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四位集福于帝座,帝座发福于四位”(四柱的福气聚集于帝座,帝座的贵气反哺于四柱),前文已在论及年月日时的关系中阐述。
案例1:王炳侍郎命造(壬子年、壬子月、乙酉日、丁丑时):
五行关系:年柱壬子(水)、月柱壬子(水),日柱乙酉(木金),时柱丁丑(火土)。
集福机制:
地支子丑合土(水旺土相),土生酉金(日支),金为乙木(日主)的七杀,但丁火(时干)透出为印星,形成“杀印相生”贵格(七杀被印星转化为贵气)。
年月球旺水相(壬水为乙木印星),时柱丁火生土、土生金,全局五行流通至日支酉金(帝座),福气聚集于日主所坐之位,故贵为侍郎(中央高官)。
案例2:吴远都宪命造(戊寅年、甲寅月、壬寅日、戊申日):
五行关系:年柱戊寅(土木)、月柱甲寅(木木),日柱壬寅(水木),时柱戊申(土金)。
发福机制:
日主壬水生于寅月(木旺),月柱甲寅为食神(木泄水秀),时柱申金为印星(金生水),年时干透戊土为七杀(土克水),形成“食神制杀”贵格(食神制伏七杀,转化为权柄)。
地支寅申冲(木金相克),但戊土透干化杀生身(土生金、金生水),冲突被化解,贵气从年时(四位)汇聚于日柱壬寅(帝座),故贵为都宪(都察院长官,武职显贵)。
核心概念解析:
1. “四位”与“帝座”的关系:
四位:年月日时四柱,代表命局的整体结构。
帝座:通常指日柱(日主所坐之位,象征命主本身),亦可兼指时柱(归宿之地)。
集福:四柱吉神(如财官印食、贵神)向帝座集中,形成“贵气凝聚”。
发福:帝座的贵气(如日主强旺、用神得力)反哺四柱,使全局五行流通顺畅。
2. 案例命理逻辑:
王炳侍郎:
水旺生木(日主乙木得印生),土金相生(财生官),丁火印星化杀生身(酉金七杀被丁火转化为贵气),贵显于中央官贵(侍郎)。
吴远都宪:
木旺泄秀(食神制杀),土金生水(杀印相生),冲克中见调和(戊土通关),贵显于武职权柄(都宪)。
3. 命理术语补释:
杀印相生:七杀(凶神)被印星(吉神)化解,转化为贵气,主贵显而有权谋。
食神制杀:食神(吉神)制伏七杀(凶神),主贵显而有威严,尤利武职。
翻译要点:
文化注释:“侍郎”为六部副职,“都宪”指都察院左、右都御史,补充官职等级以显贵显程度。
五行细化:拆解八字干支的生克关系(如子丑合土、寅申冲),明确贵格形成的关键(印星化杀、食神制杀)。
逻辑连贯:强调“集福”为贵气凝聚,“发福”为贵气彰显,通过案例展示二者的动态互动。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三命通会》中的“集福发福”理论,是古代命理学中关于福气聚集与发挥的核心法则。
其核心思想可归纳为以下四个维度:
一、福气的聚集机制
1. 四位集福于帝座
以日柱或时柱(帝座)为核心,强调年月日时四柱中的吉神(如天乙贵人、禄马、印绶)需向帝座集中,形成“聚福”效应。
例如:
王炳侍郎八字“壬子壬子乙酉丁丑”,地支子丑合土生金,天干丁火透出为印,四柱子水为禄,福气汇聚于日支酉金(帝座),形成“印禄相随”的贵格。
杨业八字“丁亥年丁未月丁亥日戊申”,年月日天干丁火的天乙贵人(酉)集中于时支申金(帝座),同时申金为灾煞,形成“贵煞同宫”的武贵格局,主百战百胜。
2. 五行流通与格局配合
吉神相生:财官印食等吉神需形成相生链条。
如“福德秀气格”中,乙巳、乙酉、乙丑三日,金局生水印星,印星护官,官星制劫,形成“金生水、水生木”的流通,运行官旺乡可发福。
忌神制化:若八字中存在煞气(如七杀、伤官),需通过印星化煞或食伤制杀来转化为福气。
例如庚金生于寅月(杀旺),透丙火食神制杀,形成“杀邀食制”,主武职显贵。
二、福气的触发条件
1. 大运流年的引动
顺逆运导向:福气需通过大运流年的引动才能显现。
例如甲木生于子月(印绶格),逆行金水运生扶印星,可“集福”;顺行木火运助身过旺,反为“发福”不足。
关键节点的作用:如“日贵格”(丁酉、丁亥等日),需行财旺运或贵人运触发天乙贵人的福力,若逢刑冲破害则福气受损。
2. 格局的动态平衡
病药调和:八字中的“病”(如财多身弱)需大运流年的“药”(如印比)来调和。
例如壬水生于午月(财旺),若原局无根,行西方金运(印星)生助,可“弃命从财”发福。
禄马相逢:禄(福分)与马(动态)结合,主富贵通达。如丙火生于寅月,禄在巳,马在申,逢巳申合,主早年发福。
三、福气的表现形式
1. 富贵等级的判定
上大贵格:日主旺盛,财官印食俱全且力量均衡,无刑冲克破,主一生富贵双全、福寿绵延。
例如丙火生于酉月,财官印相生,运行北方水运,主官至三公。
中等格局:若吉神力量较弱或存在轻微刑冲,主小康富足但难有大贵。
例如乙木生于未月,官杀混杂,需行东方木运助身,方可“发福”。
2. 职业与六亲的映射
武贵格局:如“贵煞同宫”(天乙贵人与灾煞同柱),主武职显贵,如杨业的八字案例。
文贵格局:如“伤官配印”,主文职清贵,需大运流年引动印星制伤,方可“发福”。
四、实践应用与批判
1. 对传统神煞的辩证使用
反对机械套用纳音、生肖等附会之说,主张以五行生克为根本。
例如批判“天元一气格”的神秘化,强调需结合月令用神判断福气。
重视天乙贵人、禄马等吉神的实际作用,但需与八字格局配合。
例如天乙贵人需透干或坐日支,否则福气不显。
2. 对大运流年的精准推演
强调“大运重地支”,地支决定十年趋势,天干影响具体事件。
例如甲木生于辰月,顺行南方火运(地支巳午未)生财,需天干透火方可发福。
批判“岁运并重”的片面性,主张原局为根基,大运为辅助。
例如原局无财,行财运亦难发福。
总结: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集福发福”理论以月令用神为体,大运流年为用,构建了一套逻辑严密、操作性强的福气推演体系。
其价值在于:
1. 回归经典正统:严格遵循《渊海子平》“专求月令”的法则,纠正后世用神概念的讹误。
2. 强调动态平衡:通过五行流通与病药调和,揭示福气随岁运变化的规律(如“顺行不似逆行高”)。
3. 批判创新并重:既保留传统命理的象征体系,又以“格局论”实现逻辑自洽,成为八字实战的纲领性文献。
万民英的“集福发福”并非僵化的公式,而是通过吉神聚集、五行流通、大运引动的动态调和,将复杂的命理分析升华为可操作的实践指南,堪称古典命理学中“大道至简”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