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胎元,是形成形体的起始,所以《易经》说“乾知大始”,这是从形体方面而言。
而月份,是形成气的阶段,所以《左传》说:“积日为月”,这是从气的角度来说。如今谈论命理,有些人不把胎元和出生月份看得很重,却不想想胎月是四柱的根基和苗芽,日柱和时柱虽然也很关键,但如果不冲犯破坏胎月,或者日柱、时柱处在旺气、禄马所在之处,那么福气就会更多。
倘若日柱、时柱吉利,却被胎月冲犯,那么吉利也变得无用,所以胎月是最为关键重要的。
玉湖专门论述胎数,确实是有原因的。现在很多人按照某种方法来求取胎元,但并不清楚是否精确恰当。比如戊子年出生在甲寅月,往往就把一巳当作胎元,说是乙巳是出生月前十日,却根本不明白其中有没有闰月的情况。
还有人取日,只把生日的干支相合的日子当作受胎的时间,其中遇到没有干支完全相合的情况,也没有依据地取用。只有一种方法,以出生前三百日为十月怀胎之气,这才是受胎的准确时间。譬如甲子日出生,就把甲子日当作受胎之日,因为以五六相乘得三百日,再看其生日在哪个月,这样闰月也包含在计算之中了。比如戊子年出生,甲寅月,乙丑日,必须在半月前的十月或者十一月内寻找出生的乙丑日,这才是三百日的准确胎元。
《经》说:“胎元影响本命。”
前人说如子年出生得子胎,丑年出生得丑胎,这种说法也不太好。比如辛未年出生,得壬辰月,以癸未为胎元,辛未属土,受癸未属木克制,这是自身的官鬼,又怎么能说是胎元影响本命呢?
五行相克,而且胎元处于六害的位置,纵然日柱、时柱带来福气,也只能成为独自坚强、自立的人罢了。
《兰台妙选》有子归母腹格,说金年受胎,遇到土年出生的吉利,火年出生的凶险,月、日、时与胎元相生就吉利,相克就凶险。
又说:大凡人的胎数长,寿命必然长,胎数短,寿命必然短。常常以受胎间隔的零数作为寿限。遇到德星,便在零数上增加,遇到煞星,便在零数上减少。受胎不深的人,不能持久,稍有变故就容易衰败,还要看纳音的情况,如果胎元与时柱的干支纳音相生,没有刑克冲战,主长寿。
希尹说:“胎月见到贵人,必然受到福荫,若遇刑冲破害,必定主命运艰辛。”
鬼谷子说:“胎中如果有禄,会生在富贵豪门之家。若处于空亡之中,就会贫穷并心生怨叹。”
古诗说:“时柱是晚年之主,胎元关乎寿命,命运都体现在五十岁以后。帝座朝向胎元且生气凝聚,可知寿年高迈。”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据《胎分经》记载,人怀胎二百七十日出生,医家认为怀胎十月生产,是计算了血脏干湿的那一个月,况且有人怀胎多月出生,有人少月出生,又以什么为标准呢?
怀胎多月出生的情况,不但古今都有可考证的例子,就我所知道的就有两三人,都是贫苦人家。少月出生的,比如杜拯都宪,他母亲怀胎仅七个月,我和同僚都亲耳听他说过。还有吴渊颖先生、宋文宪公宋濂,都是怀胎七月出生。如此看来,说贵人受胎一定是三百日,又怎么能作为依据呢?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一?胎元概念:胎元指人受胎时的月份,被视为先天禀赋,如同生命的起始设定,对命运有潜在影响,与四柱共同构成完整命理体系。
二、推算方法:以月柱为基础,天干顺推一位,地支顺推三位。如月柱为甲子,天干甲顺推一位是乙,地支子顺推三位是卯,胎元即为乙卯 。
三、命理意义
1.辅助判断命运:胎元可辅助判断命主的先天素质、根基。若胎元干支与四柱相生、比和,被视为根基好,如胎元与日柱相生,暗示命主先天与自身发展适配,人生顺遂;若相克,可能预示先天有不足或阻碍。
2.体现命运倾向:胎元所带的神煞、五行旺衰等信息,能体现命主某些命运倾向。如胎元带吉神,可能在人生特定方面有吉神庇佑;胎元五行中某行过旺或过衰,会影响命主性格、健康及运势走向。
3.与四柱配合:需与四柱结合分析,综合考量生克、冲合等关系。若四柱五行失衡,胎元五行能调节平衡,对命运有积极作用;反之,若胎元与四柱冲突,可能加剧命运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