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南侯府的夜宴,如同一面棱镜,让林砚窥见了帝都权力格局的复杂光谱。
军方少壮派的锐气与抱负,对文官影响力的微妙警惕,以及潜藏在觥筹交错之下的合纵连横之意,都让他对当前的局势有了更立体的认知。
此行虽未直接触及“蚀魂之眼”的核心,却让他明白,要对抗那潜伏在暗处的邪魔,仅凭一腔正气与个人勇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善用朝堂的力量,团结一切可团结之人。
回到文安伯府,已是深夜。林砚并无睡意,屏退左右,独自在书房静坐。
窗外月色如水,洒在庭院中的青石板上,泛起清冷的光辉。他需要梳理思绪,规划下一步的行动。
“军方虽对文官参政有所保留,但靖南侯世子释放的善意是明确的。保家卫国是军人的天职,在对抗邪魔这一点上,我们的根本利益一致。”林砚指尖轻叩桌面,沉吟道,“关键在于,如何建立信任,找到合作的契机,避免陷入无谓的党争内耗。”
他铺开纸张,提笔蘸墨,开始书写。
其一,巩固文道根本。 文道总院是根基,必须牢牢抓住。需进一步优化课程,不仅要培养通晓经史、胸怀天下的学者,更要培养明悉实务、能应对变局的干才。可考虑增设“边务策论”、“危机应对”等专题,邀请有实战经验的退役将领或熟悉地方政务的官员讲座,让学子更贴近现实。同时,加强对学子心性的磨砺,培养其临危不乱、忠勇任事的品格。
其二,深化与观星阁、天工院的合作。 星核碎片的研究是重中之重。需与天机子道长、墨渊大师保持密切沟通,尽快解析碎片的奥秘,尤其是其对抗邪祟的特性。若能有所突破,无论是用于提升己方实力,还是炼制克制邪魔的器物,都将极大增强胜算。同时,借助观星阁的观测之能,密切关注天象异动,试图捕捉“蚀魂之眼”的蛛丝马迹。
其三,谨慎经营与各方的关系。 对军方,保持尊重与合作姿态,在涉及边疆安危、邪魔祸乱等大是大非问题上,寻求共识,必要时可借太傅或太子之力居中协调。对文官同僚,继续以学术交流、文道推广为纽带,团结有志之士,避免卷入过于激烈的派系斗争。对皇室,恪尽臣责,及时禀报重要发现,保持信任。
其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提升自身实力。 文心境界需更进一步。与星核碎片的共鸣,让他看到了文气与更高层次能量结合的可能性。需静心参悟,将那一丝“生之意境”彻底融入文心,或许能开辟出文道修行的新天地。同时,武道修炼亦不可荒废,虽不追求匹夫之勇,但强健的体魄和一定的自保能力,在危机时刻至关重要。
思路渐清,林砚放下笔,长舒一口气。
前路漫漫,凶险未知,但方向已然明确。他走到窗前,仰望星空。
帝星的紫气周围,那缕妖异的晦暗之光似乎比往日更清晰了些,仿佛毒蛇吐信,预示着风暴的临近。
“必须更快一些……”林砚喃喃自语。
就在这时,他心有所感,文心微微一动,仿佛与遥远星空中某颗星辰产生了极其微弱的共鸣。
这种感觉转瞬即逝,却让他心神一震。这不是星核碎片的感应,而是一种……更加遥远、更加浩瀚的呼唤?
他凝神静气,全力运转文心,试图捕捉那一闪而逝的感应,却再无踪迹。
“是错觉吗?还是……”林砚眉头微蹙。他的文心经过星核气息洗礼,对星辰之力似乎格外敏感。这莫名的感应,是福是祸?
数日后,林砚依计划,前往皇家秘库,与天机子、墨渊一同研究星核碎片。
秘库深处,戒备森严。星核碎片安置在一座由灵玉构筑的复杂阵法中央,散发着柔和而磅礴的生机。天机子与墨渊正在记录能量波动数据。
见林砚到来,天机子抚须道:“林小友来得正好。老夫与墨渊发现,此碎片虽被封印,但其能量似乎会随外界星辰之力,尤其是月华之力的强弱,产生周期性微澜。昨夜子时,月华最盛时,其波动尤为明显,甚至引动了守护阵法。”
林砚心中一动,想起那夜的微弱感应,问道:“道长,可知是引动了何方星辰之力?”
天机子摇头:“难以精确。周天星力交织,此碎片反应又极其隐晦。不过……”他沉吟片刻,“其波动韵律,似乎与古籍中记载的、已湮灭的‘紫薇垣’辅星‘天璇’略有相似,但‘天璇’早已黯淡万年,不应有此反应才是。”
“紫薇垣?天璇星?”林砚若有所思。
紫薇垣象征帝星,天璇为辅弼之星,主文事、智慧。自己的文心与星核碎片产生共鸣,又隐约感应到与之相关的星辰之力,这仅仅是巧合,还是暗示着某种更深层次的联系?自己的文道,与这上古星核,乃至漫天星辰,究竟有何渊源?
他将那夜的微弱感应告知天机子与墨渊。二人皆感惊讶,认为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线索,或许林砚独特的文心,是解开星核碎片更多秘密的关键。
接下来的研究,林砚更加专注。他尝试在月华之下,静心凝神,以文心沟通碎片。这一次,他不再仅仅引导其生机之力,而是将心神沉入那种与星辰共鸣的玄妙状态,去感悟碎片中可能残留的、属于浩瀚星海的古老印记。
过程缓慢而艰难,但林砚能感觉到,自己对碎片的理解正在一丝丝加深。碎片不再仅仅是一件蕴含能量的宝物,更像是一本尘封的、记录着星辰奥秘的无字天书。
与此同时,外界局势也在悄然变化。
南疆战报传来,靖南侯稳扎稳打,逐步扭转局势,但蛮族抵抗异常顽强,且战术诡谲,战事呈胶着状态。朝中关于是否继续增兵、以及军需调配的争论愈发激烈。
帝都之内,在皇帝的严令下,暗中的清查仍在继续,又揪出了几名与邪教有牵连的低级官员和江湖术士,但核心人物依旧隐藏极深。
靖南侯世子赵元昊果然如约来访文道总院,与林砚相谈甚欢,双方在培养文武兼备人才方面达成不少共识,关系进一步拉近。
一切似乎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但林砚心中的那根弦始终紧绷。那夜星的微弱感应,如同一个无声的警示,提醒他,平静的水面下,暗流远比想象中更加汹涌、更加深邃。
这一日,林砚正在总院批阅学子策论,忽有仆役送来一封没有署名的密信,信上只有寥寥数字:
“星辉将现,旧约不忘。小心‘观星人’。”
字迹古朴,墨迹中隐隐带着一丝极淡的、与星核碎片同源的气息!
林砚瞳孔微缩。“星辉将现”?是指那感应的星辰吗?“旧约不忘”?是何约定?“小心‘观星人’”?是指天机子道长这类人,还是……另有所指?
这封突如其来的密信,如同在迷雾中投下了一颗石子,瞬间打破了表面的平静。
一个新的谜团,伴随着潜在的危机与机遇,悄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