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屿的行动力极强。几天后,一个简易却设计严谨的“情绪-能量反馈”对照实验框架就在他的工作室里搭建起来。
为了尽量减少干扰,参与实验的只有他、洛薇薇,以及作为关键“触发器”的陆晨风。林月瑶因为直播工作未能到场。
实验的核心,是让陆晨风在不同情绪诱导下,反复哼唱那段对应星图异常波动的旋律片段,同时由江屿精确记录玉珏的能量读数变化。
第一次,陆晨风在平静状态下哼唱。玉珏的能量场仅有符合之前模型的轻微波动,那个异常点依旧顽固。
第二次,江屿让陆晨风回忆新专辑大获好评的喜悦。陆晨风酝酿了一下情绪,带着明显的愉悦感再次哼唱。能量读数略有提升,但异常波动依旧存在。
第三次,江屿给出的指示是“回忆一段挫败或焦虑的经历”。陆晨风皱了皱眉,努力回想了一次演出失误的尴尬场面,哼唱的旋律里不自觉地带上了些许紧绷。这一次,玉珏的能量读数反而出现了小幅度的紊乱,那个异常点似乎更加“凝固”了。
“负面情绪似乎会加剧阻塞。”江屿记录着数据,语气冷静。
轮到洛薇薇作为情绪变量介入。她按照江屿的要求,在陆晨风哼唱时,尝试向玉珏传递“平和”、“好奇”乃至“请求开放”的意念。
这个过程更为抽象,效果也极其微弱,能量读数仅在“平和”意念时有过一瞬间极其短暂的稳定,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几轮实验下来,数据虽有起伏,但并未出现决定性的突破。那个异常波动点,如同一个沉默的守卫,对大部分外部情绪刺激都无动于衷。
陆晨风因为还有通告,先行离开了。工作室里只剩下江屿和洛薇薇。连续的实验让气氛有些凝滞。
洛薇薇揉了揉太阳穴,有些气馁:“好像没什么用啊。是不是我的‘意念’不够强?”她看向江屿,他正对着屏幕上一大堆数据图表沉思,侧脸在屏幕冷光下显得有些疏离。
“数据表明,单纯的情绪波动或意念指向,影响因子低于百分之三,在误差范围内。”
江屿客观地陈述,视线却并未离开那个异常点,“但‘平和’状态下的瞬间稳定,值得注意。虽然幅度微小,但方向与负面情绪的影响相反。”
他调出那瞬间的数据放大分析。“也许不是情绪的‘种类’,而是某种更底层的‘状态’……”他喃喃自语,像是抓住了什么线索,却又不够清晰。
就在这时,江屿的手机屏幕亮起,是顾言之发来的信息。没有寒暄,直接附了一张古籍残页的照片,上面有一些模糊的、类似星点的图案和难以辨认的注释文字。
【顾言之:偶然在家族一些杂记中翻到一页,图案结构与你们研究的星图有局部相似之处。旁边注释提及‘心绪如水,波澜不生,镜鉴自现’。或可参考。】
江屿将手机屏幕转向洛薇薇。洛薇薇凑过去看,那句“心绪如水,波澜不生,镜鉴自现”让她心中一动。
“波澜不生……是不是就是指那种极致的‘平和’?”她联想到实验时那唯一一次微弱的稳定反应,“不是刻意去‘想’什么,而是放空,像镜子一样?”
江屿看着那行字,又看向屏幕上那个顽固的异常点,镜片后的目光闪烁着思考的光芒。
“‘镜鉴自现’……意思是,当心绪如同平静的水面,真相自然会映照出来?这更像是一种内在修为的状态,而非外在的情绪刺激。”
他之前的实验,试图用不同的情绪去“冲击”那个阻塞点,但古籍的提示却指向了相反的方向——内在的绝对平静。
“也就是说,我们之前的方向可能错了?”洛薇薇问。
“不是全错。数据排除了多种可能性,同样具有价值。”江屿严谨地回答,但语气不再像之前那样绝对,“顾先生提供的线索,指出了一个值得尝试的新方向——尝试在哼唱旋律时,进入更深层的冥想或放空状态,观察能量反馈。”
他将这条信息也作为数据记录在案,并备注了“待验证”。尽管线索来自非科学的古籍和顾言之的直觉,但只要具备可验证性,在他这里就拥有了被检验的资格。
洛薇薇看着江屿认真记录的样子,忽然觉得有些好笑,又有些莫名的触动。这个固执于数据的男人,正在以一种他特有的、笨拙又严谨的方式,尝试去理解并接纳那些他原本领域之外的东西。而这一切的起点,似乎都与她带来的那块玉珏,以及她引入的顾言之有关。