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晨雾如纱,笼罩着渭水南岸的五丈原。已是深秋,枯黄的草叶上凝结着细密的霜针,在初升的日光下泛着冷冽的光。司马懿勒马立于高坡之上,玄色大氅在带着寒意的风中微微拂动。他身后,司马师与司马昭并辔而立,再后面是数十名 身着黑色札甲、腰佩环首刀的亲兵——这些都是他司马氏多年来蓄养的部曲私兵,统领是他一手提拔的家将牛金。

蜀军的连营已寂然无声,只剩下木栅的残骸和空荡的营盘轮廓,如同巨兽死去的骨架。

“父亲,已派三队斥候往复探查,确认十里之内绝无伏兵。”司马昭驱马近前,声音里带着年轻人特有的锐气,“是否让前锋营先入内清理?”

司马懿缓缓摇头,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片曾经让他寝食难安的土地:“不必。就让牛金带人外围警戒,你们随我进去看看。”

他当先策马,沿着缓坡而下。马蹄踏过枯草,发出细碎的声响。越靠近蜀军旧营,空气中的肃杀之气便越浓重——那是无数人生活、操练、对峙了百余日所留下的无形印记。

营门处的壕沟深逾丈五,沟壁陡峭,底部依稀可见未能带走的铁蒺藜。司马懿翻身下马,蹲在沟边,伸手捻起一撮泥土。土质坚硬,显然被反复夯实过。

“这般深度,骑兵难以逾越。”司马师站在父亲身侧,低声道,“便是步兵强攻,也要付出惨重代价。”

司马懿不置可否,起身向营内走去。

营区内的景象更令他心惊。尽管营帐都已撤去,但营区的划分依然清晰可辨——行军道宽阔笔直,足以容纳四马并行;住宿区排列整齐,每个营火位之间的距离分毫不差;就连马厩的位置都设在营区下风向,远离粮草储备区。

“父亲请看,”司马昭指着一处特别宽阔的营基,“这应是中军护卫营的驻地,离丞相大帐不超过二百步,互为犄角。”

司马懿微微颔首,继续向前。他走到一处营火遗迹旁,用脚拨开浮土,露出下面层层叠叠的草木灰。

“数一数。”他对司马师道。

司马师会意,快步在营区内穿行,清点着各处营火遗迹的数量。半晌,他回到父亲身边,脸色凝重:

“按灶坑估算,蜀军在此驻营的兵力,最多时不超过四万。”

司马昭闻言愕然:“可我们之前得到的情报...”

“虚灶疑兵之法。”司马懿淡淡道,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诸葛孔明以不足我军半数的兵力,硬生生在此对峙百余日,还让我们不敢越雷池一步。”

他继续向前,来到蜀军撤退前最后布防的阵地。这里的工事最为完善,不仅有加深的壕沟,还有用夯土加固的矮墙,墙后布设弩箭的位置经过精心计算,几乎覆盖了所有可能的进攻路线。

最令司马懿动容的是撤退时的痕迹——营区被打扫得异常整洁,重要物资全部带走,带不走的则被有条不紊地销毁或掩埋。没有仓皇逃窜的迹象,甚至连垃圾都被妥善处理。

“坚壁清野,从容退师...”司马懿喃喃自语,“虽败不乱,真乃...”

他忽然停住脚步,他们已经走到了曾经的中军大帐所在地。这里现在只剩下一片平整的空地,中央隐约可见曾经树立帅旗的基座。

司马懿抬手示意众人止步,独自一人走向那片空地。他在旗杆基座旁站定,缓缓环视四周。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营区,远处的渭水如一条玉带,北岸的魏军大营依稀可见。

风从定军山方向吹来,带着松涛的呜咽。在这一刻,司马懿仿佛卸下了所有的伪装与防备。十年的对峙,无数个日夜的筹谋算计,那些被巾帼之辱激起的愤怒,上方谷中的绝望,还有得知诸葛亮死讯时的狂喜与空虚——所有这些情绪,在这一刻都沉淀下来,化作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心绪。

他想起那个羽扇纶巾的身影,想起他们在军事上的每一次交锋,想起那个让他又敬又畏的对手。

司马师与司马昭站在不远处,看着父亲的背影。他们从未见过父亲如此——那挺直的脊背似乎微微佝偻,玄色大氅在风中鼓荡,显得格外孤独。

良久,司马懿转过身,目光扫过两个儿子,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他们耳中:

“真乃天下奇才也。”

这句话里没有权谋,没有算计,只有纯粹的、发自内心的敬佩与叹息。

十日后的洛阳,迎来了盛大的凯旋仪式。

朱雀大街上人山人海,百姓们夹道欢呼,争相一睹大都督的威仪。司马懿骑在皇帝特赐的紫骍马上,身着骠骑将军的戎装,在大都督府属官及部分北军五校仪仗的簇拥下缓缓前行。他面色平静,不时向道旁的百姓颔首致意。

