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右翼的喧嚣
当邓枫在书海与同志间的交流中,向着那束“启明”之光艰难跋涉时,黄埔军校原本相对单纯的革命氛围,也正被一股来自内部、日益尖锐的喧嚣所侵扰。这股声音,与他所接触的进步思想格格不入,甚至带着一种日益强烈的敌意与排他性。
起初,只是一些零星的议论,散落在饭堂的角落,或是操课休息时的窃窃私语中。
“革命,还是要纯粹些好。”
“某些人,打着革命的旗号,行的却是拆台之事。”
“共产主义,乃苏俄舶来品,岂能适合我中国之国情?”
这些议论,起初还带着几分遮掩,但随着时间推移,渐渐变得公开和大胆。邓枫注意到,以贺衷寒、曾扩情等为首的一些高年级学生,以及部分与他同期的、平日里更倾向于强调“绝对服从”和“一个领袖”的同学,活动愈发频繁。
终于,一场小型的、非正式的集会在军校的一间闲置教室里公开举行了。邓枫并非受邀者,但他从窗外经过时,听到了里面传来的、被刻意拔高的激昂声音。他停下脚步,隐在窗外的阴影里,像一名冷静的侦察兵,观察着内部的“敌情”。
讲台上,贺衷寒正挥舞着手臂,他并未穿着军装,而是一身中山装,试图增添几分政治家的气质。
“诸位同志!”他的声音透过窗户,清晰地传来,“吾辈投身黄埔,所为者何?为的是完成总理遗志,实现纯粹之国民革命!然如今,有人混淆视听,将外来之主义,强加于我国民革命之上,此实为革命之隐患,党国之蠹虫!”
台下聚集的数十名学员发出赞同的嗡嗡声。
“共产主义,倡阶级斗争,破坏我民族之团结!煽动工农,动摇我社会之根基!其最终目的,乃是要取消国民党,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此等主张,与我三民主义之要义,水火不容!”
邓枫听着,眉头微微蹙起。这种将共产主义简单等同于“破坏”与“煽动”的论调,与他从陈赓、杨松那里了解到的、旨在解放生产力、实现社会公平的理论,相去甚远。这是一种刻意为之的曲解和污名化。
“我们必须坚持总理之正统!”另一个声音响起,是曾扩情,他接过话头,语气更为激烈,“革命队伍,必须保持纯粹!要清除那些身在曹营心在汉,信仰不坚、主义不纯之徒!革命的领导权,必须牢牢掌握在真正的三民主义信徒手中!”
“清除异己!”
“坚持纯粹革命!”
台下有人开始呼喊口号,气氛被煽动起来。
邓枫看到,集会结束后,这些人开始分发油印的传单。他悄悄拾起一张被人遗落在地上的,展开一看,上面赫然印着《护党救国宣言》之类的标题,内容无非是重复集会上的论调,攻击“跨党分子”,鼓吹“清党”,字里行间充满了火药味。
不仅如此,军校内部的壁报,也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原本以学术探讨、军事研究为主的版面,开始出现措辞尖锐的论战文章。左派学生撰文阐述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必要性,右派则立刻针锋相对,发文抨击这是“引狼入室”、“牺牲国民党以肥共产党”。
邓枫身处其间,冷眼旁观。他清晰地感受到,那股曾经在周恩来口中被指明的、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旧势力”的阴影,并非远在天边,它就弥漫在黄埔的空气中,潜伏在同窗的身侧。那面象征着统一战线的革命旗帜之下,裂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蔓延开来。
这股右翼的喧嚣,并未让他恐惧,反而像一面反光镜,让他更加清晰地看到了不同道路、不同力量之间的根本性对立。也让他更加迫切地想要弄清楚,在这日益激烈的角力中,谁才能真正代表那个能够奠定“工业脊梁”、实现“救国之术”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