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器点头表示同意,他说道:“文和所言极是。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行事?”
贾诩沉思片刻,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坚定:“主公可先派一支精锐部队,以护送张松回益州为由,进入西川。这支部队由华雄率领,他勇猛善战,威名远扬,可震慑西川守军。华雄在战场上的悍勇,足以让敌人闻风丧胆,为我们的行动先声夺人。同时,我们再派张绣、徐荣等人率领大军,在后面接应。待华雄进入西川后,与张松等人里应外合,夺取关键城池,为大军开辟道路。如此一来,我们便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成大器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觉得此计甚妙。他当机立断,大手一挥,高声下令:“好!就依文和之计。命华雄率领五千精锐,护送张松回益州。同时,徐荣、张绣等人率领三万大军,在后面接应。务必做到行动迅速,出其不意,不可给刘璋丝毫喘息之机。”
华雄接到命令后,兴奋得满脸通红,双眼放光,摩拳擦掌地说道:“哈哈,终于又有仗可打了!这次我一定要在西川大显身手,让那些刘璋的手下知道我华雄的厉害!我定要冲锋在前,杀他个片甲不留,为大军打开一条血路。”他的声音充满了自信与豪迈,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张松也回到了益州,他与孟达、法正等人暗中联络,频繁往来,准备迎接成大器的大军。他们一面在刘璋面前为成大器说好话,言辞恳切,极力夸赞成大器的仁义与贤能,让刘璋放松警惕;一面又在暗中筹备粮草、兵器,不辞辛劳,四处奔走,为大军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每一粒粮草的筹备,每一件兵器的打造,都凝聚着他们对未来的期望。
且说那曹操亲自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气势汹汹地前去征讨马腾和韩遂。一路上,军旗飘扬,马蹄声疾,尘土飞扬。这时候,荀彧站出来向曹操进言道:“主公,依我之见,应当让刘璋返回益州去主持大局。”
曹操听后,微微皱眉,有些疑惑地问道:“这是为何呢?刘璋此人性格懦弱,优柔寡断,能力平庸,让他回去能有什么作为呢?”
荀彧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解释道:“主公,虽然刘璋的确暗弱无能,但蜀中之地多有豪杰之士。如果我们能让刘璋回到益州,他必然会成为我们的一颗棋子,为我们牵制成大器。刘璋在益州,虽无大才,却能占据一方,成大器若想图谋西川,必定会与刘璋产生冲突。如此,我们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曹操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续追问道:“可是,刘璋如此容易被收拾,又怎能成为我们抵挡成大器的旗子呢?”
荀彧不紧不慢地回答道:“主公,您想啊,那些有大才能的人一旦被刘璋牵制住,就难以施展他们的抱负。而我们则可以趁机各个击破,将他们一一收服。如此一来,刘璋就是一个简单的对手,而是我们成就大业的关键所在啊!反观成大器雄韬大略,野心勃勃,实在是心腹大患,让刘璋为我们争取时间,我们便可集中精力对付马腾、韩遂,待平定北方,再回身收拾成大器。”
曹操听完荀彧的分析,恍然大悟,对他的计策赞不绝口:“妙啊,文若此计甚妙!就依你所言,让刘璋返回益州。”于是,曹操决定采纳荀彧的建议,让刘璋返回益州,以达到牵制各方势力的目的。
然而,就在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时,一个意外却突然发生了。刘璋的谋士黄权心思缜密,观察入微,察觉到了张松等人的异常举动。他心中隐隐感到不安,于是向刘璋进谏道:“主公,近日张松、孟达、法正等人行为举止颇为怪异,鬼鬼祟祟,我怀疑他们与外人勾结,图谋不轨。”
刘璋听后,心中一惊,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他连忙说道:“黄权,此事不可妄言。你可有证据?若无确凿证据,不可随意怀疑大臣,以免寒了众人之心。”
黄权摇头说道:“目前尚无确凿证据,但臣观察他们多日,总觉得他们心怀鬼胎。他们时常私下密会,言语闪烁,行为可疑。主公不可不防啊!”
