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平沉默片刻,目光扫过陈飞平静却自信的脸庞,
想起先前李勇带回来的绢布,忽有所得:
此子毕竟年轻,虽是博学,却少了历练。
想到这,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
“军中锐器短缺,将士们以血肉之躯抗衡妖兽利爪,
每多一柄利刃,或许多活一命。
既然陈公子有此心意,无论成与不成,都值得一试。
至于秘法归属——”
他目光扫过淳于丹和公孙铭,语气斩钉截铁:
“各人有各人的缘法。
我镇妖军戍守边关,为的是护佑身后万千黎民。
若见好处便想据为己有,与匪何异?
终有一日必被贪欲反噬!
陈公子若真能改进工艺,乃我军之幸。
该当重谢,而非强夺。
李勇,你亲自带陈公子去军工坊,不得有任何隐瞒。”
“末将遵命!”李勇抱拳领命,随即侧身对陈飞道:
“陈公子,请随我来。坊内烟熏火燎,还请多担待。”
一入军工坊,灼热的气浪便扑面而来。
李勇并未急于让陈飞自行观看,
而是招手唤来一位双臂粗壮、目光沉静的老匠师:
“郑师傅,这位是陈公子,
对我军有献粮之恩,对锻造之术亦有见解。
你陪同讲解,军中技艺,无需避讳,务必详尽。”
陈飞向老匠师郑重点头致意,
随后便沉浸在这片金属与火焰的世界中。
他目光锐利,仔细观察着每一道工序,
从选料、加热到锻打、淬火,
不时提出几个关键问题,皆切中要害。
郑师傅起初只是例行公事地解答,
但很快便发现这位年轻公子的问题个个都问在点子上,
绝非寻常书生所能及,态度不由愈发郑重起来。
通过观察和询问,陈飞迅速了解到此界的锻造主要依赖两种路径:
一是类似前世的百炼钢技法,依靠工匠千锤百炼,费时费力;
另一种则是掺入一种名为“玄铁”的奇异金属粉末,能显着提升铁器性能,
但玄铁不仅储量稀少,熔点更是极高,
需火系修士耗费真元催动灵火方能熔炼,
而如今军中早已没有玄铁存货,此法自然停滞。
陈飞心中却渐渐有了底。
那百炼钢的技法,在他看来效率低下,却有极大的改进空间。
他所知的某些前世方法,或能大幅缩短流程、提升成品率。
参观完毕,回到帅帐,不待陈飞开口,帐内争议又起。
公孙铭仍是不信:“看也看了,
小子,莫非你真能凭空变出玄铁来?”
淳于丹则紧盯着陈飞,眼神中饱含期待。
陈飞面对质疑,只是平静地向韩平拱手:
“大帅,晚辈已有几分把握。
可否借军中工坊与熟练工匠一用?
无需玄铁,只需寻常生铁与炭火。
成与不成,一试便知。”
韩平看着眼前这个眼神清亮、毫无惧色的少年,大手一挥:
“准!李勇,全力配合陈公子。需要什么,直接调拨!”
再次回到军工坊,热浪灼人,锤声震耳。
陈飞的目光扫过汗流浃背的工匠和炉中烧得通红的铁胚,心中已有计较。
他并未选择复杂的刀剑,而是向老师傅要了一块最普通的生铁料。
“老师傅,”陈飞挽起袖子,语气沉稳,
“晚辈曾在古籍中见一‘叠浪锻打法’,或可省去三成锤炼之功。
今日便借贵宝地一试。”
老师傅眉头紧皱,显然不信,但见李勇在一旁点头,只得让出位置。
然而,陈飞并不亲自抡锤,而是站在炉前指导两位工匠:
“火候稍欠,待铁色转为亮樱红再出炉。”
“落锤先重后轻,力道要透,落点要准。”
“淬火时刃口先入水,三息即提,余温自回。”
他每说一句,老师傅的眉头就皱紧一分。
这些手法与传承多年的技艺大相径庭,
看似简单,却暗合某种玄妙至理。
最让老师傅惊疑的是,陈飞要求工匠在铁器微温时再进行一轮冷锻。
“公子,铁冷则脆,这般捶打恐要开裂啊!”老师傅忍不住劝阻。
陈飞目光沉静:“古籍记载,此法名为‘定形’,正为去其浮脆,增其韧性。”
三个时辰后,一件造型奇特的铲形铁器在众人注视下完成。
它通体黝黑,厚背薄刃,造型古朴,看上去与工坊中其他器物并无二致。
“取一柄制式腰刀来。”陈飞吩咐道。
当工匠挥刀猛劈向铲背时,所有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铛——!”
金铁交鸣之声震得人耳膜发麻。
众人定睛看去,只见腰刀刃口崩开一个缺口,
而那铲背之上,只留下一道淡淡白痕。
“这……这怎么可能?!”
老师傅猛地扑上前,颤抖着抚摸铲身,
“这只是最普通的生铁啊!”
李勇抢过腰刀,运足力气连劈数下,结果依旧。
他猛地抬头,眼中迸发出骇人的精光:“陈公子,这……”
陈飞平静解释:“非是点石成金,只是将铁料本身的潜力激发出来。
若能源源不断产出此类铁器,虽不及锐器,
但足以让普通军士的兵器锋利坚韧数倍。”
他转向目瞪口呆的老师傅:
“此法关键在于火候把握与锤炼次序。
若工匠熟练,一日可出十件此类兵刃。”
整个工坊鸦雀无声。
所有工匠都目光灼灼地看着陈飞,仿佛看着一位神人。
陈飞神色平静,心中却了然。
这测试自己取了巧——
以精心锻打的厚背硬撼普通腰刀的薄刃,自然占尽便宜。
但效果之好,已足够震撼人心,证明其法有效。
李勇深吸一口气,对陈飞郑重抱拳:
“请公子稍候,我即刻禀报大帅!”
当李勇带着那件铁器冲进帅帐,将经过禀报后,帐内顿时炸开了锅。
淳于丹却眼中放光:“若真如此,当立即将秘法纳为军用!”
诸葛明摇头:“陈家于我军有恩,岂可强取豪夺?”
韩平抚摸着那件犹带余温的铁器,
真元运转感知其强度、性,良久,猛地抬头:
“走!去看看!”
当一众将领赶到军工坊,亲眼见证第二件铁器在陈飞指导下锻造完成,
并亲自验证后,所有的怀疑都化为了乌有。
韩平紧紧握住那件铁器,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他抬头看向陈飞,目光如炬:
“陈公子,此法可能传授于我军中工匠?
需要何等代价,但讲无妨!”
这一刻,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着少年的回答。
他们知道,镇妖军的命运,或许将因这个少年而见到一丝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