“大都督万胜!”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司马昭在父亲身后半个马身的位置,低声道:“洛阳百姓对父亲爱戴有加。”

司马懿目不斜视,声音只有身旁的二子能够听见:“民心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皇宫前的广场上,魏帝曹睿亲自出迎。这位年方二十八岁的皇帝身着十二章纹冕服,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显得神采奕奕。虎豹骑精锐,作为皇帝的贴身仪仗与护卫,肃立在御驾两侧,甲胄鲜明。

“骠骑将军劳苦功高,为朕扫平西陲大患,实乃社稷之臣!”曹睿快步上前,亲手扶起正要行大礼的司马懿。

“老臣不敢当陛下如此厚誉。”司马懿躬身道,“此皆赖陛下天威,将士用命,老臣不过尽本分而已。”

曹睿挽着司马懿的手臂,一同走向嘉福殿。殿内早已摆下盛大的庆功宴。金碧辉煌的殿宇中,熏香袅袅,乐声悠扬。

宴席上,曹睿频频举杯,对司马懿极尽褒奖之词:“自武皇帝起,诸葛亮便是我大魏心腹之患。今将军一举平定,功在千秋!朕已下诏,增将军食邑三千户,赐钱三百万,帛五百匹,加封开府仪同三司,以彰殊勋!”

群臣纷纷举杯祝贺。司马懿起身,恭敬地接过皇帝亲赐的御酒,一饮而尽:

“老臣谢陛下隆恩!然此战之功,实乃夏侯霸、夏侯威突阵斩将,夏侯惠、夏侯和督运粮草,郭淮、孙礼固守北原,张虎、乐綝等将士用命,老臣不过总揽全局,岂敢独居此功?”

他言辞恳切,将功劳尽数推给麾下将领,特别是将夏侯氏四位宗室子弟放在首位,既彰显了宗室的功劳,也显得自己毫无私心。提及郭淮、孙礼等实权将领,更是毫不吝啬赞誉之词。

然而,在觥筹交错之间,当司马懿举杯向皇帝致意时,他的目光与御座上的曹睿有过一瞬的交汇。皇帝年轻的脸庞上洋溢着真诚的、毫无阴霾的笑容,那是对辅国老臣的赞赏,也是对心头大患终得铲除的由衷喜悦。但就在曹睿仰头饮下杯中酒,视线将移未移的刹那,司马懿捕捉到了一丝异样——那目光在他身上停留的时间,比应有的礼节性注视,要长了那么微不足道的一瞬。就在那一瞬里,年轻人眼中惯有的、对他这位三朝元老的依赖与热切,似乎被一种更冷静、更抽离的东西覆盖了,那是一种帝王子嗣在评估一件过于趁手、以至于需要小心掌控的利器时所特有的审视。

这感觉转瞬即逝。曹睿已笑容满面地转向前来敬酒的宗正曹恪,亲切地询问起宗室子弟的学业。仿佛刚才那一眼,只是司马懿的错觉。

但司马懿知道,那不是错觉。

宴席的另一端,以武卫将军曹爽为首的宗室集团聚在一处。曹爽正与身边的散骑常侍夏侯玄、尚书邓飏等人交谈,声音不高,但偶尔投向司马懿方向的眼神中,带着明显的戒备。

“昭伯兄看,”夏侯玄举杯掩口,低声道,“陛下对司马公信重有加,赏赐颇丰啊。”

曹爽看着御座旁谦恭谢恩的司马懿,肥硕的脸上挤出一丝假笑:“骠骑将军劳苦功高,理当如此。况且,雍凉军事,日后仍需仰仗司马公,陛下倚重,亦是常情。” 他话虽如此,手中金杯却被不自觉地捏紧。这信重本身,就是最大的威胁。 只要司马懿仍手握西陲兵权,其声望与实力便是他曹爽无法逾越的高山。

这些细节,都被司马懿收入眼中。他依旧与前来敬酒的文武官员谈笑风生,神色如常。皇帝的褒奖、丰厚的赏赐,在旁人看来是无比的信任与荣耀,但在他心中,却清晰地衡量着另一笔账:郭淮、孙礼等将领的贺词背后,有多少是出于真心,有多少是慑于他仍掌握的权柄?曹爽等人表面的恭维下,又藏着多少急于将他拉下马的心思? 这看似稳固的恩宠,实则如履薄冰。他心底那根弦,因此绷得更紧了。

夜深时分,骠骑将军府书房内烛火通明。

司马懿已换下戎装,只着一件深青色常服,坐在书案后。司马师与司马昭分别坐在下首的蒲团上。室内的空气仿佛比窗外深秋的夜更沉几分。

“父亲今日声望已达顶峰,陛下封赏亦厚,”司马师先开口,眉头微蹙,“雍凉兵权仍在,足见倚重。眼下看,似乎是稳如泰山。”

