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铮如同袁崇焕背后的影子,锦衣卫的缇骑遍布宣大。
他不仅监控整军、肃清内部,更将触角伸向蒙古诸部,严密监视科尔沁等部的动向,严防其再次为建虏前驱。
陆铮与袁崇焕保持着一种微妙的默契:袁在前台整军经武,陆在暗处清除毒瘤,目标一致——稳住这摇摇欲坠的防线。
盛京(沈阳)
皇太极看着阿济格重伤、镶白旗损兵折将的战报,眉头紧锁。代州一战,出乎意料。
“袁蛮子…果然命硬!” 皇太极声音低沉,“宣大新败,竟还能拼凑出如此战力…看来,陆铮那番刮骨疗毒,反倒让他少了些掣肘?”
范文程道:“大汗明鉴。袁崇焕得杨国柱血书,又握陆铮所查罪证,借王朴人头立威,在宣大一时无人敢撄其锋。其整军手段,确有过人之处。此刻强攻山西,代价过大。”
“本汗知道。” 皇太极摆摆手,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此次入寇,虽未竟全功(未破山西),然掳获人口财物亦丰,更探得明国虚实——袁崇焕是块硬骨头,但崇祯小儿刻薄猜忌,陆铮酷吏人憎鬼厌,宣大根基已毁!
待其新军稍成,崇祯必疑其拥兵自重!陆铮这把刀,用得好是利器,用不好…便是自伤的凶器!”
皇太极嘴角勾起冷笑:“着各旗消化掳获,加速火器仿制(尤其重视缴获的孙元化部火铳),恢复镶白旗战力。
派人利用俘虏的明军官兵及细作,在关内散播谣言,重点渲染:
袁崇焕宣大“拥兵自重”,欲效法唐代藩镇。
陆铮乃“崇祯鹰犬”,所到之处“官不聊生”,下次必查蓟辽、查京营!
代州之功乃袁崇焕“养寇自重”之证,故意放走阿济格以保权位!”
皇太极目光投向辽东,“袁崇焕被钉在宣大,辽东…或有机可乘?大凌河…那座城,修得太快了!” 他决定暂缓对明国核心区域的打击,转而集中力量,拔掉辽东明军伸出的触角——大凌河城!
……
阳和卫,袁崇焕面容忧虑。他站在简陋的校场边,看着新兵在关宁老卒呵斥下操练。宣大的局面暂时稳住,但他的心却悬得更高。
宣大新军架子搭起,但缺乏实战历练,将领匮乏,战力远逊关宁军。钱粮供给仍是巨大隐患(赃款终会耗尽,朝廷拨款遥遥无期)。
他远离根本之地已近两月!祖大寿能否稳住局面?大凌河筑城是否顺利?孙元化的火器改进如何?皇太极吃了宣大的亏,会不会转头扑向辽东?
加衔太保的恩赏背后,是“便宜行事”的紧箍咒和无处不在的监军。朝中勋贵和言官的攻讦从未停止。陆铮的存在,如同一把双刃剑,既帮他清除了障碍,也为他树敌无数。
“督师,辽东急报!” 何可纲快步而来,面色凝重。
袁崇焕展开一看,心头猛地一沉:皇太极频繁调动兵马,似有向大凌河方向集结迹象!辽镇告急!
他望向东方,仿佛能看到锦州、大凌河上空凝聚的战云。宣大这个烂摊子尚未收拾干净,辽东的警报又至!崇祯的旨意将他钉在山西,蓟辽空虚… 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再次袭来。
“给孙元化去信!” 袁崇焕的声音带着决绝,“命其将新制火器、火药,优先解送大凌河!传令祖大寿:大凌河守军,务必死守待援!本督…会想办法!” 他知道这承诺多么苍白,但他别无选择。
他又看向身边沉默如影的陆铮:“陆督公,宣大肃清之事,劳烦你尽快收尾。辽东…恐有大变!此间事了,你或需…”
陆铮微微颔首,冰冷的眼眸望向辽东方向,无人知晓他心中所想。帝国的北疆,刚刚在宣大流尽了血,又将在辽东燃起新的烽火。
袁崇焕如同救火的旅人,疲于奔命,而崇祯的猜忌与陆铮的冷酷,如同无形的枷锁,紧紧束缚着他的手脚。
皇太极的利刃,已悄然转向了明国那看似坚固、实则处处漏风的防线最前沿。
…………
崇祯三年,三月中旬,辽东,大凌河城外。
凛冬已过,初春的辽东却依旧寒风刺骨。大凌河城如同汪洋中的孤岛,被皇太极亲率的五万八旗主力(含蒙古兵)围得水泄不通。
祖大寿率万余守军依托尚未完全竣工的城垣拼死抵抗,城下尸骸枕藉,八旗的攻势如同潮水,一波猛过一波。城内存粮箭矢日渐枯竭,陷落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锦州城头,袁崇焕心腹大将何可纲(袁崇焕被旨意所限,无法亲至辽东)双目赤红,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他手中兵力有限,几次尝试解围皆被建虏优势兵力击退。向宣大方向袁督师求援的信使如泥牛入海——袁崇焕正被宣大重建和山西勋贵的扯皮死死拖住!绝望如同冰冷的藤蔓,缠绕着每一个守城将士的心。
宣大,阳和卫。
袁崇焕接到大凌河岌岌可危的战报,心急如焚!他几次上书请求回援辽东,皆被崇祯以“宣大未稳”、“不可轻动”为由驳回。朝中勋贵更是趁机攻讦他“欲弃宣大于不顾,回护私地(辽东)”。
“督师!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大凌河陷落,祖将军和万余兄弟殉国吗?!” 何可纲派来的求援信使跪地泣血。
袁崇焕猛地转身,目光如电般射向一直如影子般立在角落的陆铮:“陆督公!朝廷旨意,缚我手足!然辽东危殆,大凌河旦夕可破!你我皆知,此城若失,锦州危矣,辽西屏障将毁于一旦!”
陆铮面无表情,但那双深潭般的眼眸却微微波动了一下。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冰冷:“祖大寿,守不住。何可纲,救不了。朝廷…不会让你走。”
“那便坐视不理?!” 袁崇焕眼中血丝密布。
“坐视?” 陆铮嘴角似乎勾起一丝极淡、极冷的弧度,“谁说只能坐视?”
他走到巨大的舆图前,手指精准地点在大凌河城西北方、医巫闾山深处一个不起眼的标记上——十三山驿。
“皇太极主力尽在大凌河城下。其粮草、辎重、备用马匹、攻城器械,必屯于后方安全处,此处! ”
陆铮的手指重重敲在十三山驿,“依山傍水,远离前线,且有险隘可守,乃其理想屯粮之所!守将…必是其信任之人,然兵力绝不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