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西头的孬地上,往日乱糟糟的干活场面不见了。许青山手里拿着一张写满名字的纸,站在田埂上,声音清亮地分派任务:“赵铁柱、二牛,你们力气大,负责拉堆肥、深耕松土,争取今天把五亩地翻完!”
“陈向东,你细心,带着两个人捡地里的石头,再把捡出来的石头堆到田边,后续修沟能用。”
“王大爷、李婶,你们眼神好、手巧,负责筛选杂粮种子,把瘪粒、坏粒挑出来,保证出苗率。”
“周晓芸,你继续记录数据,顺便盯着堆肥撒布的均匀度,每亩地撒多少,按咱们算好的来。”
话音刚落,社员们就各自行动起来,没有了往日的推诿和混乱,每个人都目标明确,干劲十足。
起初,还有人心里犯嘀咕:“这不就是把人分开干活吗?能有啥不一样?”可干了不到一个时辰,大家就发现了蹊跷——往日一起扎堆干活,你等我、我等你,半天干不了一点活,还累得腰酸背痛;现在各干各的,不用等、不用抢,手里的活顺手,反而越干越有劲儿。
赵铁柱拉着装满堆肥的板车,脚步轻快:“以前又拉肥又撒肥,忙得脚不沾地,现在就负责拉,反倒轻松多了!”他力气大,拉板车对他来说不算啥,以前混在人群里,反而被细活拖累了效率。
陈向东蹲在地里捡石头,动作麻利。他性子细,以前跟着大家干重活,总觉得力不从心,现在专做细致活,越干越顺手,心里竟生出几分成就感。
王大爷坐在树荫下选种子,眯着眼睛挑拣,嘴里乐呵呵地说:“还是许青山会安排!我这老骨头干不动重活,选选种子倒清闲,还能为队里出份力!”
周晓芸拿着记录本,穿梭在田间,时不时提醒撒肥的社员:“这边撒多了,匀一点到那边去,不然土壤肥力不均,影响出苗。”她的细心,刚好补上了社员们粗线条的短板。
太阳升到头顶时,五亩孬地已经完成了堆肥撒布和深耕,石头也捡得干干净净,比往日全员蛮干一天的进度还快!社员们坐在田埂上休息,吃着周晓芸带来的红薯,一个个脸上都带着轻松的笑容。
“以前干活累得饭都吃不下,今天居然还能歇口气!”
“可不是嘛!按许青山这么分,干活都不觉得累了!”
“这就是分工的好处啊!每个人干自己擅长的,效率就是高!”
王振山看着眼前的景象,笑得合不拢嘴。他种了一辈子田,从没见过社员们干活这么轻松,进度还这么快。他走到许青山身边,拍着他的肩膀:“你这分工的法子,太神了!以前我咋就没想到呢?”
许青山笑了笑:“干活就像打仗,得各司其职,才能打赢。每个人的特长不一样,把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既能干得好,又能少受累,这才是真的高效。”
陈向东看着许青山,心里彻底服了。他以前总觉得许青山是靠运气,现在才明白,人家不仅懂科学种田,还懂怎么管人、怎么干活,这份本事,他拍马也赶不上。
夕阳西下,孬地的改造工作顺利推进。社员们哼着小曲往家走,脸上满是轻松和期待。他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干活可以这么轻松,原来磨盘沟的日子,真的能越过越有奔头。
而许青山站在田埂上,望着渐渐被改造好的孬地,心里清楚,这只是现代管理思维在磨盘沟的初步实践。未来,他还要用更多科学的方法,让磨盘沟的人不仅能吃饱饭,还能轻松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