司马昭紧接着说道,语气中带着年轻人特有的锐利和一丝不安:“不然!大哥,你想,诸葛孔明这颗压在我大魏心头十年、也压在父亲肩头十年的巨石,如今一朝搬去。往日陛下与父亲是君臣,更是共度危局的倚仗。如今外患骤去,这‘倚仗’二字,分量还剩下几分?”他看向父亲司马懿,继续剖析:“曹昭伯那些人,往日虽嫉恨父亲,但碍于蜀虏大敌当前,尚不敢过于放肆。如今呢?他们岂会坐视父亲挟此不世之功,稳坐关中?只怕弹劾父亲‘拥兵自重’、‘养寇已成’的奏疏,明日就会摆在陛下案前!陛下今日越是信重,来日听闻的谗言便越多,这其中的平衡…怕是快要打破了。”

“昭弟所言,正是我心所虑。”司马师点头,转向父亲,“功高不赏,古来有之。如今蜀患暂平,我等手握重兵,身处嫌疑之地,下一步该如何落子,请父亲明示。”

司马懿静静听着两个儿子的分析,手中一枚温润的玉如意在指间缓缓转动。烛光在他深邃的眼中跳跃,看不出波澜。

“尔等能有此见,已算入门了。”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平稳,“但只看到了危险,未见生机。尔等可知,诸葛孔明新丧,蜀中暂无大才,我军为何不乘胜追击,直捣成都?”

司马昭不假思索:“自是因我军久战亦疲,需加休整,且蜀道艰难…”

“此皆表象。”司马懿打断他,目光扫过两个儿子,声音压得更低,“更因‘飞鸟尽,良弓藏’。若此刻蜀汉即亡,陛下与洛阳诸公,明日便会觉得我这雍凉都督,与十万关中将士,是冗费了。”

书房内一时寂静,只有烛火噼啪作响。司马师与司马昭皆是一凛,仿佛一道冷电划过心头,顿时明白了父亲话语中那冰冷而现实的玄机。

“曹昭伯等人,岂会容我安坐?”司马懿重复了司马昭先前的话,语气却异常平静,甚至带着一丝洞悉世情的嘲讽,“他们看到的,是为父新增的食邑与荣耀,却看不到这荣耀之下,方是真正的悬崖。蜀汉在,我等便是国之干城,不可或缺;蜀汉若亡…”他没有说下去,但那份“鸟尽弓藏”的寒意已然弥漫在整个书房。

他放下玉如意,手指在案几上轻轻一点:“真正的权力,不在于位极人臣的虚名,而在于...”他顿了顿,一字一句道:“在于‘被需要’。”

司马师眼中光芒一闪,彻底明白了父亲的战略:“父亲的意思是,我们非但不能急图灭蜀,反而要…让朝廷觉得,西陲离不开我们。存在一个适度强大的敌人,有时比彻底消灭它,对我们更为有利。”

“不错。”司马懿颔首,对长子的领悟力表示赞许,“从明日起,我们需做三件事。”他的思路清晰无比,开始部署:

“其一,我会上表,详陈蜀地虽失诸葛亮,然山川险峻未改,姜维、王平辈仍堪一战。建议加固陇右、上邽、陈仓诸城防务,深沟高垒,广积粮秣,以为长久之计。 要向陛下表明,诸葛亮虽死,汉中犹在,隐患未除,关陇仍需重兵良将镇守。”

“其二,”他看向司马师,“关东根基不可轻忽。你二人要加紧与太原王氏、河东裴氏、河内荀氏等家的往来,但务必低调,以诗文清谈为表,互通声气为实。朝中若有动向,需第一时间知晓。”

“其三,”他最后叮嘱,目光严肃,“军中根本,在于将领。郭淮、孙礼、邓艾、州泰等人,务必要维系紧密。他们是我们在关中的手足与耳目,荣辱与共。”

“父亲此策,是以固守代进取,以‘边患未靖’为由,行…持重自固之实。”司马师总结道,心中对父亲的深谋远虑叹服不已。

“正是持重自固。”司马懿肯定道,他看向窗外沉沉的夜色,仿佛看到了洛阳城中无数双窥伺的眼睛,“记住,接下来的朝堂之争,比的不是谁更强势,而是谁更沉得住气,谁能让自己始终‘被需要’,谁能…活到最后。”

司马师与司马昭相视一眼,皆肃然点头,将父亲的每一句话都刻入心中。

“去吧,”司马懿挥了挥手,脸上露出一丝疲惫,“明日还有早朝。”

二人行礼,悄无声息地退出了书房。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超神特种兵王中兴之主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兴唐七界剑皇弘宋,重生赵车神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我家武将有数据红楼:争锋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三嫁夫君超宠的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开着外挂闯三国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闺秀之媚骨生香天下抗战之召唤千军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大晋皇族大明寒士秦昊是什么小说响马领主:我能抽取骑砍兵种树!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决战朝鲜一品农妃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我的后宫个个是人才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安狂婿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以帝魂镇国运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CC读书最新小说: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