人类就是在这儿活动、留下这些东西的。小长梁遗址的发现,说明早期人类确实在这一带生活过。作为人类活动最北端的见证,它还被镌刻在了北京中华世纪坛的青铜甬道上,永远记录着这段远古历史。”
“作为人类活动最北端的见证,被镌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的青铜甬道上……”啸风嘴里念叨着这句话,眼神里满是感慨,仿佛能想象出那青铜甬道上,泥河湾遗址的名字与其他重大历史印记并列的样子。
正是:地火沉眠,熔岩凝玄甲,余炽暗涌灼幽穴;天星明灭,河汉泻银波,耀古湖长百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