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5 集:舆论好评,树立形象
“清漪公益基金会” 首个项目 “巾帼守护计划” 启动仪式的当天,市会议中心的大厅里挤满了嘉宾和媒体记者。沈清漪穿着一身浅灰色的西装套裙,站在发言台上,向大家介绍项目的具体内容和意义。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眼神里满是真诚,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启动仪式结束后,媒体记者纷纷围上来采访。“沈总监,请问您为什么会选择‘帮助离婚女性’作为基金会的首个项目?”“‘巾帼守护计划’的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如何保证透明化?”“未来,基金会还会推出哪些公益项目?”
沈清漪耐心地回答每一个问题,坦诚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计划。“选择帮助离婚女性,是因为我自己有过相似的经历,知道她们面临的困境和无助。我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让更多离婚女性感受到温暖和希望,让她们知道,即使婚姻失败,也能重新找到自己的价值,重新开始生活。” 沈清漪的回答真诚而感人,赢得了记者们的阵阵掌声。
第二天,各大媒体都对 “巾帼守护计划” 进行了报道。《城市日报》的头版标题是《清漪公益基金会启动 “巾帼守护计划”,为离婚女性撑起 “保护伞”》,详细介绍了项目的内容和意义,还引用了沈清漪的发言;市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播放了启动仪式的现场画面,采访了几位受益女性代表,她们分享了自己的困境和对项目的期待;社交媒体上,# 清漪公益基金会# #巾帼守护计划# 等话题迅速冲上热搜,网友们纷纷留言点赞。
“沈总监真的太有爱心了!关注离婚女性这个群体,真的很有意义!”“‘巾帼守护计划’太实用了,法律咨询、心理疏导、就业培训,都是离婚女性最需要的帮助!”“支持清漪公益基金会!希望这样的公益项目能越来越多,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市妇联也在官方网站上发表了文章,对 “巾帼守护计划” 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 “为我市女性公益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遭遇困境的离婚女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帮助渠道”。市政府分管民生的王副市长也在公开场合提到了这个项目,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为建设 “温暖城市” 贡献力量。
沈清漪的公众形象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以前,提到她,人们总会想到 “顾辰的前妻”“顾氏集团的纠纷”;现在,提到她,人们想到的是 “公益人士”“爱心企业家”“离婚女性的守护者”。她成了正能量的代表,很多女性把她当作榜样,甚至有不少人主动联系基金会,希望成为志愿者,为 “巾帼守护计划” 出一份力。
一天下午,沈清漪去 “巾帼守护计划” 的临时庇护所视察时,遇到了一位叫李姐的受益女性。李姐因为遭受家暴,选择了离婚,却在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权上遇到了困难,一度陷入绝望。通过 “巾帼守护计划”,她得到了免费的法律咨询,最终争取到了应有的权益;还参加了家政服务培训,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沈总监,谢谢您!” 李姐握住沈清漪的手,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如果没有您,没有这个项目,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我不仅有了工作,还能照顾好女儿,终于能抬起头做人了。”
沈清漪看着李姐激动的样子,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这就是公益的意义 —— 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走出困境,重新找到生活的希望。她会继续坚持下去,把 “巾帼守护计划” 做好,也会推出更多的公益项目,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