刘璋沉思片刻,眉头紧锁,说道:“此事关系重大,若贸然行事,恐会冤枉好人。这样吧,你先暗中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若有发现,立即向我汇报。切不可打草惊蛇,务必小心行事。”
黄权领命而去,他加强了对张松等人的监视,安排亲信日夜盯梢,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而张松等人也察觉到了异样,他们行事更加谨慎,却也知道,时间紧迫,必须尽快行动,否则一旦事情败露,后果不堪设想。
张松心急如焚,连忙派人送信给华雄,告知他事情有变,让他尽快率军前来。信中言辞急切,充满了担忧与焦虑:“情况危急,速来救援,否则大事不妙。”华雄接到信后,不敢耽搁,深知此事刻不容缓。他率领五千精锐,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向着益州进发。一路上,士兵们风餐露宿,不辞辛苦,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尽快赶到益州,完成任务。
当华雄的部队到达益州边境时,刘璋的守军早已严阵以待。守将刘璝身披重甲,手持长枪,大声喝道:“来者何人?为何擅自闯入我益州境内?报上名来,否则休怪我不客气!”他的声音洪亮,充满了威严,回荡在边境上空。
华雄勒住战马,昂首挺胸,大声说道:“我乃成大器将军麾下华雄,奉我家主公之命,护送张松张别驾回益州。你等还不速速放行!若敢阻拦,休怪我手中大刀无情。”他的声音如同洪钟,气势磅礴,毫不畏惧刘璋的守军。
刘璝听后,心中一惊,他知道华雄勇猛无比,在战场上是一员猛将,若真的动起手来,自己绝非对手。但他又不敢擅自放行,职责所在,于是说道:“我需向主公请示,方可放行。你们在此等候。”他心中暗自思量,此事必须谨慎对待,不可轻易决断。
刘璝连忙派人向刘璋汇报此事,快马加鞭,使者日夜赶路。刘璋接到消息后,心中十分纠结,左右为难。他既不想得罪成大器,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又担心张松等人真的有谋反之心,危及自己的统治。犹豫再三,他决定先将张松等人召来询问,探探他们的口风。
张松得知刘璋要召见自己,心中暗叫不好。他知道,事情恐怕已经败露。但他还是强装镇定,面不改色,与孟达、法正一起前往刘璋的府邸。一路上,他心中忐忑不安,思索着应对之策。
刘璋见到张松等人后,脸色阴沉,眼神冰冷,仿佛结了一层霜。他说道:“张松,我待你不薄,高官厚禄,恩宠有加,你为何要背叛我?”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与失望,直直地盯着张松,试图从他的脸上找到一丝愧疚。
张松心中一惊,但他还是故作惊讶地说道:“主公何出此言?张某对主公忠心耿耿,日月可鉴,绝无二心!不知主公为何有此疑虑。”他表面上镇定自若,内心却如热锅上的蚂蚁,紧张万分。
刘璋冷哼一声,怒目而视,说道:“还敢狡辩!黄权早已向我汇报,说你与成大器勾结,图谋不轨。如今华雄又率军前来,你还有何话说?铁证如山,你休想抵赖。”
张松见事情已经败露,索性不再隐瞒。他大声说道:“刘璋,你暗弱无能,胸无大志,难成大事。如今汉室衰微,天下大乱,百姓受苦。成大器将军乃仁义之君,他志在拯救天下苍生,心怀天下,广纳贤才。我张松愿辅佐他成就大业,有何错之有?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我只是为了自己的抱负,为了天下百姓。”
刘璋听后,大怒道:“好你个张松,竟敢如此大逆不道!来人,将他们给我拿下!”他的声音响彻整个府邸,充满了威严与愤怒。
话音刚落,两旁的士兵便一拥而上,如狼似虎,将张松、孟达、法正等人团团围住。张松等人奋力反抗,与士兵们展开殊死搏斗,但终究寡不敌众,被士兵们擒住。他们被绳索捆绑,动弹不得,脸上却依然带着坚定的神情。
刘璋下令将张松等人关进大牢,准备择日问斩。牢房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腐臭的气息。张松等人被关在里面,心中却依然想着成大器的大业,期盼着援军的到来。
而此时,华雄在边境等得不耐烦了,他见刘璋的守军迟迟不放行,心中大怒。他一挥手中的大刀,刀光闪烁,大声说道:“兄弟们,给我冲!让这些刘璋的手下见识一下我们的厉害!今日不破此关,誓不罢休。”
五千大军齐声呐喊,声震云霄,如猛虎下山般凶猛,气势磅礴。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奋力冲杀,毫不留情。刘璝率领守军顽强抵抗,双方短兵相接,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
战场上,刀光剑影交错,喊杀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每一刀、每一剑都带着无尽的杀意,鲜血四溅,染红了大地。士兵们的脸上充满了狰狞和决绝,他们为了生存和荣誉,不惜一切代价地战斗着。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杨怀和高沛率领着两万如狼似虎的大军,如同狂风暴雨一般,从华雄的后方猛扑过来。这突如其来的袭击,让原本就处于紧张战斗中的华雄顿时陷入了腹背受敌的绝境,形势瞬间变得异常危急。
然而,面对如此险恶的局面,华雄却毫无惧色。他那双锐利的眼睛,此刻更是燃烧起了熊熊的斗志之火。只见他手握长刀,口中高呼:“儿郎们,随我杀敌!”话音未落,他便如同一头凶猛的雄狮,率先冲入敌阵。
华雄的勇猛让他的士兵们备受鼓舞,他们紧随其后,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华雄手中的长刀在空中挥舞,每一次挥击都带起一片血雨腥风。他的动作迅猛而精准,每一刀都能砍倒一名敌人,敌人的鲜血溅满了他的全身,但他却浑然不觉。
在华雄的带领下,士兵们也都变得异常勇猛。他们在敌阵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硬生生地杀出了一条血路。尽管敌人的数量众多,但华雄和他的士兵们毫不退缩,他们以一当十,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这绝境中为自己开辟出了一线生机。
就在华雄浴血奋战,终于杀出重围的千钧一发之际,徐荣和张绣率领着如汹涌潮水般的援军风驰电掣般地赶到了战场!
