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的呼声越来越高,声浪几乎要冲破展厅的屋顶。
收复台湾!
还原真相!
铭记历史!
这些口号声此起彼伏。
日本男子站在人群中,泪水再次夺眶而出,他掏出手机,将眼前的场景录了下来。或许,这将成为他在日本传播真相的开始。
此时,一缕阳光透过展厅的窗户洒进来,照亮了墙上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标语,也照亮了每个人坚定的脸庞。
历史的伤痛永远不能被遗忘,但和平的希望,正在每个人的努力中生长。
展厅的灯光突然暗下来,全息投影启动,虚拟的劳工身影缓缓浮现,他们空洞的眼窝望向众人,最终化作漫天飘散的和平鸽。
小虎突然挣脱母亲的怀抱,将一串亲手折的千纸鹤放在日本男子面前:叔叔别哭,这些送给你,是代表原谅的礼物。
稚嫩的声音让整个展厅陷入寂静,唯有日本男子压抑的抽泣声,混着电子屏播放的历史影像,在空气中久久回荡。
王静率先扬起手掌,清脆的掌声如破空的利刃,瞬间划破展厅凝重的气氛。
紧接着,掌声如潮水奔涌,从四面八方汇聚,震得展柜里的老照片微微发颤,上面那些老矿工的身影,都仿佛在这声浪中微微颔首。
那边的报纸上,有日本友人悼念矿工的报道!人群中传来激动的呼喊。
众人不约而同加快脚步,鞋跟叩击地面的声响在肃穆的展厅里回荡。
快瞧!随着一声惊呼,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展柜中那份泛黄的报纸上。冷白的灯光下,铅字标题《万人坑上空飘起慰魂曲——日本友人凭吊死难矿工》格外醒目。
整个展厅沉浸在庄严肃穆的氛围里,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八个烫金大字在墙面上熠熠生辉。
电子显示屏里,白骨累累的万人坑触目惊心,无声地诉说着当年日本侵略者疯狂掠夺煤炭资源、残害中国矿工的暴行。
每一根白骨都是铁证,用最震撼的方式控诉着那段黑暗的历史,也时刻警醒着每一位参观者。
这些同胞,值得我们永远悼念。王静的声音低沉而坚定,目光凝视着展柜里的历史遗物,几十年来,无数人走进大同煤矿遇难矿工万人坑展览馆——这个日军侵华罪行的铁证之地。眼前这些白骨,用最直观的方式,将历史的真相传递给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说得太对了!张导不假思索地赞叹道,可迎上王静冰冷如霜的眼神时,他的笑容瞬间凝固,喉结尴尬地滚动了两下,讪讪地别开脸。
一旁的老爷子敏锐察觉到气氛的异样:张导,咋回事?人家好像不太待见你啊?
张导苦笑着摇头:还不是小六子闯的祸!”
“本想教训日本人,结果误伤了自己人。老爷子叹口气说,这孩子,太莽撞了!
“日本人更不能打。”张导生气地说,就算心里有气,也不能这么冲动啊。我不过去上个厕所的功夫,就闹出这么大动静。
“事情已经出了,有什么办法呢?只怪当时的气氛太热烈了!我都想……”老爷子双手一摊说。
算了,等事情平息,我请大家吃顿饭赔罪吧,就怕人家不赏光啊。张导无奈地说。
这就对了!老爷子眼睛一亮,打趣道,记得把那个漂亮的女导游电话也要来,多联系几次,还怕请不动人?
张导被逗笑了:您老可别瞎想,我就是单纯想给大家赔礼道歉。
1963年,大同煤矿在万人坑上洞遗址开展三史教育王静的指尖抚过展墙上的老照片,画面里戴着红袖章的工人正在聆听宣讲,泛黄的影像仿佛传来历史的回音。
妈妈,三史教育是什么呀?小雨踮着脚,好奇地望着电子屏上跳动的历史年表。
王静微微蹙眉,陷入思索:我记得包括《党史》《中国近代史》......还有......她的声音渐渐低下去,目光不自觉扫过展柜里的矿工遗物。
三史教育的内涵其实很丰富。张导突然开口,除了《党史》《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这些党员必修课,在新疆地区特指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而六十年代那场忆苦思甜运动里,说的是阶级斗争史、厂史和家史。
对!就是这些!王静眼睛一亮,可看清说话的人后,脸色又瞬间冷下来,转身将散落的头发别到耳后。
她重新面对众人时,语气已恢复专业:党员学习的三史聚焦党的奋斗历程,能让同志们深刻理解红色政权来之不易她的指尖划过展墙上的画面,就像这些在万人坑遗址宣誓的老党员,用生命守护着信仰。
张导上前半步,电子屏幕的蓝光映在他脸上:新疆的三史教育更强调文化认同。他调出虚拟地图,从汉代西域都护府到清代伊犁将军府,历史早就把我们紧紧连在一起。
那六十年代的忆苦思甜王静突然发问,眼神带着试探。
当时矿工们围坐在万人坑旁,听老矿工讲被日本监工毒打的厂史,说全家被饿死的家史。张导的声音低沉下去,阶级斗争史不是空洞的口号,是这片土地上真实发生的血泪。
小六子突然鼓掌打破沉默:张导,您这知识储备简直绝了!
少贫嘴。张导佯怒地瞪他一眼,下次再这么冲动,看我不揍你……
保证不会了!小六子立正敬礼,逗得晓萱噗嗤笑出声:犯错成本太低,建议罚款!
请吃饭!老爷子搓手说,小六子闯的祸,当然得他请客!
我请!我请!小六子挠着头应下。
好,我们全员出席。晓萱拍手叫好。
小六子却在晓萱的要求下露出难色。
都算我头上。张导掏出手机扫码建群,就当给啸风兄赔罪。
哪能让您破费......小六子话没说完,就被老爷子打断:小六子啊,你可得给张导个面子。
王静冷哼一声:等参观结束再说,去不去还不一定去呢。”
正是:铭往昔烽火沧桑,忆金戈铁马,血沃山河凝浩气,吾辈当自强,承先辈遗志;珍今朝升平盛景,看翠柳莺啼,风和日月谱新篇,众人应奋进,创时代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