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的冥府,忘川河畔的魂灯比往日亮得更早些。我提着一盏新制的“引魂灯”,跟着老渡魂人巡视河道——这灯芯裹着上古守护魂灵的残魂,能照出隐匿的魂力异常。
行至河中段时,引魂灯的光芒突然偏向左岸,那里的魂灯明明灭灭,似有魂力在干扰。
“是‘魂游夜’到了。”
老渡魂人放缓渡船速度,声音压得很低,
“每年秋分前后,冥府的老魂灵会循着旧忆夜游,若执念太深,就会扰乱周围的魂力。”
说话间,左岸的芦苇丛中飘出一缕淡蓝色魂体,魂体穿着上古玄门服饰,手中握着半块残破的魂玉,正对着忘川河面喃喃自语。
引魂灯的光芒落在魂体上,他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清明:
“你……你身上有守护同盟的气息!”
这魂体竟是上古时期玄门分支的“观星者”,当年负责监测地脉星象,却在虚冥界初现时被浊气困住,魂体一直游荡在忘川河畔。
“观星者前辈,我们是两界守护新盟,正在寻找稳定地脉的方法。”
灵汐从守心玉中飘出,递上《两界守护录》,
“您知道关于地脉星象的记载吗?”
观星者接过书卷,指尖划过书页上的地脉图,突然哼起一段古老的歌谣:
“三星连珠照魂渊,九曲忘川藏灵泉,若得星髓融地脉,两界安宁万万年。”
“这歌谣里藏着地脉的秘密!”
我立刻记下歌词,桂渊也凑过来,爪尖在书页上点了点“魂渊”二字——这正是冥府深处一处废弃的星象台遗址,早已被遗忘在古籍角落。
观星者的魂体渐渐透明,他将残破的魂玉塞给我:
“这是‘星髓玉’的残片,能感应星髓的位置,魂渊的星象台……藏着稳定地脉的关键。”
话音未落,魂体便化作一缕蓝光,融入引魂灯中,灯芯的光芒愈发明亮。
次日清晨,我们带着星髓玉残片前往魂渊。
遗址被厚厚的魂苔覆盖,星象台的石盘上刻着复杂的星轨,石盘中央的凹槽正好能嵌入残片。
灵汐将残片放入凹槽,石盘瞬间亮起,星轨上的星辰符号开始转动,最终停在“三星连珠”的方位,指向忘川河下游的一处暗河入口——正是歌谣中“九曲忘川藏灵泉”的所在。
暗河入口狭窄,只能容一人通过。
我提着引魂灯先行进入,洞内的石壁上布满星象符号,符号散发的微光照亮了前路。
行至深处,眼前突然开阔——一处圆形水潭出现在眼前,潭水泛着淡金色,正是“灵泉”,泉底沉着一块拳头大的晶石,正随着星象台的方向微微发光,那就是“星髓”。
刚想靠近水潭,潭边突然浮现出三道黑影,是被浊气影响的老魂灵,它们将我们围住,眼中满是执念。
“别伤它们!”
灵汐急忙摇动镇魂铃,铃声中融入观星者的残魂气息,
“这些魂灵只是被执念困住,我们帮它们完成心愿,就能唤醒神智。”
桂渊叼来星髓玉残片,残片的光芒映在魂灵身上,它们的记忆碎片渐渐浮现——原来这三位魂灵曾是观星者的同伴,当年为保护星髓,将其沉入灵泉,自己却被浊气困住。
我们取出《两界守护录》,将观星者的故事与两界如今的安宁景象展示给它们,魂灵眼中的执念渐渐消散,化作三道蓝光,融入灵泉中。
随着魂灵的消散,灵泉的金光暴涨,星髓从泉底升起,自动飞入星象台的石盘凹槽中。
石盘爆发出强烈的光芒,光芒顺着地脉蔓延至两界,之前有些紊乱的分阵魂力瞬间平稳,连阳间落星谷的地脉节点,也传来温和的波动。
返回守护司时,老渡魂人早已在门口等候,他手中捧着一盏新的魂灯,灯芯裹着观星者与三位魂灵的残魂:
“这盏‘星守灯’,以后就挂在守护司,能实时感应两界的星象地脉,若有异常,灯芯就会闪烁。”
灵汐将这次的经历补充进《两界守护录》,在书页上画了星象台、灵泉与星守灯的图案,旁边抄录下那首古老的歌谣。
我看着书页上的字迹,又望了望挂在木屋中央的星守灯,突然明白,守护从不是孤军奋战——无论是上古的观星者,还是游荡的老魂灵,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两界。
而这些隐藏在时光里的秘密,终将在传承中,成为守护和平的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