刹那间,双方的军队如同被激怒的巨兽一般,狠狠地撞击在一起!这一撞,犹如山崩地裂,整个战场都为之震撼!
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相交的撞击声响彻云霄,震耳欲聋!这声音仿佛要将人的耳膜撕裂,让人毛骨悚然!
战场上,刀光剑影交错,箭矢如蝗虫般漫天飞舞。士兵们的厮杀声、怒吼声、哀号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恐怖的死亡交响乐。
在这混乱的战场上,高沛不幸被张绣一枪刺中,枪尖寒光一闪,高沛应声倒地,鲜血如泉涌般喷洒而出。刘璝和杨怀见势不妙,急忙率领残兵败将败退关内,狼狈不堪地逃窜而去。
徐荣见敌军败退,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果断地命令大军就地扎营,等待成大器的到来。营寨中,士兵们迅速列阵,严阵以待,警惕地注视着四周,时刻准备应对可能到来的新的战斗。
成大器站在营帐中,面色凝重地看着地图,心中充满了忧虑。他刚刚得知前方战事有变,这让他原本就紧绷的神经更加紧张起来。
成大器转头看向营帐中的众人,只见贾诩、郭嘉等谋士们也都一脸严肃。他深吸一口气,开口说道:“诸位,前方战事突变,张松等人被抓,我们失去了内应,攻打西川的难度大增。大家对此有何看法?”
营帐中顿时陷入一片沉默,众人都在沉思着应对之策。过了一会儿,贾诩率先打破沉默,说道:“主公,如今形势紧迫,我们必须尽快制定新的计划。张松等人被抓,虽然对我们不利,但刘璋守军刚刚经历战斗,士气低落,这是我们的一个机会。”
成大器微微点头,示意贾诩继续说下去。贾诩接着说道:“我们可以趁此机会,发动猛攻。刘璋守军此时必定疲惫不堪,我们以雷霆万钧之势出击,或许能够一举攻破他们的防线。况且曹操放刘璋回来,就是准备牵制我等,待其击败马腾、韩遂,应会挥师南下,到时候我们腹背受击,就危险了。”
成大器点头道:“文和所言有理。传令下去,大军即刻进发,务必在刘璋加强防备之前,拿下益州边境的关隘。同时,派人去联络益州内部对刘璋不满的势力,争取他们的支持。”
于是,成大器身披铠甲,手持长枪,站在大军最前方,他的身后是一片黑压压的士兵,旗帜飘扬,号角齐鸣,大军如同一股钢铁洪流,浩浩荡荡地向着益州进发。
一路上,军队所过之处,秋毫无犯。士兵们整齐地行进着,步伐坚定而有力,没有丝毫的混乱和嘈杂。他们严格遵守军纪,不扰民,不抢掠,甚至还主动帮助沿途的百姓解决一些困难。
百姓们看到这样一支威武之师,心中充满了期待。他们纷纷走出家门,站在道路两旁,夹道欢迎成大器的大军。人们脸上洋溢着喜悦和希望,对这位将领充满了信任和敬意。
而成大器则骑在马上,目光凝重地望着前方。他心中明白,这场战役绝非易事,前方等待着他们的将是重重困难和挑战。然而,他并没有丝毫退缩之意,因为他深知,这场战争不仅关乎自己的大业,更关乎天下百姓的命运。
他思考着如何才能在这场艰难的战役中取得胜利。他回忆起曾经的战斗经验,分析着敌人的弱点和自己军队的优势。他不断地与身边的将领们商议战略,制定出最佳的作战计划。
同时,成大器也关注着士兵们的状态和士气。他知道,只有士兵们保持高昂的斗志和顽强的意志,才能在战场上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因此,他时常鼓励士兵们,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这场战争的正义性。
在成大器的带领下,大军一路高歌猛进,向着益州的方向稳步前进。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战胜敌人,为天下百姓带来和平与安宁。
在益州城内,刘璋也在紧急调兵遣将,加强城防。他召集众将,商议对策。黄权说道:“主公,成大器大军压境,来势汹汹。我们必须坚守城池,等待时机。同时,可派人向曹操求援,若能得到曹操的支持,定可击退成大器。”
刘璋无奈之下,只得采纳黄权的建议。他派使者带着厚礼,前往长安向曹操求援。使者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心中只有一个使命,那就是搬来救兵。
而此时的曹操,正在全力征讨马腾和韩遂。他收到刘璋的求援信后,心中暗自思量。他知道,若此时出兵救援刘璋,必然会分散自己的兵力,影响征讨马腾和韩遂的计划。但若不救援,又担心成大器趁机壮大势力,日后成为自己的心腹大患。
荀彧看出了曹操的心思,他进言道:“主公,可先派人稳住刘璋,让他坚守城池。待我们平定马腾和韩遂后,再挥师南进,收拾成大器。如此,既能不影响我们当前的计划,又能防止成大器坐大。”
曹操听后,点头称是。他派人回复刘璋,让他坚守城池,等待援军。同时,加快了征讨马腾和韩遂的步伐,希望能尽快结束这场战争,腾出手来对付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